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金融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推动作用研究

2018-01-15 23:04刘勃缘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推动作用装备制造业

刘勃缘

[提要] 辽宁省正处于金融服务、装备制造等行业兴盛阶段。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省内综合实力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基于金融与产业统筹协调、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辽宁省正致力于健全现代金融服务结构,适应装备制造业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与新形势,提高综合竞争水平与核心优势。本文将金融服务业推动装备制造业相应理论作为立足点,分析其主要推动作用以及关键内容。通过探讨辽宁金融服务业及装备制造业综合现状,进一步指出现存问题,并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推动作用

基金项目: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7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7XJDCA05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17日

金融服务业是推动实体产业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国内外金融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于2017年间颁布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实施意见》,倡导开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变革,结合本省发展实情,加强金融与产业联系,妥善处理产业融资难题。基于新形势对辽宁金融服务业推动装备制造业作用展开积极探索,有助于推进装备制造业得到健康运作,进而提高辽宁整体经济水平。

一、辽宁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倡导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资源稀缺性催生了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需求,服务外包由此发展为企业丰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渠道。金融领域借助装备制造业所提供服务外包,大大拓宽了自身服务需求范畴、丰富了需求方向;而装备制造业依托金融业务实力、规模,自身竞争优势得以丰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辽宁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1991~2016年的25年间,辽宁金融业发展速度较快,1991年的生产总值为1,063亿元,2016年间达到29,737亿元,是1991年的27.97倍,其年均生产总值增速率达到14%,相对于全国平均增速15%较低。省内金融机构存款额由1991年866亿元提高到2016年43,000亿元,增速为16%。因受经济危机辐射,2008年后辽宁经济增速日益减慢。

我国产业金融发展并不成熟,因其是在产业升级、转型背景下形成的创新认知与体系,产业金融主要参与到竞争实力强的行业中。辽宁属于重点工业基地,对我国GDP贡献率较高,其中装备制造业为首。如大连重工起重、北方重工等大型企业均实行股权、责权产融组合,并依托良好市场条件、条例打造多层次、多元化信托投资、融资类机构。目前,国内银行机构仅对大型集团提供优惠利率信用贷款或基准利率。

(二)辽宁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到2016年年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上升,在省内工业中比重为34%,同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获取利润319.2亿元,占工业总利润47.6%。目前,辽宁省高档次装备制造业在智能领域进步速度相对良好,前景优。出台一系列优惠法规条例,明确“十三五”时期的综合指标,通过积极改革金融服务领域,为装备制造业现代化创新运作、多层次融资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辽宁经济增速下降与产业体系僵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开放水平低等存在直接关联。其中,装备制造业服务外包以产业生产为主,服务领域有待拓展,设计、营销、金融等与生产经营存在密切联系的专业服务,在产业支出中最低。因部分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缺乏对金融服务的正确认知,导致自身生产成本得不到合理控制,生产性服务能力始终处于较低状态。

辽宁属于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关键媒介,尽管全方位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的号召,市場开发程度有所提高,但金融服务业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不同环节下,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三)金融服务业对制造业推动的积极影响

第一,有利于实现产业资本导向与整合。即遵循当前经济发展走向,产业资本通过各大相关行业实现互相流通与科学安排。产业资本流动可持续化前提在于金融行业监管规范程度、市场规模与多元化工具。依托金融服务业的产业资本导向与整合体系,有助于装备制造业打破地域、部门、数量等多层面的束缚,从而确保不同部门内资本的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生产质量。

第二,金融服务领域有利于高质效形成装备制造业产业资本。金融服务业是产生金融资本的关键环节,高效的内部体系对产业资本积累效率、规模存在较大影响。如金融服务业发展层次高、金融资本规模大,则市场主体有效性需求充分、转化实物资本的水平高,有助于规避产业投资安全隐患,为其打造安全有力的资产保障。

