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农村沼气建设成果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讨

2018-01-15 10:37董禄信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沼气生态环境成果

董禄信

摘要 立足于通渭县农村沼气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分析了目前通渭县农村沼气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多年来农村沼气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了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与措施。一方面要创建农村沼气高效利用模式,改善农业土壤及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提升新型农民科技素质,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旱作生态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沼气;建设;成果;生态环境;保护;甘肃通渭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134-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of rural biogas construction and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ongwei County,analyzed the subsistent problems,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 and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biogas and the protection of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biogas and the protection of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On the one hand,efficient utilization model for the rural biogas should be created. Meanwhile,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people should be promoted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increased;On the other hand,it wa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quality of the contemporary farmers so that to consolidate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 of rural biogas,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ry farm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Key words biogas;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Tongwei Gansu

通渭县地处甘肃中部,属干旱半干旱的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共辖6镇12乡332个行政村,总人口数为4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万人,占比90.4%,是一个农业大县。现有总耕地面积12.2万 hm2,其中旱地面积11.7万 hm2,占总面积的96.0%。县域内平均海拔1 470.5 m,年均太阳辐射量554.4 kJ/cm2,年均日照时数2 079.8 h,年均气温7.0 ℃,≥0 ℃年均积温3 097 ℃,平均无霜期146 d,光照较充足、水热同季,年均降水量约400 mm,年均蒸发量1 356.2 mm,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4倍,平均干燥度为1.28。境内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小麦、亚麻及小杂粮等。土壤类型以山地黄绵土、山地麻土和山地黑垆土为主,91%的土地分布在山坡上,坡度在15°以上的面积占总土地的46%。山梁坡度陡、植被较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防范自然灾害能力弱是制约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1 农村沼气建设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21世纪以来,通渭县委、县政府立足县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提出了“生态立县”的战略方针。以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规划农村能源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等项目为契机,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解决农村能源短缺、林草植被破坏严重的根本之策,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沼气建设。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甘肃省沼气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实施办法》,全面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营造绿色生态家园。目前,建造农村沼气涉及6万余户,全县73%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这一清洁能源,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沼液(渣),在全县以秋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中创建了沼液(渣)应用示范、试验基地,通过试验研究农村新能源沼液(渣)的高效應用。沼液(渣)作为有机肥科学施用,有效缓解了土壤中有机肥施用量少等不合理因素,消除了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1]。经过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组装配套其他先进适用的抗旱生产技术,对沼气的循环利用寻找出了经济、可行的新路子,为2012年通渭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做出了贡献。近几年,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沼气应用覆盖率偏低。随着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的大量推广应用,同时在畜牧养殖中滥用饲料添加剂,致使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畜产品中有害物质不断超标,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及生产环节中违规操作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通渭县如何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成为亟需重视的新问题。endprint

2 农村沼气应用对农民生活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

“十五”以来,通渭县农村沼气应用加快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贡献。

2.1 农村沼气应用对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的贡献

在农村沼气普及应用中结合项目建设,将“三沼”的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示范推广,带动了玉米、马铃薯、药材、林果、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协调发展,沼气池真正成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小康池”。据调查分析,农户建造一口10 m3沼气池,1年对农民生活的贡献为:一是在农业生产中,可产沼肥16~20 t,约相当于50 kg硫酸铵、40 kg过磷酸钙、15 kg氯化钾,沼渣中不但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还含有离子态的镁、硫等微量元素[3],可满足0.4 hm2果园的生产用肥,提升了果品的品质,产量增幅达15%~20%。二是在农民生活中,减少油、电等能源消耗;产生沼气约分别相当于840 kg标准煤、130 kg液化气、2 100 kg薪柴;家庭养殖2~3 头牛可满足生活用气;节约家庭生活费2 000元左右。三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能充分参与务工、经商、养殖、环保等社会活动[4],发挥了农民自身优势,优化了农业生产力结构,创造了劳动价值,增加了家庭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2.2 农村沼气应用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

按照通渭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发利用新能源、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以“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应用技术。探索出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建立了退耕还林(草)工作“退得下坡地、造得上林木、能致富百姓、政策不反弹”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粗放经营观念,有效遏制了农民乱砍树木、铲挖草根等破坏植被的不良行为,有利于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了农业资源再利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

3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沼气创新应用模式

通渭县在农村沼气普及应用中,通过积累经验和借鉴外地先进技术,集成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高效循环利用模式。

3.1 “三结合”沼气利用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较简易、最常用的沼气利用方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紫花苜蓿等饲料作物,对其进行青贮、氨化存贮,发展家庭养殖业,以家庭养殖业带动沼气生产,以沼气废料﹙沼液、沼渣﹚为肥料培肥地力,促进作物生长。构建形式:修建一个10 m3沼气池,在其上建造一个20 m2暖棚猪舍和一个厕所。把养殖、沼气、肥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形成了一个“秸秆饲料养猪—沼气能源—肥料还田”的良性循环系统。

