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应用研究

2018-01-15 10:18曾小红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5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曾小红

摘 要:创新教育应用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是近几年来一直在不断研究的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顺应新时期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明确自身教学岗位责任,树立创新教育的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根据自身经验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体现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价值,从而培养小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促进全面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创新教育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应用

1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旨在激励师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着重落实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而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一种创新思维能力及意识,能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新想法甚至能拓展或创造出新事物。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创新教育能够改观传统教育理念,能让教师运用其新型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精神,并且能通过反思自我教学经验而创造出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没有明确教学观念

对于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明确教学观念,以此来确定教学目标,从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未曾明确教学观念,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语文教学仅是为了跟上学校要求的进度,因此导致小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从而无法产生语文创新思维模式,使小学生对于语文的认知仅是停留在古诗背诵,对于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无法理解,因此教学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此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2.2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大部分小学教师对于生动的语文教材内容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其原本生动的内容变得枯燥,让小学生觉得语文教学是枯燥的学科,因此对于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语文学科的丰富内容和细腻的情感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无法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2.3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对于语文丰富的内容应进行创新型教育,使其更加打动人心,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主体,进行语文教材的填鸭式灌输,未曾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导致小学生过对于语文教材的认识很片面,课外知识根本不能理解,因此使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知识面较为薄弱,无法提升自身的语文创新能力。

2.4教学课堂氛围压抑

小学语文课堂的氛围是教学成果的直观体现。课堂氛围好,课堂氛围高涨,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也就是学生对于教师课程设计的能动反应力强。教师在备课之初,都会有意识的去设计互动的过程,使得课堂的氛围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讲解与接受的过程之中,但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在教学之中,难以有效的把控课堂的节奏与氛围,再加上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机制缺失,促使这种问题的恶化。

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方法研究

3.1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思维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依旧运用讲授式方式,学生被动听讲,这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消磨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对此,语文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注意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再加上语文是母语课程,无论是实践还是学习资源随处可见,所以教师应当学生主动接触语文教材并从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规律。

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为例,该首诗歌原文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这首诗是送别体裁吗?从诗歌题目上看确实如此,但从内容看作者赞美六月的杭州西湖风光,赞美的是一片碧绿和一望无际的荷叶,更赞美朝阳照射下泛红的荷花。没有一个字表示惜别之情和送别之意,但却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感。尤其题目中的‘晓,天刚亮时哪来的映日?时间存在误差,这究竟是因为什么?”最后教师引出杨万里的完整版诗歌,即“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流行间。”得知作者借物喻人,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理解。

3.2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创新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原动力,是驱使人类获取及学习的心理特征。一旦学生内部环境中兴趣特质被激发,教师的施教质量将有显著提高。创造轻松、愉快、自由、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搭建学习兴趣的前置条件。

如在《回自己的祖国去》的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了华罗庚和美国教授见面情景的角色扮演,学生兴味盎然,有效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增强了爱国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首先要调动大家的兴趣,才能有更好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氛围的营造是靠大家的互动油然而生的,教师要巧设课程教材,以兴趣为课堂的切入点,并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大胆发言、勇于争辩,搭建出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更加专心听讲和学习,迸发出非凡的学习思路。

3.3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神话故事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想象力与色彩。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与欣赏神话故事,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与掌握历史发展进程及各民族的文化特点,积累文学艺术修养与文化底蕴。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神话故事的文章时,一定要带领学生理顺故事发展的情境,然后进行多次朗读,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明细神话故事的意境,要求其加入自己的想象对整个神话故事的发展过程进行复述再现,达到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事物的想象力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夸父逐日》时,单凭主人公夸父“逐日”这一主题就比较神奇,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一定要理顺故事发展的层次,按照故事的发展、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顺序对文章进行总结,一起找出每段文字的中心语,明确每段文字的大意,留意文中夸父“逐日”“喝水”“化为山林”等几个重要转折点,并注意对学生进行画面重述,仔细感受神话故事本身所特有的神奇魅力,从而把握文章重点,带动学生主动用自身语言对整个故事进行复述,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对事物想象力。

3.4加强协同合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提高才是教师中心之重,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协同合作下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实践、创新、探索、商讨的氛围中,互帮互助、攻破难题、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合理的分组展开“语文文章的探讨、写作能力的交流、课外读物的鉴赏、教师的理论及实践的探究等”,在小组的协同合作中完成教师的任务布置,更好的唤起学生的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可度,增加学习的信心力。

结语:综上所述,教育的改革发展促使语文实践教学中应当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和施教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箐华.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學语文教育质量[J].中国新通信,2018,20(16):186.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