第三,金融机构依托风险管理体系(即风险转嫁、交易等),能基于社会整体来科学组合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能够依托保险公司提供的风险补偿、防范机制,使装备制造业可享受保险服务,从而规避经营风险,优化装备制造业结构体系。此外,金融机构长期积极投入到社会保险服务中,为个体提供养老、健康、汽车等保险业务,使装备制造业对内部结构体系的升级完善,可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完成。

第四,有利于完善信用催化体系。金融信用催化,即依托信用创造,加快资产产生进程,深度挖掘优质资源,科学调整综合结构框架。金融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推动,主要体现为借助信用创造积极投入到调整、升级制造业结构的任务中,利用一定方法(如资产证券化),来提高产业资本支配程度与作用范畴,推动产业资本的流动,进而合理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其规避市场安全隐患的综合水平。

二、辽宁金融服务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阶段现存问题分析

(一)相关体系有待完善,所支持范围狭窄。目前,辽宁金融体系有待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数量不多,综合质量较薄弱,相对于外资银行而言,服务水平、竞争水平均有待提升。因常年受政策性、计划经济遗存体制等因素的束缚,辽宁金融机构均存在信贷质量低、不良资产多的负面状况,限制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发展。冗余繁杂的控压、不良贷款清理任务对国有银行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成本造成了巨大消耗,限制了产业金融市场的拓展与维护。而银行机构对资金投入的管控较严格,部分贷款条件不达标的企业无法达到融资目的,致使金融机构的信贷选择范畴逐渐缩窄。endprint

(二)制造业投资效率不足。辽宁省是国内传统工业基地,产业数量过多与历史负担限制了省内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进度。产业设备老旧、创新意识不足、技术滞后等因素均加剧了产业结构与体制的冲突,拖慢了装备制造业经济发展进度。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需坚持用长远眼光面向世界市场,充分依托金融支持来打造高效信息、服务框架。现阶段,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信息发展能力相对不足,难以优化自身投资质效。其中,尽管部分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优,但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健全,缺乏保障、配套类产业,各企业协调性、系统性发展能力缺失。此外,部分制造企业尚未全面打造可共享全球信息发展的交互平台,出口运作风险运作水平严重不足。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辽宁省部分金融企业、制造企业缺乏对国家法律条例、投资条件、文化特色的熟悉,难以制定科学投资战略。

此外,专业人才匮乏、技术创造力不足也是该行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一大因素。而就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环境来讲,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与能力,面临社会、环境、资源及能源方面的限制,增长速度减缓、利润空间缩减是在所难免的。总之,上述现象均加剧辽宁装备制造业投资效率不足这一负面问题。

(三)制造业金融规模有待丰富。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辽宁省内率先拓展产业金融领域的部分大型企业,均存在仅重视市场占有、专业经营能力不足的问题。虽然这部分大型企业均打造有健全的经营、组织模式,但难以改善金融资源不集中、业务规模小的问题。装备制造业的金融业务在初期占据了大量市场,所涉及领域包括期货、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一方面金融运用、投融资手段有待丰富。基于运用手段来讲,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通常会考虑社会融资安全隐患、自身权利被分散等问题,借助银行贷款拓展金融规模,普遍不会选择风投、股权交易等融资手段。同时,因辽宁省经济中心为重工业,所以部分风投、私募类、天使投资等金融机构一般不会考虑对制造领域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辽宁省政府对金融出口政策建设较落后。出口投资保险、财税等系列法、服务条例创新性、时代性不足,迫切需要推出革新方案,从而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发展奠定坚实的政策、经济基础。此外,由于辽宁省企业银行投融资存在担保标准高、申报周期漫长以及信用担保部门数量少、投资效率不足、金融专业水平、金融扶持力度弱、经营经验不足、战略选择不合理等制约因素,导致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板块资源并不集中、金融业务多但规模不大,其金融业务难以在相应金融领域成为行业先导者,金融业务运作日渐被动化,融资规模有待延伸,渠道有待丰富。

