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坤+温丽梅+陈丕绩
【摘要】 目的 分析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驱汞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尿汞浓度≥0.05 mg/L的企业职工, 以尿汞浓度作为标准分为A组(21例)、B组(37例)、C组(32例)、D组(30例)。
A组尿汞浓度0.05~0.08 mg/L, B组尿汞浓度0.09~0.15 mg/L, C组尿汞浓度0.16~0.20 mg/L, D组尿汞浓度>0.20 mg/L。企业内部职工驱汞治疗方案由职业病防治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对观察对象治疗前后的尿汞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120例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除5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终止治疗外均以完成全部治疗。驱汞后, A组尿汞浓度升高16例, 尿汞浓度降低4例;B组尿汞浓度升高24例, 尿汞浓度降低11例, A组驱汞后尿汞浓度升高60例高于B组。驱汞后, C组尿汞浓度升高13例, 尿汞浓度降低18例;D组尿汞浓度升高13例, 尿汞浓度降低16例, D组尿汞浓度升高比例高于C组。用药前, A组尿汞浓度为(0.064±0.008)mg/L, B组为(0.111±0.008)mg/L, C组为(0.282±0.012)mg/L, D组为(0.286±0.052)mg/L;用药后, A组尿汞浓度为(0.121±0.012)mg/L, B组为(0.138±0.014)mg/L, C组为(0.290±0.028)mg/L, D组为(0.267±0.084)mg/L。A组和B组用药后的尿汞浓度测定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用药前后尿汞浓度测定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后对115例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回访, 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职业性汞中毒。结论 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实施驱汞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驱汞效果显著。
【关键词】 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驱汞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70
本次实验研究对2014年10月~2016年7月3家以生产汞温度计的企业内120例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作为研究对象, 并实施驱汞治疗, 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7月本市以生产汞温度计为主营项目的3家医疗有限公司内企业职工120例
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入选者的尿汞浓度≥0.05 mg/L, 以尿汞浓度作为分组指标将企业职工分为A组(21例)、B组(37例)、C组(32例)、D组(30例)。A组尿汞浓度0.05~0.08 mg/L, B组尿汞浓度0.09~0.15 mg/L, C组尿汞浓度0.16~0.20 mg/L, D组尿汞浓度>0.20 mg/L。排除标准: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者、治疗前应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者及心脑疾病者。
1. 2 方法 根据询问职业史、既往史、临床表现症状、个人卫生习惯等临床资料, 以及采用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内外科检查等综合检查确诊结果对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采用驱汞治疗, 同时企业内部职工驱汞治疗方案由职业病防治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对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治疗前后的尿汞浓度进行测定。本次实验对于职业性汞中毒患者采用二巯基丁二酸胶囊口服治疗(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40167, 规格:0.25 g×50 s), 用法用量:A组:口服给药, 2粒/次, 2次/d, 连用3 d为1个疗程, 停药4 d后再用药, 治疗2个疗程;B组:口服给药, 2粒/次, 3次/d, 连用3 d为1个疗程, 停药4 d后再用药, 治疗2个疗程;C组:口服给药, 2粒/次, 2次/d, 连用3 d为1个疗程, 停药4 d后再用药, 治疗3个疗程;D组:口服给药, 2粒/次, 3次/d, 连用3 d为1个疗程, 停药4 d后再用药, 治疗3个疗程。
1. 3 尿汞浓度测定 收集观察对象24 h的尿液样本, 受检者在尿液采集前3 d, 不可服用维生素U, 同时也要避免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或者药物;在取药尿样前混合均匀, 用微波对尿样进行消化, 对尿汞测定时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对四组观察对象治疗前后的尿汞浓度进行测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除5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终止治疗外均以完成全部治疗。驱汞后, A组
尿汞浓度升高16例, 尿汞浓度降低4例;B组尿汞浓度升高24例, 尿汞浓度降低11例, A组驱汞后尿汞浓度升高60例
高于B组。驱汞后, C組尿汞浓度升高13例, 尿汞浓度降低18例;D组尿汞浓度升高13例, 尿汞浓度降低16例, D组
尿汞浓度升高比例高于C组。用药前, A组尿汞浓度为
(0.064±0.008)mg/L, B组为(0.111±0.008)mg/L, C组为(0.282±
