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把握

2018-01-15 08:09李炜
学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观因素语文教师

李炜

摘 要:语文文本是语文教材的具体形式,教师对于文本的把握是一种基本能力。文本把握作为教学设计中重要一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积极探究影响文本把握的主观因素,就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本把握;主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4-00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4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学生学习语文有利于提高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语文学习中除学生外,教师也是极其重要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对语文文本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文本时要慎而重之,由内到外,深化文本意义。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和分析体现在教学讲授中。下面,我以余映潮老师两堂公开课作为个案研究,浅谈影响文本把握的因素。

余映潮老师从教师到教研员再到名师,他的“余式”教学不断深化发展。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琢磨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创造了“板块式教学”优化教学结构;还注重“积累教育”,让学生感悟积累,夯实知识。余老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得他的教学设计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因此,余老师的授课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下面从两种课型来分析余映潮老师的文本把握。

第一,散文类文本把握。余映潮老师讲授《说“屏”》(即人教社八年级语文上册陈从周《说“屏”》)这篇课文时,采用板块教学“文序分析—事物评价—语言运用”完成教学。文序分析通过初读文本,把握行文顺序;事物评价通过对文中关键信息的提取,训练学生语言的高度凝练力;语言运用通过文中赞美“屏”的语言入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達能力。通过以上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发现,余老师的教学设计仅从说明文角度来构建课堂,忽视了《说“屏”》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忽略了这篇文章的文学艺术性。许是囿于授课时间所限,在余老师的讲授中从未提及课文中含有的许多关于“屏”的成语、诗歌及典故。因此,讲授《说“屏”》一文还应了解作者对屏的情感和品味屏所展现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二,文言文类文本把握。余映潮老师教授《狼》(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蒲松龄《狼》)这篇课文通过布置任务和小组学习两种方式来解读课文。四个任务分别是:“请进行联想,说出包含有‘狼字的成语” “理解下面四组词”“辨析多义词的意思”和“解说句的意思和它在文中的作用”。这四个任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情况。上述环节结束后,余老师提出“三读三品”法:“一读一品”由学生从屠户的角度概括点评,明确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二读二品”由学生从狼的角度概括点评,读出课文的情节感。“三读三品”由教师从语言的角度来概括点评。余老师指导学生发言后,总结如下: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开头20字写出了时、地、人物、环境,渲染出紧张的气氛;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在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中,把狼的狡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画龙点睛般的总结,把一整堂课的精华囊括其中。可见,余老师对《狼》的文本把握是相当全面的。

必须说明的一点,同一篇文本在不同老师解读下甚至同一个老师在不同环境中解读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我仅根据这两节公开课及余老师的实际情况,提出两个影响文本把握的主观因素。

第一文本把握理念。首先,余老师尊重文本。这两堂课都是余老师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设计的公开示范课,余老师对眼前学生情况不甚了解,余老师只能也必须从文本入手。通过对《说“屏”》和《狼》课堂实录的分析,我们发现余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是结合了单元总目标以及不同文体特点而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余老师遇到说明文就从说明文文体特征入手,引导学生对于说明语言的掌握和运用;遇到文言文就按照学生的认知习惯安排教学任务。尊重文本还体现在余老师把握文本基本符合选文作者的原意。其次,余老师尊重学生。纵观这两堂课的教学过程,余老师的课上总是充满了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指点,在某些环节余老师还亲自示范,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立体。这些无一不透露出余老师在文本把握时关注学生感受,重视学生地位的理念。

第二教师自身素质储备。首先,余老师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丰富,面对不熟悉的学生能够很轻易地抓住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学习《狼》时,课文中的多义词就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余老师就把这个知识点融入教学设计中,突出教学重点。其次,余老师熟练掌握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中大量运用像任务教学法、朗读法等这样丰富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学难点。最后,余老师思辨思维相当缜密,也影响着他对文本的把握。

由于文本把握这一命题还受许多因素影响,本文仅是对比余老师的两节公开课且结合其自身因素初步探讨,基本不能解决语文文本把握这一复杂而庞大的问题。但事物总是向上前进不断发展的,文本把握重要性的讨论和分析就此不会画上句号。

参考文献:

[1] 黄启东.余映潮老师课型创新艺术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2002(7).

[2] 王晓莹.中学语文教师文本处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3] 姚丽.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 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5] 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6] 余映潮.这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7] 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观因素语文教师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国家投资项目投资超概算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制约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主观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