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湖
摘 要:香港启思版《中国语文》初中教材的文化知识形式多样,包括中华文化知识短文、文化主题单元、“中华文化周”活动、“知古通今”卡片、微信公众号、网上漫游等,其彰显性、语境性、反思性、拓展性等特点对内地语文教材的编撰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教材编撰;文化知识;启思版《中国语文》
香港《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初中及高中)》(以下简称《课程指引》,本文主要指初中部分),将“体认中华文化,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作为课程宗旨之一,设计了“中华文化”学习范畴,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层面”“学习内容”“学习原则”四部分内容。香港启思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语文》初中教材(以下简称启思版教材),努力贯彻课程宗旨,积极体现课程目标,与内地相比,同样都注重选择文化内涵丰富的课文,组织人文主题单元,着意渗透文化教育,但在文化知识的编撰方面,差异明显,特点鲜明,对内地教材编撰很有启发。
一、香港启思版教材文化知识编撰概况
启思版教材充分彰显中华传统文化,文化知识多姿多彩,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中华文化知识短文
应《课程指引》的中华文化范畴课程要求,教材明确相关单元文化学习内容,并随文编撰了“文化知识”和“文化浅谈”短文33则。这些短文的篇幅如下:短则二三百字,如中二上(相当于初二上册,以下类推)的“因果报应的观念”,介绍中国“善恶到头终有报”的传统文化;长则一千二三百字,如中一下的“北京今夕”,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今为世界注目的地位;大多是六百字左右,如中三上的“中国传统中月亮的形象”,介绍了关于月亮的传说,以及文人笔下的月亮。
这些短文的内容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各种物质文化,如中一下的“认识古代车舆”,中三上的“认识传统中国雕刻工艺”,中三下的“认识文学作品中的古代名楼”等;二是各种制度文化,如中一上的“认识古人的姓氏和名字”,中二下的“认识古代的历法和纪时方法”,中三下的“认识古代婚姻礼俗”等;三是各种精神文化,如中一下的“认识中国人对鬼的观念”,中二下的“认识中国传统视死如归的观念”,中三下的“认识儒家思想”等。
(二)文化主题单元
教材編撰以文化学习为主题的单元,引导学生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中一下单元七(即第七单元,以下类推)的“探索自然与文化”,编撰了《故宫博物院》《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西湖清明节》《有趣的动物》四篇课文,都以文化与自然生态为主题,引领学生发掘人文与自然的宝藏。如在《故宫博物院》一文后,编撰了“文化知识”短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皇家建筑的理念”,如紫禁城被视为天子居所,永恒不变,而天坛则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再如《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传统中国文化主张人们的活动要配合天时、不违反自然规律。你认为善用生物之间相辅相克的关系怎样体现这种思想?试从生活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这不仅是引导学生借助所学课文认识中华文化,而且是对文化的思辩、传承和发展。
(三)“中华文化周”活动
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藉此加深同学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如中三上单元一的“聆听与综合”,引导学生参加多项文化学习活动,如给学校撰写一份建议书:“就中华文化周的主题提出建议,并说明原因,然后按照主题建议三项活动。(全文不少于500字,标点符号计算在内,并须用书面语撰写。)” 其中还提供了“中国文学名家名著介绍”资料,一是“《山海经》的奇幻世界”,二是“意简情深的丰子恺”,并有“任务提示”,如“本资料对说明建议主题的原因有什么作用?”“撰写建议书时,应否抄录所有资料?为什么?”这就很好地把文化认知与言语实践结合了起来。
(四)“知古通今”卡片
“知古通今”卡片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古代文化,发现古代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如中一下单元七在《西湖清明节》一文后,编撰“知古通今”卡片,简要介绍了西湖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
(五)微信公众号
在《西湖清明节》一文后“知古通今”卡片的末了,还附有微信公众号,用手机扫一扫,即可观看《启思中国语文》“延伸短片”,介绍的是西湖“雷峰塔”“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著名景观与历史文化,视频风景优美,解说精要,文化内涵丰富。这实在是引导学生文化学习简便、有趣、有效的好方法。
(六)网上漫游
教材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景观的网址,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了解课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中一下的《故宫博物院》课后,提供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址,学生可从中浏览故宫的各项建筑、藏品,听取“故宫讲坛”,阅读故宫主要宫殿建筑文化的文字等,从而感受到故宫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外,教材还有“文学点滴”等栏目,也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如“田园诗”,介绍田园诗的题材、情感、风格和代表人物;再如“走出教室”中的“绿田园”,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闲适的生活,体会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闲适生活。同时,在课后练习的编撰之中,也有丰富的文化渗透。
