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石峰镇》的叙事艺术

2018-01-15 10:25黄爽
文教资料 2018年30期

黄爽

摘 要: 李运启的《石峰镇》采用多角度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将叙事视角与作者试图展现的碎片化现实图景结合在一起,以具有地域色彩的语言把麓阳市电视台背后隐藏的人性和欲望交织的“官场生态图”直接披露在读者面前,寓真于诞,最终使小说获得相当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 多角度叙事 情欲叙事 叙述语言

《石峰镇》是湘籍作家李运启的长篇小说之一,他运用独具一格的叙事策略将现代现实批判性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高潮。小說讲述的是一个以麓阳市电视台为中心点辐射展开的贪腐故事,这种以点带面的叙事发展线索本属于一个全无新意、泛泛而谈的故事题材范畴,但作者匠心独运,选取多角度的叙事方法从不同角度切入故事“本事”,运用生动俏皮且兼具地方性色彩的叙述语言叙事,同时以近乎自然主义的性描写概括当下世态人情,对人性的刻画亦是笔力十足。高超的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得本俗旧无奇的叙事文本蕴含无限的意蕴,更使读者反复阅读,久久不忍掩卷。

一、多角度叙事视角的“本事”阐述

叙述视角是“由谁来叙述,由什么样的人来说话的问题”①。实验主义小说家福克纳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曾做出进步的尝试,他不但聚焦于第一人称叙事,而且有意让几个叙述者共述“本事”,使小说不限于一个固化的时间段直线发展,进一步开发各种叙事视角的最大叙事潜能,予小说以跳跃发展的可能。这种叙事艺术一经传入,予中国的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探讨以新的活力,其叙事技巧上的大胆尝试亦深刻影响了国内诸多文学创作者。

李运启先生的《石峰镇》是一部多角度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典范之作。作品采用多人物多角度叙述方式,通过姜献、林萱、上官东、冯彬和纪蓉五人对台长马申耀任职期间的一系列丑恶违规事件的叙述,对当下世态人情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披露和揭示。“当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讲述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千差万别的世界”②。小说中五位叙述者皆从自身经历或感受出发,向读者剖白自己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渐趋鲜明、丰满。同时,由于叙述视角不断变化,叙述人物的不同发声,使得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人内心独白式的“本事”讲述,实际上是作者将叙述权利交给了每一个人,利用每个深处其中的叙述者展开多角度重复叙事,丰富“本事”内容,进而深化主题。

同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作比,二者同中有异。论其相同点:其一,两部小说都以个人有限的视角进行叙述,即对同一“本事”进行多角度建构,使得两部作品都显现出了重复的价值和魅力。其二,从某种意义上讲,两部小说都是从不同角度切入以还原出一个较为真实可信的“本事”。不论是由多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还是由不同叙述者讲述,对二者而言,这种从主观出发的观察视角带有的私人性、意义模糊性虽使得不同叙述者对同一“本事”的看法不同,但这并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读者依旧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把握整个经过的来龙去脉。论其不同,是在主题的确定性上。在两部小说中,作者都设置了不同的叙述者进行观察和讲述,但福克纳注重作品展现的自然天成的故事呈现态,以致评论家们对《我弥留之际》的主题一直各有见地,使小说主题带有不确定性,在小说的最后作者更是将话语权交给不存于现实世界的游魂,为小说主题的不确定性增添一丝异化感。在《石峰镇》中,那些深陷马台长贪腐圈的人物都逐一“现身说法”,于众声喧哗中深化了主题的确定性,使读者确信这就是一部围绕电视台的权色交易展开的可以与社会现实不谋而合的现实主义小说。

在20世纪小说创作中,作家们早已不再局限于单一视角叙事,而是向多角度叙述方向积极拓展。从福克纳开始,这种以“多角度叙事”的方式构思、创作文本的方法已被中外作家运用得驾轻就熟。在其影响下,大批中长篇小说都开始部分或全部地进行“多角度叙事”尝试。比之朋辈作家,李运启无疑是福克纳理论构想的继承者中较为成功的一位,他将传统叙事手法与现代叙事技巧相结合,在《石峰镇》中全篇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并将叙述者增加至五位,使小说叙事人物更加生动、叙事层次更加鲜明、叙事内容更加丰满,给现当代文坛以极大的启发。

二、地方性叙事语言的真实趣味

胡适先生曾言,若使正统文学得到长足发展,“仍须要向方言的文学里去寻他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③。刘半农在评点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时也曾提出“地域神味”一说,认为“个人的口白,必须要用他自己所用的语言直写下来,方能传达得真确”④,点出了地方语言在文学创作时体现出的特殊的节奏韵律及地方特色。另有论者指出:“方言凝聚了作家的童年经验和文化记忆,是其对世界最基本的经验,一个作家不可能置方言不顾。”⑤这种方言显然不能与叙事语言并举,但其经过处理进入到作家的叙述作品中就成为兼具地方特色和叙述功能的叙述语言,可用于表情达意,甚至可以起到提醒读者叙述视角转换的作用。

