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龙
【摘 要】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促进、提高的作用,同时一个健康完善的心理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就简要的阐述下高校教育健康的心理学价值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健康;心理;价值观;重要性
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影响其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奥尔波特有一句名言:“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都对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以及未来所追求方向的性质。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與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关系
其一,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个体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冲突。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磨合以及交融的过程中,他们对于价值观的选择有一定的矛盾心理,而正式这种矛盾心理造成了他们个体的价值冲突。价值冲突,或者说价值观念的冲突,一般是指不同的价值认识与评价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价值矛盾尖锐化的特殊表现。它既可以是处在矛盾统一体内不同的价值观念(或同一价值观念内在要素)之间的交锋与碰撞,也可以是相离或相斥的价值体系之间的对抗与分离。价值冲突是指由不同主体或不同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价值和价值观念上的矛盾、碰撞、冲突,主要表现为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同时也表现为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以及价值观念错位等。如果对于这种冲突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或者及时去解决,个体便会产生各种不安的感觉,进而对个体的情绪造成影响、发展为严重的情绪问题,最终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在高校学生中,经常会出现这类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卑、自负、嫉妒、空虚、双重人格、自杀、自我封闭、盲目从众、逆反、自私以及享乐等等。而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的本质就是价值观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以及价值观念错位。
其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所造成或者引起的。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造成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有生物因素、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学校状况、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区域文化等客观因素,同时也有气质、性格以及情绪等各类主观因素。高校学生生活在相同的校园环境中,面对同样的学习等各种压力以及各种困难、挫折,不同的高校学生其心理素质也不相同,换而言之,就是不同的高校学生其价值取向不同。
二、高校教育健康的心理学价值观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价值观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自身的价值实现,同时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高校教育在心理学价值观的教育上需要提高、加强。因为它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正确的、稳定的以及协调的价值观对于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形成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条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一条标准是:“是否具有一种正确的哲学观”。而艾利斯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只要有了合情合理的哲学观,那么他就不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困扰。”人格形成的前提以及基础是正确的价值观念,一个人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拥有一个和谐统一的人格系统。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体现在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以及人生意义。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平衡对于一个人心理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假设一个人对各种问题的看待以及处理方法都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心理也同样处于平衡的状态。因此,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稳定的以及协调的价值观就是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的条件。
那么如何去教育高校学生去拥有一个正确的、稳定的以及协调的价值观?
首先,增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高校学生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处于一种现实与理想相差太大的矛盾之中,往往对于未来都很迷茫甚至困惑,而且缺乏理性思维。高校学生一方面感叹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不平衡以及自身的矛盾,另一方面社会上许多错误的价值观也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误导。因此,高校学生就很容易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指导高校学生的行为方向,确保高校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效果显著的引导方法。高校学生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往往是一件较为复杂、困难的工作。因此,单一的教育方法往往很难起到作用。从对象上可以采用多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学生其所存在嗯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包含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文理差异以及个体差异等等,所以不同的对象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从内容上需要以价值观为主体同时根据高校学生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专题教育,促进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形式上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尽量多方面化、多样化,单一的形式往往会给人一种厌倦的感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同时生动活泼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以及吸引力。
三、总结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高校学生的心理机能也在这个时期不断的完善、成熟。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提高。
参考文献:
[1]曾屹丹.价值观冲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90-91.
[2]张进辅,等.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