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锋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日益增多,高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高校内部管理面临严峻形势。高校保卫部门承担着保卫学校安全、维护学校治安稳定、保护学校财产的重任。但高校保卫部门由于没有法律规定的执法权限,也不受到学校制度的保护,因此其在进行正当执权的过程中,会遭受一定程度的限制与阻拦。本文主要探讨高校保卫部门突破无执法权困境的思路与对策,通过分析高校保卫部门正当执权面临的问题,给出高校保卫部门突破无执法权困境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保安公司;高校保卫;重要性
1、高校保卫部门的职能与任务要求
高校保卫部门承担着校园内部、校园周边的多项治安维护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高校保卫部门首先要不定时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安全宣传活动,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还要在旱灾水灾火灾突发时期,开展防灾应急演练活动。同时高校保卫部门要主动参加校园技术防范、物体防范、人流防范工作建设,以保障学校财产安全,师生的人身安全。在高校发生突发刑事案件的过程中,高校保卫部门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刑事案件线索搜集、嫌疑人查找活动。高校保卫部门还要做好在校师生户籍登记工作,以及流动人口进出校园登记工作,以保障校园内的人员安全。
2、安全保卫的职能
由于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历史悠久,在历史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实践和工作经验,对于安全保卫的职能,在大部分高校中有“防范、管理、教育、服务”四类职能,还有将“防范”换成“打击”的。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安全保卫的各项职能,防范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并不能算作是一种职能,其严格意义上讲,其应该是一种目标。而所谓的管理,其学校的各个部门都具备这一功能,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工作,都离不开各个部门管理职能的实施,因此,管理的职能各个部门都有,并非是保卫部门的特有功能。而服务,在前面的研究中也提到,其应当是一种工作理念,并不能其简单的列为保卫部门的工作职能,因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太广,如果将其设置为职能,就会无法具体开展相应的工作。那么从历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四类所谓的职能,便只剩下教育职能,但是这明显也是不合适的,教育是整个大学的职能,教育的含义从某种程度而言,比管理还要广泛,因此更不能将教育作为保卫部门单独的职能界定。因此,笔者认为,保卫部门的主要有以下3个职能:1)检查职能。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校园的安全稳定情况进行检查,能够发现安全隐患,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2)处置职能。在检查发现相应的问题后,保卫部门应当给予一定的处置措施,对于安全隐患或者突发的危机事件,进行干预;3)沟通职能。出现危机事件后,应当第一时间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按照法律以及相应的管理规定,与上级部门以及学生做好沟通工作。在3个职能明确后,开展保卫工作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但是具体工作的开展还是需要理解,只有学校各个部门能够真正理解保卫工作,保卫工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安全校园的最终目标。
3、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队伍现状
3.1保卫部门开展工作不利
在大部分高校,对高校保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保卫人员被借调,保卫任务有令不执行等等,阻碍着高校保卫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即使是保卫部门的领导干部,也与其他部门的领导相比“矮人一等”,另外,保卫部门在对一些校园治安案件的处理方面不作为,也是制约高校保卫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2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民事纠纷问题,大多由于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较低,或者是个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的。而高校保卫人员的主要工作,即为保卫学校环境安全,协调个体间的矛盾与纠纷。但当前的高校保卫人员大多处于较高职位,缺乏解决基层问题的经验,也不能以基层的眼光看待问题。因此在双方矛盾协调与沟通的工程中,达不到理想的沟通效果。队伍中的干部应该做好调节的工作,这样就需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足夠的耐心。
3.3技防力量落后
伴随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保卫工作人员的任务逐渐繁重,单独依靠巡查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伴随科技的发展,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日趋丰富,做案设备越来越专业化,采用传统的防范工具已经无法有效的做好防御工作,即便是采用蹲点式监护,也会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另外,高校在安全保卫方面的投资力度比较小,不论是综合性的“211、985”大学,还是高职院校,都把教学工作作为重心来抓,注重吸引人才,扩大师资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扩大自身规模等等。却完全忽视了在校园安全保卫方面的投入,使得校园内部侵权行为、恶性事件等层出不穷,如果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能够真正的实现程序化和规范化,那么,将有效地预防高校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安全隐患以及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4、高校推行安保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关键策略
4.1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团队建设为“基础”
在进行高校推行安保服务社会化改革时,应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团队建设为“基础”的重要方针原则进行工作开展,践行党中央十九大规划蓝图与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指示精神。以高校安全为主要保证前提,对安保理念与服务思想进行不断创新,用“新形势、新出路”的战略发展角度看待问题。将思想建设的实质内涵充分发挥出来,对高校安保服务体系理念创新进行不断完善,将“制度确立”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以“人”为本建立合理、科学、人性、优化的管理模式。另外,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校园安全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需求,打造“质量一流、效率最高”的专业安保团队。并以“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团队精神,发挥弘扬革命主义与牺牲奉献精神。大力开展与上级政府、公安机构、私人安保公司的交流沟通,以校园安保实际需要为基准,制定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与联合安保措施,切合实际的将高校安保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落实到实处。
4.2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高校安全保卫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不统一,部分高校按职责范围,根据业务不同设置科室,有的学校设置综合性科室,从而造成岗位职责不清,一人负责多项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保安员队伍岗位情况也是如此,岗位设置三包一、四包一也不同,保安员编制核定没有统一标准。志愿者队伍岗位设置更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明确安全保卫工作队伍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合理规范设置岗位,细化各岗位工作职责,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学校保卫部门科室应按业务职责范围设多个职能科室,按职责设科设岗避免工作交叉。根据保卫部门职责范围,治安、消防、交通、综合治理等必须设置业务科室,其他业务工作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科室。保卫干部岗位应按不同业务范围设岗,保卫干部人数配比须满足不同规模学校工作需要,与服务对象比例最小应是1-2‰比较适宜。保安员岗位的设置应按照不同工作区域和工作职责设置岗位,实行双人岗、四班轮换制核定编制比较合理。志愿者应按照工作任务实际需求设置工作岗位,合理配比最低在5%-10%,才能够保证供需平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安全保卫服务社会化改革功在当下、利在千秋。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式创新,以“社会化”保障为基础,建立更为完善的“大安全观”体系平台,为日后我国高校领域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闫红洁,刘群力,潘光辉.高校保卫部门突破无执法权困境的思路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8(28):173-174.
[2]张方毅.高校校园安全保卫服务社会化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9):85-86.
[3]刘兴德,田斌,卜浩然.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队伍规范化建设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09):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