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建设思想的历史演变

2018-01-15 19:02于梓
共产党员·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历史使命我军强军

于梓

党的十九大精辟概括习近平总书记领航强军兴军的伟大成就和理论创造,鲜明提出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实现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根本指引和科学指南。纵观我军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使命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我军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始终随着时代条件、党的任务和军队发展而不断演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确立政治建军原则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就原则提出了用革命手段推翻旧政权的历史任务。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1927年建军之后,我军承担起中共二大提出的最低纲领中“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的历史使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我军在这一时期历史使命的形象概括。1928年至1930年初,毛泽东在他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中,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于1929年末召开的古田会议,明确了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在1930年至1931年的反“围剿”作战中,红军取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方针,凝练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形成了红军的基本作战原则。在这一时期,党领导军队创立了一整套建军原则和制度,我军不断发展武装,建立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力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在抗日战争这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和对手最凶残、牺牲最惨重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实现了伟大的民族觉醒,迸发出空前的巨大能量,展现出气贯长虹的抗战精神,终结了百年来列强侵华的历史。其间,我军承担着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我们党先后采取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各部队设立军政委员会、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建立抗日根据地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等措施,保证了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战斗队、生产队、宣传队的作用,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坚持“持久战”,“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主导作用,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开展新式整军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承担着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毛泽东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核心就是打歼灭战,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军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开展以诉苦和“三查三整”(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民主整军运动。在此基础上,各部队广泛开展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三大民主”运动,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用“小米加步枪”彻底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成功地履行了我党赋予的历史使命。

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世纪之交,军队承担着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重要力量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毛泽东及时提出,建设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来担负这一光荣的使命。其主要内容是:国防建设要根据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指导;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在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的相对和平时期,要实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等等。在此基础上,颁布了纪律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实行了“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增强了部队的“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五统四性”,为军队正规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军隊建设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任务。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新判断,作出了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使军队从“盘马弯弓箭待发”的临战状态中解脱出来,转入和平时期建设轨道。我军确立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人民解放军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立足于主要应付可能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加强军队打赢现代战争能力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标志着战争形态开始发生新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世界性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变化,于1993年初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求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加速人民解放军的质量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为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中央军委于1995年提出,军队建设要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思想,即“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此改变了战争准备的基点。在战略目标与战略任务上,强调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以此为指导,人民解放军的核心军事能力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新军事变革持续发生,我军审时度势,进一步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时移法变,势来必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习近平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和军队统帅,在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不平凡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战略智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深邃思考和战略筹划,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体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听谁指挥、怎样铸牢军魂”“为什么强军、怎样强军”“打什么仗、怎样打胜仗”等基本问题,丰富发展了我们党建军治军思想和方针原则,领航人民军队的强军新征程。习近平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强调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最紧要的是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等等。这些论断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战略抓手,科学确立了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人民军队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升华了我们党对军事指导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提升到新境界,为我军实现强军目标、迈向世界一流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点亮了照耀强军征程的时代灯塔。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使命我军强军
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强军路上
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担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