三、辽宁金融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推动建议

(一)开展金融服务外包。装备制造业通过开展金融服务外包,有利于细分金融服务业工作,拓展规模,提高业务水准。可依托规模化经济效应来有序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资本框架的健全,满足市场主体投资、储蓄等多样需求。有助于转化社会闲散资金形成产业资本,规避经济行为主体的风险因素,进而延伸形成产业资本的路径,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建议金融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形成合作关系,打造协作体系,展开产业项目合作,加快建设可行性产业项目的进度。健全行业间协作体系,精心完善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条,深入挖掘优质资源。搭建网络平台,确保信息可高效反馈,拓宽装备制造业金融支持范围,优化整体竞争水平。

(二)优化投资布局,提高投资效率。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信用支持、资金盈余的积极影响,使装备制造业可获得高质效的信贷资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区域的建设运作提供支持。建议对装备制造业新设项目发展前景、生产水平展开风险评测,对其风险层次、效益进行预估,为新项目的有序建设提供保障。

全方位借助辽宁省地缘有利条件,积极吸纳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在本省建构金融分支部门,推动当地金融服务快速发展。针对信息交互平台建设不全面问题,建议加大搭建跨境信息平台力度,当地政府需积极颁布跨境产业发展指导建议,并全方位打造系统化结算、物流、数据、第三方交易平台,分析、规划装备制造业跨境仓库成本、补贴成本等政策,并积极联同本省金融服务业扶持制造业信息平台运作,加大力度支持网络平台交易业务发展,实现投资布局的全方位优化。

优化投资布局的前提在于相关人员依托丰富的信贷业务经验与理论操作能力,加大普及信贷优惠政策、理财常识与经济理论的力度,并为行业新项目、关键项目制定战略性强的金融财务方案,并完善对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契合装备制造业客户多层次金融标准、要求。

(三)丰富制造业融资路径。积极引导优质金融资源投入到资本市场中,发挥上市企业的重要影响,促进资本合理运作,加大金融资产重组力度,实现资本的聚集与累积。可对市场内大量中小企业展开资信评测,合并资信质量优良的企业。此外,还可在资本市场展开融资活动,便于吸纳更为广泛、优质的资金,进一步丰富融资路径。建议以相关金融优惠政策为出发点,健全资本市场法制条件,为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基础。丰富产品类型,使投资者拥有多项投资思路与方向。同时,装备制造业要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体系与其他标准,以健全市场结构,打造信用机制,强化行业间协作体系。辽宁还需加大同政策型金融机构协作力度(如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中非、丝路、东北等基金以及中投跨境投资企业等强有力投融资支持,推动本省金融服务领域与装备制造领域的双向发展。做到严格、积极贯彻相关政策条例,全方位科学、合理地控制交易环节下诸多风险因素,为融资路径的进一步延伸、安全系数等提供强有力保障。

进一步创新、改革本地金融服务领域体系,着力推动金融产业化发展,加大建构融资租赁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以及民营类融资机构、互联网投融资、地区资本市场力度,全方位优化金融服务领域风险规避、处理水平。通过对金融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培育、发展,外资银行的积极引进,依托重组、兼并等手段来打造本地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大规模融资服务体系,以此为立足点拓宽本地制造业融资路径。

区域产业经济稳健增长与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金融领域综合水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辽宁装备制造业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伸融资路径的同时,需正确认知金融服务业带来的推动作用。辽宁金融服务领域加大推动装备制造领域的力度、积极作用,还需当地政府制定综合全面的金融战略方案,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为当地产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积极指导,全面彰显政策型金融导向积极影响,从而实现两大领域高效整合愿景,实现辽宁产业金融长足运作。

主要参考文献:

[1]严效民.基于分工理论的产业金融研究[J].理论月刊,2013.7.

[2]赵孔思.支持辽宁产业金融发展经济政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6.3.

[3]郭明顺,陈航,敖海燕等.产业金融视角下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14.4.

[4]林章悦.天津产业金融中心发展思路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5.8.

[5]贾修斌.兰州新区建设应着力发展产业金融[J].发展,2017.3.

[6]邹新阳.碳金融本土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金融产业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推动作用装备制造业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探析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浅析背诵输入对职高生英语写作的推动作用
以创新为抓手提高杂技教学质量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