陈志龙 贾永梅 韦艳飞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柳州 545001)
鱼鳞病是一种少见的以皮肤干燥、鳞状脱屑、角化异常为特征的先天性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有出生即可发病,常常表现皮层角化增厚,由于全身皮肤紧缩,局部有裂隙、脱屑,眼睑外翻,口型改变,口周围可见皲裂,大量脱皮,露出新鲜的皮肤,极易造成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引起败血症或伴与不伴呼吸衰竭,该病患儿目前暂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精心护理。主要通过严格的消毒隔离,必要的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等。如何解决喂养困难及感染是影响患儿成活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新生儿,男4例,女1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2例;平均胎龄为37±4周;出生体重在2435~3375g,平均体重为3075g;Apgar评分均为10分;患儿出生即可出现,或生后几小时至一天余出现全身皮肤发亮紧张,似胶样膜包裹,呈皲裂状,断裂处可见浅红色嫩皮。患儿因“全身皮肤水肿,紧缩,脱皮”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查体:生命征正常,神清,反应可,弹足两次哭,全身皮肤油亮紧缩、肿胀,表面有一层僵硬黄色油胶样物覆盖,油浴未能洗掉,质地厚且硬,胸部、四肢明显干燥,皮肤皱褶处见裂隙,呈皲裂状,断裂处见暗红色嫩皮,疑似皮下出血点,无渗出;眼裂细小,双眼睑外翻,睑结膜略充血;嘴唇厚外翻,呈“O”型嘴,看,口周皮肤皲裂,口腔黏膜光滑。
将患儿安置在层流隔离病房的多功能婴儿培养箱内,床上垫软绵绵的“鸟巢”式包被,不宜包裹患儿,包被每天更换一次并送消毒室清洗灭菌;暖箱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一遍,每周一次大清洗;根据患儿的孕周与体重设合适的温度,一般为32~34℃,湿度保持在55~65%;给予专人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每日用40℃左右的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浴[2],洗净后用灭菌的浴巾蘸干皮肤,全身涂维生素E胶囊,口服维生素AD,然后再擦婴儿润肤油[3],既保护皮肤,又保持皮肤湿润。皮肤皲裂处用夫西地酸乳膏涂抹,后涂婴儿护肤甘油。皮肤涂护肤油以利于脱屑和减少水分的蒸发[4]。
2例患儿病情较重,出现眼睛不能闭合,眼睑结膜外翻,存在着眼结膜感染和暴露的危险,为预防眼角膜感染或穿孔,遵医嘱予灭菌注射用水湿润眼睛,用无菌棉签清除分泌物,然后用金霉素眼膏涂眼睛再盖上无菌的光疗纱布每日四次,眼科每3日一次会诊,每周一次眼底检查,直至患儿眼睑会自动闭合。
患儿出现嘴唇外翻,呈“O”型嘴,每班用1%的碳酸氢钠进行口腔擦拭护理,使口周皮肤松弛,嘴唇充分回缩。为防止呼吸道异物吸入窒息,每班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坠下的皮屑,保持呼吸道畅通。
入院时有吸吮能力的患儿,根据体重需要的热卡给予经口喂奶常规每3h一次,一次性给予全量出现腹胀等,应酌情减量少量多餐,如每2h喂一次但量少;嘴唇严重外翻变形患儿不能吸吮,能吸吮时立即拔除胃管予经口喂养;静脉穿刺者要尽量是高年资护士。
由于家属对鱼鳞病相关知识的缺乏等,易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医务人员要向家属做好病情解释工作,每天按时查房,将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家属,指导家属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取得信任,并配合积极治疗。
患儿出院时要向家属做好皮肤护理的重点宣教,发现皮肤有硬化、断裂、脱皮等不可用手撕,要让其自然慢慢脱落;应尽量予口服维生素AD联合乳酸钙来补钙;患儿房间保持湿度适宜、通风;要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给患儿洗澡,禁止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药物。
新生儿鱼鳞病为发生于新生儿的重症鱼鳞病,包括胶样婴儿和胎儿鱼鳞病,前者最终可能转化为性连锁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或显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后者有的鳞屑脱落后可好转,但多数在出生后不久死亡[5]。通过对这些患儿的治疗护理,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适当补充维生素A调节内部机体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汗腺正常分泌,并配合药膏外擦,使皮肤恢复正常。护理上主要目标是改善皮肤干燥状态,保护新生娇嫩的皮肤,预防并发症,帮助患儿安全度过严重脱皮危险期[6]。目前研究表明此病是由于基因突变而致,针对不同的致病基因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多种途径或多个环节,为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必要的依据[7],基因治疗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但目前无法实现[8],所以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仍于护理。
[1]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05-2313.
[2]徐芳.新生儿鱼鳞病的护理体会[J].护理进修杂志,2012,27(14):1277-1278.
[3]陈志龙.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6,9:58-59.
[4]吴秀娟.火棉胶婴儿1例.中国当代医学杂志,2009,16(14):1330.
[5]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40-741
[6]王晓萍.1例新生儿鱼鳞病的护理.现代护理,2008,5(9):122.
[7]丘文苑.板层状鱼鳞病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29(7):456-458.
[8]张露霞.X-性连锁鱼鳞病的研究进展.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39(3):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