受湘楚文化的影响,湘籍作家的文学叙事书写中多带有地域文学色彩,并通过地方语言得以呈现,不论是沈从文、周立波还是卢运启,在文学创作中都不自觉地带入了楚地方言。《石峰镇》中,马台长说韩雪的笑话不好笑“还是王娜的笑话有味”⑥,这里的“有味”不同于官方语言意义上的“口感上或嗅觉上的五味杂全”,而是湖南方言意指“有趣、有特色”;上官东对刘昭胆敢拍他肩膀对行为不爽,心里暗忖“现在我是你领导,你心里要懂味”⑦。这里的“懂味”带有方言俚语色彩,可意译为“知趣”……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小妹子”、“霸蛮”、“痞话”、“几多”、“要得”等具有楚地色彩的词语,形成了小说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叙述语言。但“文学语言不单纯是传达意思的符号。还具备形式,构成文学形式的要素是声音和节奏”⑧。如一位妇女坦言铁厂对生活“影响大得很,气都出不赢”⑨;又如杨老板对林萱说:“你这么知名的美女记者,自己要买辆车噻”⑩。这里的“出不赢”、“噻”表达出红衣妇女的极度不满和杨老板的调侃之意。这类具有“湖南腔调”的叙述语言,在表意的同时更显地方性叙述语言的生动性。

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与其说读者欣赏的是文学作品内容本身,不如说是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小说中地方性叙述语言的使用虽会使得文章读来俏皮生动,但文体语言规范性的缺失和滥用使得作品易被诟病,致使“很多作家都处在一个两难的境遇中,如何处理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是新时期文学语言建构的一个重要问题”{11}。李运启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示范,既保证小说语言生动新颖又确保了普通话的正统地位,既保证小说易于传读又不流失“地方性”兴趣读者。《石峰镇》中,全篇以普通话叙述为主,杂以湘地地方性语言,不经意间促成了方言和官方语言交杂叙事的语言风格,璧坐玑驰,使之读来别有一番韵味。

三、自然化情欲叙事的人性刻画

爱情作为文学的三大母题之一,从先秦《诗经》始至现当代文学作品,从不乏论述,但这些作品中却较少涉及情欲叙事,甚言之性欲叙事。一些涉及情欲叙事描写的文学作品,一般都会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打压,即便是《红楼梦》这类对性描写处理得较为含蓄的文学作品也难逃斥责。近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先前那些被大加鞭挞的情欲小说们被“平反”,茅盾明确指出:“《金瓶梅》等书,主意在描写世情,刻画颓俗,与《漂亮朋友》相类;其中色情狂的性欲描写只是受了时代风气的影响,不足为怪,且不可专注重此点以评《金瓶梅》。”{12}进入21世纪,民族个性的觉醒、人性意识的复苏更是推动了“情欲叙事”的发展,一大批“情欲文学”作品涌现,在描绘世情的同时展现了人性深处的自私与黑暗。

历数李运启先生的著作,其近乎自然主义的性描写贯穿创作始终,这种原始的欲望吞噬了陈文秀(《迷途》),诱惑了楚怀南(《湄河纪事》),也使马台长之流在人性的边缘挣扎直至沉沦(《石峰镇》)。小说《石峰镇》讲述了电视台背后隐藏着的令人心惊的权色交易,将人物的善恶转变寓于爱欲纠葛当中,一针见血地披露出世情真相。小说中林萱一出场就是一个好妈妈形象,但是行文愈深,读者了解到她曾因生活诉求的不满足而导致了人性的“良善”向“恶”的屈服。一次出差深圳,林萱默认了马台长的放肆行为,虽然事后她也想过状告马台长,可“即便是告倒了他,我的工作怎么办?朱宏这里怎么办”{13}?工作和感情的不顺使她迟疑,迫使她的“良善”向“恶”屈服。

在最基本的生存权满足后如何直面自己的欲望是值得探讨的人性问题。上官东是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对待马台长可谓“尽心尽力,女人都介绍了好几个”{14},他自己也浸润在女人的温柔乡中,被网上发帖举报后,他开始筛查跟自己睡过的女人,竟做了一番评点。尤海燕“这个骚娘们欲望实在太强烈了”;王妮“那股骚劲我还真是没见过”;看到王娜“心想今天不搞死你才怪”;徐璐“在床上功夫真是了得……接着竟连续来了十几次高潮”……这些“情欲叙事”显然不是无病呻吟式描写,而是透过这些心理描写给读者塑造出一个自私自利的东台形象。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东台的形象可知社会风气,上官东们的这种利己主义和趋利避害的本能是人性的自私、狭隘、黑暗最深刻的凸显。

在文学作品中,“性”作为载体承载着人物的情感、叙述世界的伦理道德观甚至是当下的世风世貌。这种性描写并非指《肉蒲团》类书籍中露骨直白的色情描写,那类打着警劝世人的幌子却充斥大量淫秽描写的淫秽小说自然是不能与剖白世情的情欲小说相提并论的。20世纪以后,中国作家作品中的性描写不再如古代色情小说的露骨低俗或“文革”以来的模糊不清,而是愈加自然明晰,且能透过这段描写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色及体察当时社会的世情风貌。无论是莫言、王小波还是李运启,他们对于性的认识都更加透彻,作品中呈現的都是近乎自然主义的性描写并借此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审视和剖析。

注释:

①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2.

②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代后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70.

③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63-284.

④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37.

⑤{11}张卫中.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07.

⑥⑦⑨⑩{13}{14}李运启.石峰镇[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70,142,29,128,15-16,273.

⑧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2.

{12}茅盾(署名沈雁冰).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J].小说月报,19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