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支架进行整本书读后交流

2018-01-15 23:26金丹舒玲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10期

金丹舒玲

【摘 要】 支架着眼于学生“最邻近发展区”,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潜能,使其获得真增长。在《草房子》读后聊书会中,教者提供“情节表格”“A B材料”“公式”三个支架,试图解决作者意图与儿童视角、整体感知与细节研读、多元解读与视野融合等方面的关系,让整本书阅读交流实现其应有价值。

【关 键 词】 支架;整本书;读后交流

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有关文件将支架式教学定义为“为学习者理解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借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比喻学习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提供支架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就是说,支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建立。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支架把学生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当下,读整本书已从课外走进课内,从学生自主阅读,走向师生共读、生生共读。聊書会成为共读整本书后的课内交流平台。聊书会上,师生围绕整本书,聚焦一两个话题,以聊的方式,对作品表达风格、人物形象、文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多元解读,对优化学生思维、激发阅读兴趣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者在一本书中表达的核心意图是唯一的,每个人读完一本书的感受却不尽相同。如何在聊书会有限的时空里处理好作者意图与儿童视角、整体感知与细节研读、多元解读与视野融合等方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思维通过教者提供的支架自然伸向远方,让整本书的阅读交流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思考。

下面,以《草房子》读后聊书会为例,谈谈如何运用支架进行整本书读后交流。

一、《草房子》读后聊书会上的支架设计

“成长”与“苦难”是曹文轩写作的两大主题,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但也缺少的。《草房子》一书感情真挚,情感细腻,书中的孩子们都在各自的苦难中成长着,在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中学会了坚强、毅力与责任。尽管曹文轩通过《草房子》传递的核心意图是唯一的,但在共读中,师生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如何着眼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在聊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真增长呢?

我们来看看《草房子》聊书会的教学流程:

环节一:梳理故事情节,观察表格,宏观比对,聚焦聊书话题。

环节二:回读AB材料,前粘后连,微观精读,探寻成长密码。

环节三:合作创设公式,融合视野,多元解读,构建文本意义。

情节表格、AB材料、创设公式,分别出现在聊书的三个环节中,组成了《草房子》聊书过程中的“脚手架”, 是教者为师生、生生的读后交流有意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即聊书会的“支架”。

二、支架在《草房子》聊书会上的作用分析

1. 表格支架——梳理故事情节,宏观比对,聚焦主题。《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要尽量简短地说出整本书的内容是什么”“如果你知道了,就明白了这是什么样的书”“我们也可以揣测一个作者想要干什么,想要做什么。找出一本书在干什么,也就是在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或重点”。

《草房子》聊书会一开课,学生通过对情节的梳理再次回顾了内容,然后投影上出现了一个“表格支架”——教者利用表格把人物、把经历的关键事件和事情的结局罗列出来。运用表格支架,一是帮助学生快速回顾文本主要内容,二是让学生根据表格去发现作者想要干什么,他要表达怎样的意图。通过这个表格,学生在比对中发现:每个人物经历坎坷、磨难之后都得到了成长。“苦难”与“成长”正是曹文轩想在这本书里表现的主题,尽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有不同,但透过“表格支架”,学生的认知站在了同样的起点,这也是“聊”的起点。

2. 呈现AB材料,深入语言层面,前粘后连,优化思维。整体感知发现文本主题后,怎么聊呢?

同样一本《草房子》,亲近母语研究团队里的赵花老师带着学生聚焦诗一般的语言,品味感动,感受成长;金燕老师则聚焦人物,品味感动。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阅读的目标是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两位老师显然都把后者作为了阅读目标,只是路径不同而已。但是,不管你采用怎样的路径,都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深入语言层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因而,整体感知后,还要从细节入手,借助支架优化学生思维。然而,聊书会最大的困难就是,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如何从整本书中优选片段,从语言层面入手进行精读。

在《草房子》一课中,教者提供了四个人物的AB材料,例如:

A材料(前期表现): 才开始,桑桑是拒绝出发的。他大哭着:“我不去!我不去!”他不想再给自己治病了。这些日子,他已吃了无数的苦头。苦药,他已经不知道喝下了多少碗。他甚至勇敢地接受了火针。一根那么长的针,烧得通红,向他脖子上的肿块直扎下去……

B材料(后期表现):桑桑的药奇苦。那苦是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但是,当他在椅子上坐定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丝恐怖感。他望着那碗棕色的苦药,耳畔响着的是温幼菊的那首无词歌。此时此刻,他把喝药看成了一件悲壮而优美的事情……

在第一个环节中,教者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人物经历磨难后都得到了成长,但事实上他们经历的磨难,以及面对磨难的态度却有不同。为提高聊书会实效,教者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四个人物前期和后期的表现,分别做成A材料和B材料,让学生对比阅读A、B材料,自读感悟,勾画隐藏着成长密码的语句,并用关键词做批注。因为文字是优选的片段,并聚焦一个人物,所以学生在几分钟里就能前粘后连,把主人公经历的磨难读细、读深。

3. 运用公式支架,构建文本意义,融合视野,深度解读。环节一中,学生在表格的帮助下,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正确的基础的认识。环节二中,学生对比AB材料,自主阅读片段,去探寻书中其中一个人物的成长密码。尽管AB材料是优选的文字片段,尽管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已经正确认识,但受阅读理解力的限制,学生对文字片段的个性解读却是参差不齐的。合作学习,融合视野,才能深度解读文本,而恰当的支架,将使合作学习的效度更高。

于是,在课堂进行到“合作学习,探寻成长的密码”时,教师出示了一个公式:“成长=____________”。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碰撞,并用关键词整合得出公式,也就是得出其中一个人物“成长的密码”。

例如,有一个小组的公式是:“成长=挫折+坚持+乐观+接受”。很明显,这是对“桑桑”的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分析。面对同样的文段,大家理解力有差异,关注点不同,于是有了不同的观点。利用公式把小组成员的观点进行整合,于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创设公式是虚,达成视野融合是实。这种设计看似想让孩子寻找标准答案,其实是引导孩子们自我建构,达成了对成长的多元解读。当他们每一组都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文本的意义已在每个孩子心中浮现,并悄然达成共识,原来,不同人物,不同事件,成长的密码可能不同,每一种解读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总之,阅读交流是学生阅读经验的分享,是每一个人聊天般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在《草房子》聊书会中,教者精心设计的支架让阅读分享成为了一种深度的思想碰撞与沟通,使学生在多样的背景中建构了文本真正的意义,帮助学生扩展了知识与思维的深广度,让整本书的阅读交流实现了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菊初.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 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2]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黄武雄. 童年与解放[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