0.012)mg/L, D组为(0.286±0.052)mg/L;用药后, A组尿汞浓度为(0.121±0.012)mg/L, B组为(0.138±0.014)mg/L, C组为
(0.290±0.028)mg/L, D组为(0.267±0.084)mg/L。A组和B组用药后的尿汞浓度测定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用药前后尿汞浓度测定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后1年后对
115例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回访, 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职业性汞中毒。endprint
3 讨论
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具有特殊性, 由于观察对象长期与汞直接接触, 导致尿汞浓度升高, 但是无明显临床症状[1]。由于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之间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作业环境的差异, 与汞接触时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不同单位所具有的防护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的汞吸收程度存在及时差异[2-4]。但是, 无论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对汞吸收程度的多少, 都会对其造成极大的伤害。若汞长期在机体内蓄积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接受驱汞治疗, 就会导致机体内脂质出现过氧化现象, 同时也会损伤脱氧核糖核酸(DNA), 大量消耗谷胱甘肽, 导致神经系统与肾脏等各系统与脏腑器官受损, 逐渐转变为慢性汞中毒者[5-7]。本次研究的3家企业中已确诊患有慢性汞中毒者4例, 基于此, 对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实施定期驱汞治疗, 对观察对象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现今, 定点医院驱汞治疗的治疗费用较为昂贵, 且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在接受医院内驱汞治疗时, 也会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8, 9]。由于大多数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均为企业生产岗位的熟练操作工人, 是汞温度计生产的关键人员, 若其在医院接受驱汞治疗就会导致企业内的生产工作受到较大影响, 基于此企业无法承担医院驱汞治疗的所有费用, 导致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未得到必要的驱汞治疗[6]。
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由职业病防治专家针对企业现有情况制定有效的驱汞治疗方法, 采用二巯基丁二酸胶囊作为驱汞治疗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除5例职工因药物不良反应未完成全部治疗外, 其余患者均完成驱汞治疗, 经治疗后1年后对115例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进行回访, 3家企业内115例
职工均未出现职业性汞中毒患者, 同时, 采用二巯基丁二酸胶囊治疗费用仅占医院驱汞治疗的1/5左右, 治疗价格相对低廉, 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应用二巯基丁二酸胶囊口服驱汞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治疗费用较低, 安全性较高, 基于此, 对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实施驱汞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夏倩, 缪荣明. 职业性慢性铅和汞中毒的临床护理. 中国疗养医学, 2014, 32(9):852-853.
[2] 王艳艳, 郎丽, 张莹, 等. 尿汞增高患者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特点分析. 中国职业医学, 2016, 43(6):673-676.
[3] 秦爱博, 周福德, 赵明辉. 汞中毒相关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进展. 中华内科杂志, 2016, 55(12):973-975.
[4] 谢芳, 朱丽颖, 薛长江, 等. 非职业性汞中毒所致肾病综合征的护理//第十三届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4:83-84.
[5] 张永利, 唐文彬, 吴正康, 等. 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的驱汞治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3):273-274.
[6] 徐琳, 邱新香, 黄莉, 等. 汞作业观察对象驱汞治疗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分析//广东省职业健康協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181-185.
[7] 刘珍兴, 高远平. 职业性汞中毒患者生殖损害调查分析.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7(1):33-35.
[8] 孙彬彬, 兰娟, 翟鲁付, 等. 非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脑电图频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5(2): 153-157.
[9] 李惠萍, 吴永兵. 某体温计厂汞作业工人健康状况结果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8):1436-1437.
[收稿日期:2017-10-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