二、启思版教材文化知识编撰的特点及启示
(一)彰显性特点及启示
启思版教材的编撰,注重文化内容的课文隐性渗透与知识显性呈现的结合。显性文化知识多姿多彩,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充分彰显中华传统文化。这些知识及其呈现,便教利学,可以保证每个教师文化教学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基本的文化素养。
内地教材文化内容的编撰,主要是依靠人文主题单元和经典选文的隐性渗透。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凭借知识经验,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而教师常常缺乏自觉,或力不胜任,因而文化教育往往就显得随意、零散、肤浅。其实,文化的学习并非只能是隐性的渗透、熏陶与积淀,还可以通过适宜的知识学习,观念地存在于学生意识之中,并且这更有利于文化的认知与反思、传承与发展。所以,内地教材的编撰,有必要努力做到隐性的课文渗透与显性的知识呈现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从而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抓得住,学得到。endprint
(二)语境性特点及启示
启思版教材随文编撰文化知识短文,能够为课文阅读提供适宜的文化语境。比如中三上单元四,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后,编撰了“文化知识”短文“中国传统中月亮的形象”。第一部分介绍“月亮的传说”:先说明关于月亮的动人故事,都是“古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的创作,接着介绍吴刚、玉兔、嫦娥奔月的故事。第二部分介绍“文人笔下的月亮”:
月亮形象多变,给予古人很大的联想空间。不少骚人墨客,看见月亮盈亏交替,联想到人世间万事都有高低起伏,一切循环不息,因此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圆圆的月亮,也令人想到圆满、团圆,触动诗人的感情,因此,白居易在《河南经乱书怀》中言:“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表达与家人分隔异地的伤感。
这则短文编撰,先讲故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中感受中国古人的想象力。然后说明,由月亮形象多变,往往能够引起人的联想,并举苏轼、白居易诗句,给学生具体形象的感受。这就为《水调歌头》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文化语境。学生不仅可以更容易、更深刻地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比喻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而且可以触类旁通,理解更多咏月的诗句,如王建的“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化既影响语言,本身又积淀在语言之中。课文总是作者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作品。这种隐性的文化语境,制约着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如果读者不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理解就会产生障碍,甚至产生误解。如内地教材《鱼我所欲也》,文中论述的舍生取义的观点,非常抽象。学生需要了解一点相关的儒家文化知识:
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提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端”。孟子认为四种善端源自人本身的自觉,就如看到孺子将掉入井,所有人都会伸出援手。这四种善端是人生而有之的,只需推而广之,就能塑造出崇高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性善论”。
如果教材能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文化语境,那就既有助于深刻理解文章的抽象道理,又有助于自觉领悟儒家的文化精髓,也有助于語言建构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
(三)反思性特点及启示
启思版教材的编撰,注重引导学生文化反思。如中一上单元二,第一篇课文是《岳飞的少年时代》,课后编入“文化浅谈”短文“忠君爱国精神”:
你听说过“叩马而谏”“义不食周粟”的故事吗?商朝时,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起兵伐纣。伯夷、叔齐拦阻武王的马匹,劝谏武王:“以臣弑君,可谓忠乎?”纣王兵败自焚,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伯夷、叔齐耻于食周粟,不愿在周朝出仕,于是到首阳山隐居,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他们的品格为后世所传颂。你认为伯夷、叔齐的做法对吗?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制,君国一体。在礼教思想主导下,君臣各司本分,以维持社会秩序。读书人认为无论国君怎样无道,臣下只能劝谏他,辅佐他。若用以暴易暴的手段去推翻政权,是不合于礼的。屈原投江自沉,诸葛亮死而后已辅佐刘禅等等,都是忠君爱国的典范。在这种道德氛围下,我们不难理解岳飞“殉国死义”背后的精神。然而,古往今来,不少忠臣义士,宁愿牺牲性命来成就忠义之名,你认为值得吗?
