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一体 读写并进

2018-01-15 20:14林夕
关键词:词牌沁园春词作

林夕

【名师档案】陈益林,东阳中学语文学科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首批正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曾获“中国好讲师”比赛一等奖。从教三十多年,秉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外引内联,坚守读写合一,追求诗情画意”的教学理念,在辅导学生写作上成绩显著,并有多篇论文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学术期刊发表,部分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著有近30万字的《雅典娜与缪斯的二重奏》诗文集一部,《堂奥》散文随笔集、《风向不定》诗集正由东南大学出版社付梓。

【教育理念】无读不成写,善写更会读。

“二位一体,读写并进”是陈益林老师最爱念叨的八字真经。所谓“二位一体,读写并进”,陈老师在《以读哺写,以写促读》一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年第8期)中作了如下阐述:

阅读与写作互为表里、合二为一的语文教学观脱胎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极力提倡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指导性。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相当严重。当前国际教育界流行着这么三句话:听到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的学得会。其中蕴含的观点与杜威、陶行知等先哲倡导的观点不谋而合。蚕吃桑叶,吐而为丝。学生阅读,吞之于胸,吐之于笔,就要学会表达和创造。语文教学如果能在“做”上用功夫,让学生在“做”中体认人文内容,掌握语文工具,就能极大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阅读与写作互为表里、合二为一的语文教学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写作的理念追求与行为特征,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运用镶嵌、援例、辩驳、续写、背写、仿写、化脱等技法,让学生现学现卖、变学为用,从不断写作输出的快感和效用中感受阅读输入的必要,从而达到以读哺写、以写促读的目的。

陈老师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与应试教育对于真阅读、真写作的冲击有莫大关联。传统语文教学强调“听说读写”四功培养,而应试教育,往往大量挤占学生“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的宝贵时间,让“练”(练习测试)一家坐大,在题海之中,消磨了学生的灵性智慧,使“听说读写”能力遭遇雪崩式破坏。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读写能力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能力。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陈老师以“狭路相逢勇者胜”“背水一战智者胜”的理念,以“合二为一,读写并进”为依托,努力撕开了一条引进语文学习求真知、培真力的阳光雨露的口子。他以“镶嵌”“援例”“辩驳”“续写”“背写”“仿写”“化脱”等螺旋式上升的读写并进训练序列为抓手,让学生读、写:读,读得踏石有声;写,写得抓钢留痕。

在陈老师看来,学生读写能力的低下,除了应试教育的危害,也与一些语文教师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有很大关系。所谓“乱作为”,就是盲目跟风,“助纣为虐”,在分数大棒和无休止的练习测试中造成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厌烦;所谓“不作为”,就是一味怨天尤人,以无力改变为借口,消极怠惰,不求作为。陈老师经常会问:近体诗与词的创作,格律严紧,但为什么会出现王昌龄、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戴着镣铐跳舞的“舞林高手”?最关键的还在于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在限制中求自由,在拘禁中寻突破。读写能力的培养,必须积久才能为功,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奏效,所以必须讲求序列和恒心、毅力。

陈老师以《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为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合二为一、读写并进”的运作过程:

当第一堂课指导学生研习了《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写作背景、字词内涵和思想内容后,笔者给学生确定了一个课后写作任务:每人以自己的母校“东阳中学”为题,填写一阕《沁园春》。

学生的词作很快交上来了。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词作每一句的字数都符合词牌的要求,但大多数学生忽略了《沁园春》词牌须带“领字”、多抒豪放之情、韵脚安排有其特定格式等特征。当代中学生填词,对平仄可放宽要求,但《沁园春》词牌所特有的宜抒壮阔豪迈情感、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上下阕各有一领字等规则必须遵守。

笔者以张雅雯同学的词作为例,作了评析。笔者肯定了张雅雯同学的词作在内容、格调和体式等方面都有不少可取之处,同时指出她的词作还存在该押韵处还没完全押韵、某些词句表达内容及方式不够恰当等问题。笔者发动全班同学共同思考,一起来为张雅雯的词作作修改。

针对某些资料对《沁园春·长沙》下阕“领字”的不同说法(有的认为是“忆”字,有的认为是“恰”字),笔者除了让全体学生温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引进了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和刘过的《沁园春·寄辛承旨》等作品。

通过对《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和《沁园春·寄辛承旨》四首词作的认真研读感悟,学生明白了《沁园春》词牌下阕的领字应是第三句开头的第一字。明白了这些,笔者让学生对自己的词作进行回读审视,然后按情感基调、字数、押韵、领字等四个方面的任务指令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词作进行“二度创作”,重新填写《沁园春·东中》。有明晰的指令,有明确的指导,经过再次努力,不少学生都写出了形式和内容更臻完善的词作。

明确写作任务,通过读和写的双向互动,不但让学生加深了对《沁园春》词牌的格律、风格等的认知,而且引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不仅有课内阅读,还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如何促进课外阅读与课内写作的有机融合?对此,陈老师在《打破文学名著阅读僵局的破冰之旅》(获2010年全国首届“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教学研究活动征文一等奖)一文中,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

高一第二学期一开学,我们先上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每个学生手头都有品牌学辅资料《世纪金榜》。《世纪金榜》中的不少练习与《三国演義》“缘分”不浅。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素能综合检测”中,有一道以对联形式撰写对比阅读心得的题目,要求将《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有关张飞退曹兵的描写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描写进行对比阅读,然后比较两者特点,撰写一副对联。又如《谏太宗十思疏》一课的“学业达标评价”中有一道续写句子题,要求学生在商纣王拒谏而导致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的例证后,再举一例来证明虚心纳谏的重要性。当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之后,我们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印证,他们惊喜地发现参考答案中的例证材料即取自《三国演义》。答案如下: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这些课内练习与文学名著读物妙合无间的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名著阅读不但于“高考”无碍,反而还可以为他们制胜考场提供很大裨益。生存竞技一旦与素养提高和谐共生,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劲头就更足了,有的学生甚至有些“走火入魔”般地迷上了阅读文学名著。不少学生利用“桌上、床上、厕上”,见缝插针地阅读《三国演义》,他们戏称自己为“现代的欧阳修”(欧阳修有马上、枕上、厕上“三上”学习法)。

在读中思,在读中写,在写中读,在写中悟。做在其中,读在其中,以读哺写,以写促读,目的明确,重在效用,如此而为,自能在中学语文教学园地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李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牌沁园春词作
沁园春·赞中原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住进词牌里
住进词牌里
慨叹虞姬悲怆,遥望念奴倾城——细数历史烟云里的词牌故事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