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大课间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2018-01-15 09:52李欣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对策

李欣

【摘 要】目前大课间活动成为学校实施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各校大课间活动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但也出现了许多诸如盲目求新,片面追求内容形式上的多样化的问题;面对内容形式相对单一的问题;对场地器材设施等利用不合理问题;参与大课间组织管理人员不足问题;大课间被侵占、缺乏持久性问题。本文通过具体案例简要阐述了大课间活动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并简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对策

众所周知,大课间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陶冶学生学习情操,缓解学生在校学习压力,使学生放松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同时,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我们知道,只有通过一定运动符合的锻炼才能够有效的使学生放松身心,使学生更加精神饱满的参加到学习中间去。但目前大课间活动也出现了一些怪的现象,有些住追求表面形式的完美,不以运动技术为大课间活动的载体,运动技术含量不足,运动量过小,而违背了大课间活动的初衷;有些内容形式相对单一,学生被动应付,缺乏运动积极性,距离规范行为习惯或达到预期锻炼目标存在明显差距;有些场地器材设施等利用不合理;有些参与大课间组织管理人员不足;有些大课间被侵占、缺乏持久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与大课间活动的收效。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样解决?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面对盲目追新,片面追求内容形式上的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

案例:在某小学校大课间活动中,学生一边诵读着《弟子规》,一边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不到十分钟,在轻快的音乐声下结束了大课间。

思考:由于创新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学需要创新,通过适度创新整合部分学科内容,改变机械的身体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只追求音乐、诗歌、舞蹈等多内容和形式上的新颖,而缺乏一定的动作技能支撑,运动负荷不足,违背了大课间活动的初衷。

对策:对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要具有创新要具有科学性,将创新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起来。我们在创新时首先要将大课间活动置于学校体育的范畴内。深挖大课间与学校体育其它组成部分的“节”点,避免大课间活动脱离体育活动的本质。其次,以非体育内容为辅,让非教学内容对大课间活动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但不宜成为活动的主体。要保持活动主体内容的合理时间和效果,避免内容选择过于随意、盲目行政干预等问题出现。再次,模式的预设或建构,应实施必要的、科学的运动负荷监测,并适时调整,突出实效。

二、面对大课间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相对单一的问题

案例:某学校大课间活動时将全体学生整齐跑步带入操场,散开队形,分别进行广播体操、韵律操的练习,然后整齐跑步带回。除冬季进行跑操之外,全年大课间的内容形式无变化。

思考: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长期只干一种事,就一定会产生厌倦心理,尤其我们的小学生显得更加突出,那种长期以各类体操为主要内容、单一的两种模式的现象,导致学生信心降低,被动应付,缺乏积极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难以达到大课间活动所要的目的。

对策:大课间活动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应做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应做到激发动机与灵活性完美相结合。一是深入挖掘和选取内容的锻炼价值及内涵。在保持原有模式的情况下,应通过思想工作、心理调适、过程评价激励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体育活动的锻炼价值和作用,解决学生参与锻炼动机不足等问题。二是多种模式灵活运用。在不同的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时段内,充分考虑学校场地、体育文化、学生素质、体育项目喜好、年龄特点、教师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区分不同模式的优劣,分别选择全校集体、年级集体、班级自主、俱乐部活动等模式。

三、面对在大课间活动时场地器材设施等闲置的问题

案例:某校有35个班,共1500名学生拥挤在200米的田径场上,队形整齐划一地做着广播操,在操场的四周锈迹斑斑地散落着单、双杠、肋木、乒乓球案子等各类健身器材。

思考:这所学校35个班,1500名学生,从场地看显然场地、器材不足;另一方面,这所学校周围部分器材闲置,造成了浪费。这往往是由于内容单一或受限于固定的集体活动形式,过分追求外在形式的集中、整齐而造成的。

对策:多措并举,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和器材。在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场地器材,在大课间活动时能够运用这些器材和所有可以利用的场地,不让任何场地闲置,也不让所有器材闲置,让有限的场地和器材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例如,合理使用闲置的教室前后、校园角落等小、空场地进行活动。在器材使用方面,一是针对器材不足情况,鼓励创新器材、自制简易器材,并力求一物多用;二是针对闲置、利用率低的情况。首先,通过体育课或大课间培养学生练习兴趣;其次,调整、分散器材的分布,改变片面追求布局整齐、好看不中用的倾向,避免器材资源浪费;第三,制度管理约束,将能否按分区活动、充分利用器材作为活动过程检查的重要指标。

四、面对参与大课间组织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问题

案例:某校大课间活动只由一名体育老师组织,在大课间活动时体育教师组织本年级多个班级学生进入操场活动。其中2个班在做游戏活动时组织混乱,带回时不整齐。体育教师责令这2个班重新带回,并扣除该班大课间考核项一定的分数。由于2个班班主任当时不在场,过后该班主任找到体育教师了解情况,结果发生口角。

思考:大课间活动规模大、人员多,涉及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场地器材安排、督导管理等诸多环节。一般地,相对成熟的大课间模式均具有准备周期长、过程复杂、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要保证活动效果,仅凭体育教师的力量难以完成。

对策:大课间活动由于具有准备周期长、过程复杂等特点,所以应该构建全员参与的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关大课间活动的规章制度,明确参与教师的工作量及大课间管理、安全等职责;二是由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等牵头使师生全员全程参与活动,形成氛围;三是实现校委会、教导处、政教处、年级组、多级分层管理机制,既抓学习和培训,又抓过程落实和考核评价、激励表彰等。

五、面对大课间活动被其他学科所侵占、缺乏持久性问题

案例:现在由于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学校要么压缩大课间活动时间用来应付大课间活动,要么断断续续的开展,缺乏持久性。

思考:究其原因,属于学校管理理念滞后,或者各种投入不足所造成的这种局面的发生。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不良倾向。

对策:应坚持重要性和持久性相结合。一是学校领导要改变传统观念,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有效的督导问责机制,促使各学校加大对学校大课间的重视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大课间活动过程性检测与管理力度,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标准等,将真实开展情况及效果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二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切实改变观念,认识体育锻炼的总要性及重要作用,从而树立大课间的持久性较之内容和形式更为重要的认识,并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并长期坚持,纠正大课间展示与常态两层皮的现象;三是要合理定位大课间的目标,力争用相对简单的方式达到最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连蕊.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2012(s1)

[2]谢婕妤.浅探体育大课间活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463.

[3]谢维忠.大课间活动场地器材的利用与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2013(17).

猜你喜欢
大课间体育活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