“忠”是中华传统美德。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伯夷、叔齐、诸葛亮、岳飞,都是忠君爱国的典范,令人敬仰。今天我们无疑还要倡导“忠”的美德,但却不能盲目,更不能愚昧。如商纣荒淫无道,武王伐纣,乃从民所欲。伯夷、叔齐虽然忠心一片,但其行为不免愚昧,并不值得效仿。教材设计了思辨性问题,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反省和思考,体察中华文化的优秀面和不足之处,从而产生荣辱与共的民族感情;透过反思,更深入认识中华文化,更乐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敢于承认传统文化中的不足之处,并勇于改进。
内地教材的编撰,很有必要注重引导学生反思传统文化中的不足之处。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亲情”为人文主题,从《世说新语》中选入《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课后“思考探究”与文化相关的问题是:“《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教师用书》的“练习说明”,介绍了该题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理解古人所说的‘方正的含义,把握陈元方这一人物的特点。”“参考答案”为:“陈太丘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应该说,《教师用书》根据历史文化的语境,解读文中陈太丘与元方的“方正”,是正确的;课后问题的设计及参考答案,也都意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受到“信”和“礼”的文化熏陶。但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陈太丘和元方的思想行为,还必须引导学生反思。文中的友人可能因为遇到了某种特殊情况,所以才迟到。况且,在当时条件下,到底什么时候“至日中”,一般也只是凭经验判断。而友人对子骂父,也只是一时冲动。陈太丘因友人“过日中不至”,即“舍去”,而未曾顾念友情,稍作等待;元方在父亲的友人已经觉得很惭愧,并“下车引之”,以表歉意的情况下,依然“入门不顾”。这些是否应该完全肯定?如果是的话,很可能我们的学生,就算从中懂得了“信”和“礼”,恐怕也同时学会了苛求于人,得理不饶人,甚至学会了上纲上线。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世界文化多元,要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宽容。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反思与批判,让学生既要懂得“信”,学会“礼”,又要懂得宽容,学会忍让。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精华,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活在当下。endprint
(四)拓展性特点及启示
启思版教材文化知识短文的编撰,非常讲究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如中二下单元六,单元主题是“情以物迁”,在第一篇课文周敦颐的《爱莲说》后,编撰了“草木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先由周敦颐独爱莲,引出中国传统中很多植物都被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接着拓展到“花中四君子”,介绍儒家理想中的君子品格,以及由此经过文人的联想,而在梅兰菊竹上积淀的象征意义。然后又由此类推,拓展到“牡丹、红豆、柳、水仙、浮萍、松、柏”的象征意义。随后进一步拓展到“岁寒三友”的象征意义,并且引用孔子名言和白居易、王安石的诗句加以说明。最后总结“如果我们能够认识植物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就较容易明白歌咏植物的诗文蕴含的深意。”“言不尽意,立象尽之”,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抒情艺术,理解意象是学习古典诗歌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短文以及中三上“认识动物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都以课文为点,拓展到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对深刻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隐喻和暗示意义,有着极大的帮助。此外,教材还通过提供相关网址、微信视频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了文化学习的时间、空间。
这种拓展性特点也是很值得内地借鉴的。比如,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选文,很多篇目都关乎传统的民本思想: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肯定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把人民的支持看成获取战争胜利的根本因素;白居易的《卖炭翁》,对老百姓遭遇剥削深表同情,“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闻”;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揭露“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而“以俟夫观人风者”;范仲俺的《岳阳楼记》更高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则以与民“同其乐”为乐。这种民本情怀,源自儒家。孟子以“性善”观为起点,提出为君者应以“王道”“仁政”治国,“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的福祉,宽大仁厚地对待百姓,自然会四海臣服。他提出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在百家爭鸣的战国时代独树一帜。这种思想如同一条彩练贯穿教材。教材编撰应该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如编撰民本思想文化知识短文,提供相关网络资源、微信视频等,引导学生丰富民本思想学习内容,并不断对这些课文内容加以前后勾连整合,较为全面地理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进而拓展到初中学段之外,如小学阶段李绅的《悯农》,高中阶段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再努力拓展到课外文化研习活动之中,如游览杭州西湖,了解白堤、苏堤的建筑历史,理解其中为民谋福祉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作品主题,深化文化认知,深受文化感染,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拓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广度,开掘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度。
(责任编辑:方龙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