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张艳秋+苏吉利
【摘要】 目的 探讨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的疗效。方法 40例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后手术切除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16例Ⅰ期愈合, Ⅰ期治愈率为80%, 平均治疗时间(21.0±0.2)d。治疗组患者中17例Ⅰ期愈合, Ⅰ期治愈率为85%, 平均治疗时间(13.1±0.1)d。所有患者随访1年无复发。两组患者Ⅰ期治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行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疗效确切, 并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皮脂腺囊肿; 脓肿形成;囊肿前壁开窗术; 手术切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45
耳后皮脂腺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 小的不伴感染的囊肿切除简单、不易复发, 但其伴发脓肿形成时, 治疗变得复杂。常规治疗方法为脓肿切开引流、换药, 待创面基本愈合后再行囊肿切除术[1], 此方法安全有效, 能完整切除囊肿并避免切除较多的正常组织, 但存在治疗时间较长、反复换药不方便等弊端。为了寻求更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受启发于耳廓假性囊肿开窗术以及鼻前庭囊肿开窗术的思路, 对于此类脓肿形成的患者, 为了缩短疗程, 减少患者痛苦, 参考以上方法, 进行了改良, 称之为囊肿前壁开窗术。本文探讨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8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患者40例,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12~60岁, 平均年龄
35岁。首次感染10例, 反复发作者30例, 有脓肿引流史
20例。脓腫位于左耳后22例, 右耳后18例。病变表皮直径1.0~3.0 cm。所有患者均为脓肿形成期, 并无糖尿病等影响切口愈合的伴发疾病。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0例。
1. 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后手术切除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3~4次, 待感染基本消退后行囊肿切除术, 术中完整切除全部囊壁并Ⅰ期缝合切口, 根据情况放皮片引流。治疗组患者采用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 术中只切除囊肿前壁, 清理囊腔创面, 保留囊肿后壁, 创面覆盖碘仿纱条, 局部加压包扎。
1. 3 术后处理 两组均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3~5 d, 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调整, 对照组术后间隔2~3 d换药1次, 如有引流皮片可于第1次或第 2次换药时取出(根据术腔渗液情况)。治疗组术后3 d换药1次, 并继续加压包扎至7 d。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并记录平均治疗时间, 术后进行随访1年, 观察有无复发。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16例Ⅰ期愈合, 切口瘢痕不明显;2例切口愈合不佳, 有渗液, 拆线后换药引流7 d后愈合;2例疑似切除不彻底, 再次手术后痊愈。Ⅰ期治愈率为80%, 平均治疗时间(21.0±0.2)d。治疗组患者中17例Ⅰ期愈合, 开窗口平均直径1.5 cm, 愈合后有所缩小, 瘢痕不明显;2例渗液较多, 术后2周愈合, 瘢痕稍大;1例愈合不良, 重新搔刮后再加压后痊愈。Ⅰ期治愈率为85%, 平均治疗时间(13.1±0.1)d。所有患者随访1年无复发。两组患者Ⅰ期治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囊肿可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两类[2]。假性囊肿主要是组织间隙内积液, 无内衬上皮。比如外伤性囊性血肿、囊肿性软骨炎;真性囊肿则有内衬上皮。皮脂腺囊肿是真性囊肿, 其外形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性肿物, 质地较软, 张力不大, 全身多处可见。头颈部好发于外耳道软骨后下方, 耳垂背面或耳后沟区域[3]。皮脂腺囊肿较多见于青春期男性, 可能是因为其雄性激素水平较高, 腺体分泌旺盛的原因, 又因囊肿常位于耳垂及耳后, 血供丰富, 不易清洗消毒, 常反复感染[4]。感染后囊肿可有溃破并有疼痛感, 患者多有反复就诊史。囊肿直径一般<3 cm, 但亦有生长巨大的报告[5]。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临床上常分为3个时期[6],
Ⅰ期为充血肿胀期, 在感染后的 2~3 d内, 感染灶及细胞渗出
增多, 炎症呈扩散趋势;Ⅱ期为脓肿形成期, 感染灶组织坏死及炎性产物分解, 炎症局限形成局部脓肿[7-9];Ⅲ期为肉芽形成期, 此期间感染灶组织坏死、肉芽形成交替进行, 脓性分泌物持续存在, 创面难以愈合。在本组病例中, 均为
Ⅱ期患者, 囊壁相对完整。
针对皮脂腺囊肿, 对于未感染患者治疗有3种方法, 具体为:①开放切口切除法, 即在囊肿表面作平行于皮纹的梭形切口, 摘除囊肿并缝合皮肤;②微创切口切除法, 即在病灶处作长2~3 mm的切口, 深达囊壁, 通过切口吸出囊内容物后, 再摘除塌陷的囊壁[5];③钻孔活检切除法, 此法多见于国外, 用一次性皮肤打孔器作一小切口, 再通过侧面加压吸出囊内容物连同囊壁 [10]。而对于感染患者, 以上方法不适用, 目前多采取切开引流后再手术切除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存在治疗时间较长、反复换药不方便的弊端。另外患者因前期的炎症感染造成的组织结构不清使得手术难以完全保证无囊壁残留, 因此复发不能完全避免。本文基于临床实践, 另提出新的手术方法, 即囊肿前壁开窗法。耳后皮脂腺囊肿多为表皮样囊肿, 其囊壁为一层较薄的鳞状上皮[11] , 囊壁开窗法的优点是并不要求去除全部囊壁, 只是切除了囊肿的前壁, 并利用囊肿的鳞状上皮后壁代替皮肤愈合, 基本上避免了囊肿的复发。但是个别患者可能遗留较明显的瘢痕。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Ⅰ期治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行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疗效确切, 并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花锦超, 薛源. 耳后皮脂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期手术的疗效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2014, 16(11):1796-1797.
[2] 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085.
[3] 田勇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74.
[4] 蔡中民. 皮肤性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
[5] 李一可, 梁琴, 迟放鲁. 耳后巨大皮脂囊肿1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 8(3):147.
[6] 李红燕. 治疗皮脂腺囊肿合并化脓性感染的临床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4):49.
[7] 李希观.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100例. 山东医药, 1999, 36(3):56.
[8] 姚红兵, 汪武, 徐浩. 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手术时机的选择. 重庆医学, 2003, 32(7):915.
[9] 于刚, 邱丽萍, 高运乾. 手术治疗较大溃疡面感染性耳前瘺管最佳时机的选择.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3, 17(6):327-328.
[10] Moore RB, Fagan EB, Hulkower S, et al. Clinical inquiries. What's the best treatment for sebaceous cysts?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 2007, 56(4):315-316.
[11] 刘玉方, 段可坚. 前壁开窗术加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3):138.
[收稿日期:2017-1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