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海 陈娅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校实现与企业接轨,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针对性的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让学校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它符合现代教育办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基本规律,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本文从音乐专业目前的就业情况出发,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对音乐专业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音乐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畢业生的就业是教育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音乐专业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式不容乐观,社会需求与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人才供求关系失调,并且出现音乐专业毕业生人数增多而企业无人可用的现象。如何提高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类型,既要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又要具备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的能力。引导高校灵活运用校企合作模式,是探索和实践高校音乐专业办学创新的有效尝试,是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提高音乐专业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举措。
一、音乐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优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之间达成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双方资源互补,以理论支撑实践,以实践校验理论,最终互利共赢的一种办学模式。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学校为了谋求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采取了与企业进行资源共享,深入合作的办学模式。音乐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增强自身应用型技能的培养;能够为社会提供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满足教育转型期间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校企合作模式促进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音乐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实施
1、项目化合作模式。企业和学校以项目合作的方式签订合同,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内容,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相应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向企业定向输出人才。例如:甲企业需要一个12人组成的专业民乐团,主要工作是承接演出、企业年会、婚庆、开业庆典等各种类型的演出。甲企业和某专科院校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合作项目协议,高校针对甲企业所需人才的具体需求,加强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琵琶、古筝、二胡、长笛等民族乐器演奏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期内增设表演艺术课、形体课等特色课程,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表演能力进行专业培训,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实现该项目的音乐人才应用型定位。同时甲企业也会给该高校提供相应的基金支持,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师资投入、设施更新等成本高昂的问题,辅助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为人才的输出提供资金保障。
2、高校和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输出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企业对于音乐类专业人才的聘用数量不是很多,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可以选择灵活的分配方式。学校选择一些优秀的企业入库,且不断更新。将音乐专业的学生分批、分量的推荐到不同的企业中进行实习,进行学生分流,实习结束以后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选拔合适的留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在校所学理论专业知识运用到相关工作中去,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解决困难的能力。因此,实习期结束之后没有留用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取得的收获,在对口性强的企业里实习的经历,对于将来的就业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校企合作也可以采取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例如:A中学和N高校签订5人的音乐教师培养合同,学生在校的学分由文化理论课和在企业实践教学的成绩组成。N高校每学年前半学期安排学生在A中学进行内部实践教学,后半学期在校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校四年期间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时间安排可以由高校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学生毕业前由A中学和N高校双方共同参与考核,对学生在校成绩和实践考核两项给予评分,如果想留校A中学的学生通过了既定的评分标准,就可以在A中学直接就业。这样的合作模式也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多次循环,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结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音乐专业教学内容转变。音乐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探索,也给音乐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一方面增设音乐专业更多的内容模块。比如说培养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高校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设置专业课程,结合自身办学优势设置课程:视唱练耳、乐理、音乐欣赏、中外音乐史、教育学、心理学等,就业培养方向一般是音乐教师、合唱队员等。为了适应相关团体及企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在工作岗位上更有创造力,实现新型人才应用促进音乐发展的目的,可以把音乐专业的相关理论模块扩大化,拓展学生的视野,设置媒体技术、数字录音制作课程等。使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在工作岗位有更广的专业能力去创新。另一方面要进行校企合作教学内容的综合转换,多元化地培养人才,为了学生能有更广泛的就业空间,高校需要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审核视角,实现人才培养综合性输出。学校可以给音乐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例如:安排聆听专家的演奏会,开展兄弟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设立校内主题音乐节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平台。
总结: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校音乐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校企双方应构建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校企合作平台,开发多样的合作模式。高校要积极与企业和相关社会单位取得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同时企业也要助力高校人才的培养,从而给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褚新建,何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策略探究—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商情,2017(26).
[2]邢迎春.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9).
[3]沈艳芳.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天中学刊,2016(5).
作者简介:
陈永海:(1974-),广东饶平人,助教,本科,主要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研究;
陈娅(1978-),女,湖南岳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钢琴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江门市科技局项目《 校企合作创建音乐舞蹈协同育人平台》(江科〔2015〕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