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冰
【摘 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深化,对学生开展智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德育、体育、美育、劳育教学工作成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育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中考体育制度支部完善,中长跑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点。为此,本文将着重针对中考体育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考体育;中长跑;教学训练
“中长跑”是中招体育考试的重要内容,是历年初中生升学考试的必修课,为提高初中生中长跑成绩,中学体育教师着重针对学生的中长跑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与训练活动,由于中长跑教学与训练活动具有一定的乏味性、枯燥性、单调性,且学生在训练过程会吃一定的苦头,初中生往往对“中长跑”产生一定的畏惧、逃避心理,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
一、从思想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长跑”具有较强的单调性、枯燥性、乏味性,并在训练过程会吃一定的苦头,这是学生从思想上对“中长跑”教学训练的认知与理解,导致学生对“中长跑”教学训练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厌烦心理,该心理在初中女生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严重制约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该现象,教师应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入手,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中长跑”在教学活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与发展性,不断更正学生对“中长跑”的思想认识,从多个思想意识角度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中长跑教学与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中长跑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呼吸功能
中长跑消耗较长的时间,身体各个肌肉活动时间相对比较少,身体运动过程是能量的消耗过程,身体的悠扬消耗逐步增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各方面正在不断发育成长,学生通过开展“中长跑”练习活动能够逐渐增加学生的呼吸肌力量,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学生呼吸系统功能。
(二)中长跑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功能
中长跑运动能够增加人骨密质厚度,使人体骨质能够整齐的排列在一起,提高人体抗弯性与抗压性。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开展“中长跑”练习活动,能够加快骨骼发育,使身体能够不断长高,防止脊柱侧弯、驼背等现象的发展。
(三)中长跑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中长跑是一项耐力训练,整个运动过程人体的内脏器官发生一定的改变,阳气供应量远远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求量,跑到一定的距离身体会产生心跳加快、胸部阀门、呼吸困难、跑步速度下降等现象,该现象是中长跑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被成为“身体极点”。学生在开展中长跑训练时,通常因缺乏意志力无法克服自身极点,导致学生一直无法突破自我。为使学生达到符合青少年发育标准的身体素质,学生通过开展中长跑训练活动,能够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决心。
二、从方法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在明确中长跑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后,不少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中长跑学习活动中,但学生在整个训练过程缺乏热情。从整个中长跑教学、训练过程来看,教学初期学生会因个人的思想意识,对中长跑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无法克服中长跑教学活动的枯燥性、单一性,身体达到极限时往往产生退却心理,导致学生在整个训练过程无法超越自我、突破极限。因此,体育教师应从教学方法入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课堂,使中长跑教学活动变得灵活多样,具有丰富性与趣味性,全面调动初中生对中长跑的学习热情。
首先,教师应转变传统中长跑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结合社会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例如,野外逃生训练,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设备,将操作布置成越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情况制定出等级不宜的“逃生目标”,学生从起点出发朝着目标开跑,整个跑步过程学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充分激发初中生的激情与奋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其次,教师可将多种游戏活动运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竞赛训练,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例如,教师根据学生性别、年龄将学生分成2-4个训练小组,开展4×100米、4×200米、4×400米、4×800米接力比赛,充分调动初中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中长跑教学训练活动中,增强学生运动能力,降低学生身体的疲劳感。
三、从目标入手,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参与到中长跑教学与训练活动中,但有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中长跑教学与训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不少学生在开展中长跑训练时并没有严格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开展练习活动,甚至不少学生能够满足要求中长跑教学要求后不愿意继续参加中长跑教学活动以及相关教学训练。针对中考体育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所存在的该问题,需要教师从教学目标入手,使学生能够通过中长跑教学活动能够掌握正确的中长跑运动技能以及相关运动知识,拥有正确的中长跑训练方法,保持一个良好的运动训练过程,通过中长跑训练能够顺利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对中考体育中长跑教学活动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中长跑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德育、美育思想,使学生能明白教学活动的发展性,人的目标并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应发展变化的,每个人拥有不容的运动能力,低技能的学生应正视自身发展,不断对自己进行鼓励与提醒,使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中长跑教学活动与训练活动不断超越自我、突破极限;高技能的学生应端正自我学习态度,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中长跑训练中所存在的不足,对自己提出更好的要求与标准。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保证中考体育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应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入手,从分调动初中生对中长跑教学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闯.中考体育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15.
[2]陈玉忠.中考体育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J].考试周刊,2014,(66):6-7.
[3]麦伟泉.起跳类项目训练对提高中考中长跑成绩的有效性研究[J].科技风,2014,(08):211-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