3.2 “四位一体”沼气利用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复杂、技术先进的沼气利用方式,充分利用饲料作物、土地、太阳能、沼气资源,把家庭养殖、沼气生产、设施农业相结合,实现农村资源的互补余缺、各需所用,提高了温室蔬菜的品质与产量[5]。构建形式:在一个630 m2日光温室的傍侧,修建一个10 m3沼气池,在其上建造一个20 m2暖棚猪舍和一个厕所。将猪舍、沼气、厕所、日光温室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农村燃料、饲料、肥料不足的困难,形成了一个“秸秆饲料养猪—沼气能源—厕所堆肥—肥料种菜”的高效生产良性循环系统。

3.3 “五配套”沼气利用模式

该模式可通过蓄水池集流自然降雨,利用自然降雨及沼渣、沼液发展庭园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沼气利用方式。构建形式:农户修建一个10 m3沼气池,在沼气池上建造一个20 m2暖棚猪舍和一个厕所,种植1 000 m2果园,果园内建造一个蓄水池。将猪舍、沼气、厕所、果园、蓄水池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果品的品质与产量,缓解了干旱地区缺水状况,实现了以农养牧、以牧促沼、以沼种果、果牧结合,形成了一个“饲料养猪—沼气能源—厕所堆肥—肥料种果—水池集雨”的高效生产良性循环系统。

4 加强农村沼气应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

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必须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目前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围绕定西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天蓝、地绿、水清”建设目标。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山川秀美的小康社会。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草)、设施农业、庭园经济、畜禽暖棚舍饲养殖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配套改厨、改厕、改圈等有效措施,引导农户创建高效生产的良性循环系统。实施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通渭县群众的建设模式,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统一管理的原则。根据通渭县农村能源利用情况和所处的生态环境实际,着重选择退耕还林(草)地域小及生态脆弱的乡(镇),做到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遏制植被破坏,抓好梯田建设,促进流域治理,加快生态修复,实现农业资源综合再利用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5 农村沼气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十三五”时期,定西市委、市政府提出农业生产必须以“安全、綠色、生态、效益”为原则,通渭县委、县政府继续实施“生态立县”的战略方针,按照2016年12月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5.1 普及农村沼气应用,改善农业土壤环境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评价土壤养分与质量的重要指标[6]。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取决于施入有机肥的多少,如何提高作物产量、维持土壤肥力和质量成为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7]。通过增施有机肥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壤肥力,成为通渭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8]。针对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应继续整合项目资金,推广农村沼气先进、实用、高效模式,扩大农村沼气应用面,利用沼渣、沼液为旱作生产提供有机肥,对于全面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改善农业土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9]。endprint

5.2 利用项目建设机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通渭县在党的惠民政策推动下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县建设等项目为总揽,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中央财政补贴造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推进村镇面山绿化、绿色长廊和农村“四旁”绿化,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使农村森林覆盖率达到15%。继续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兴修高标准梯田、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加大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治理力度,治理区域提高到63%以上。

5.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绿水青山有机统一起来,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积极推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着力打造什川乡大湾和北城乡庄子省级美丽示范村、新景乡姚河市级美丽示范村、陇川乡蔡铺和华岭乡新站县级美丽示范村。以建设义岗镇生活垃圾处理厂、马营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常河镇生活垃圾处理厂、鸡川镇生活垃圾处理厂为切入点,健全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使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推行环境保护督察,确保农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使农村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要宣传及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制度,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创建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及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开展绿色学校等活动,多项举措着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引导全县共建农村绿色美丽家园。

5.4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农村沼气建设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甘肃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干部和群众对农村能源建设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沼气高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培训。一是通过举办“沼气建设与农村环保”专题技术交流会研究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二是通过典型示范户的引导,以良好的示范效应激励和引导群众参与沼气建设及生态保护。三是发放新型能源高效综合利用模式材料,做到村(社)有技术骨干、户有技术明白人。通过强化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进一步完善农村沼气建设,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 参考文献

[1] 高国录,张福武,蔡立群,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含量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09(2):27-31.

[2] 宋志伟,肖羌雄,孔庆华,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62-170.

[3] 代仕贵.沼渣肥对洋芋产量影响试验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46.

[4] 王拴俊.浅议泾川县农村沼气建设对水土保持的贡献[J].中国水土保持,2015(3):35-36.

[5] 陈怀录,张继武,刘立军,等.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222-223.

[6] 段禳全,王凤山,姬长合,等.通渭縣耕地质量评价[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0-41.

[7]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等.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4(11):19-21.

[8] 摄晓燕,谢永生,郝明德,等.黄土旱塬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平衡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6):27-31.

[9] 马常宝,史梦雅.我国主要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现状与分析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16(11):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沼气生态环境成果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验收成果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