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创新作文

2018-01-15 08:09王慧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新老师学生

王慧明

[摘 要]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主要从教师自身创新素质和学生自身创新素质出发。

[关键词]创新;老师;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是这样提出建议的:“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语文《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考查内容要求,最后一点是“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可见创新对作文的重要性。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的形式,是否有创新是衡量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

执教多年,尝试过多种作文教学的方法,诸如观察法、积累法、仿写法、入格法等等,而每一种方法教学的结果几乎都是一些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写出了一些有思想、有个性、有灵性的好文章;而一些学生却东施效颦,写出的文章有其形而无其神;还有一些学生外甥打灯笼——照旧。这实在让人啼笑皆非,究其因,我以为在于两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老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主导作用,一个教师自身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日本学者恩田彰提出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具有下列特征:

1.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

2.有强烈的求知欲;

3.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

4.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

5.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6.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

7.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的做法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背道而驰的。

比如,在布置好作文题后,有的老师接着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甚至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讲得滴水不漏。有的老师觉得这样讲还不够,于是又找出优秀范文来念。作文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少而精的点拨,有时是必要的,但像这样的细心指导就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写,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具铸造出来的,学生的个性、创意的表达从何而来呢?

又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评作文时,搞“一言堂”,自己讲这篇作文好就好,那篇差就差;一篇作文中这里好就好,那里差就差。没有学生发言的机会,即使有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也不鼓励,不认同,一棍子打死,学生头脑中刚冒出的一点可贵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这样熄灭了。可以想象,这样的自己本身没有创造力的老师,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力,无异于纸上谈兵,缘木求鱼。

二、学生方面——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应该是所有人都共同具有的一种能力品质。有人将创造力由高到低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高级创造力是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探索产生的非凡创造,在某一领域作出自己独到的贡献,推动社会或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高级创造力的人数量极少。中级创造力是指经过模仿,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加工产生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初级创造力指对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涉及到社会价值。在写作方面,具有后两种创造力的学生人数占绝大多數。

学生创造力应具有下列特征:

1.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

2.有强烈的求知欲;

3.对生活的颖悟能力;

4.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5.学生自身的阅读量;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从两方面入手:

(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施教时要因人而异,抓住每个学生的思维灵感,予以及时的肯定和激励,使其勇于创新,乐于创新。

(2)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积累、学会思考;要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听,去看,去体验,去采集;多多接触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新物、新风尚、新潮流、新经验、新问题;多多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和百姓的热门话题,多多采集紧扣时代脉搏的新鲜材料,然后分析思索积累贮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生活积累,有了切身体验,才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品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老师学生
学生写话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