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题班会新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018-01-15 09:44吴志英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时效性模式

吴志英

[摘要]主题班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在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理清了主题班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出了构建主题班会“四结合”的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主题班会;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2-006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2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开展中遇到了工作铺开难,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这就需要各高校的教师从实际出发,找出具体原因,并通过相应措施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主题班会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承担着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开展时间灵活,渗透性强,形式多样,无形中使其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政教育载体。

一、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主题班会教育时效性不高

主题班会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只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班会,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主题班会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主题班会存在随意性、简单化和娱乐化等问题,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主题班会形式简单呆板,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题班会的形式是为了适应班会内容而产生的,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选择的形式不能体现班会主题的内容,就会陷入形式主义而缺乏实际意义。班会的形式应丰富多彩,空洞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厌烦。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大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受到教育和锻炼。

(二)主题班会内容浅显化,内容无法抵达人心

所谓内容,是指各种内在因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主题班会要深入人心,需要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来填充。因此,班会材料的选择务必真实、典型、生动形象,要符合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水平,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陈旧过时的材料,不相关的内容堆砌只会造成学生的无声抗议。所以富有内涵,时代气息浓烈,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主题班会内容才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主题班会针对性不强,育人功效不明显

主题班会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否则主题班會就是流于形式,毫无意义的。当前大学生主题班会更多的是聚焦在常规管理、卫生纪律、行为习惯、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评比检查上,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的始发地和强力场,却容易忽略。教师在进行主题班会时更倾向于进行“单向式”信息传输和“填鸭式”说教,倾向于行为影响和行为控制,而不是从基础性和原发性的地方出发。

二、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正本清源,明辨是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主题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过程。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比,它更有助于班集体形成正确的团体舆论,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交流,座谈,辩论等形式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思想撞击后的整合。它能较快的实现大学生思想的统一,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主题班会是在团体的自我教育中,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告诉大学生什么是正确的观念,让学生自己体验到什么是善恶美丑,起到正本清源,明辨是非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靠空洞的说教,它是以情感作为基础的一种思想的升华。学生在参与主题班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悟,能过获得心灵上的情感共鸣。通过主题班会能够唤醒同学们的情感体验;结合所参加的活动引发情感体悟;通过概括总结推动情感升华;户外活动拓展了道德实践,促进了道德的内化。主题班会通常采用体验或讨论的活动形式,学生们通过切身的体验,常常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实现道德移情。

(三)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风

主题班会是学生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班会的氛围一般轻松愉悦,它能使同学们放下顾虑情绪得到放松。活动往往从学生身边小事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让人打开心扉,使学生有话敢说,有话想说,畅所欲言。良好的沟通能化解误会,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很好地促进同学之间的情谊,团结在一起。成功的主题班会,会让学生对班集体产生信心,进而产生自豪感。它能凝人心,促使同学们团结奋进,进而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和创新精神,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题班会是学生展现个人能力和魅力的平台。组织和设计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欲,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有较强组织能力和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主题班会的整个过程,让参与积极性相对弱一些的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也使每位同学在尊重和鼓励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创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积极构建开展主题班会的“四结合”模式。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与认识交替作用中深化和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少不了理论的灌输,但是理论灌输要取得良好效果,还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理论落到实处,转化为大学生的执行力,帮助大学生形成新的正确认识。主题班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会前有策划,会后有总结,把主题班会的准备、实施、巩固过程变成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的过程,发挥主题班会的综合性教育的作用。理论活动给予了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有真情实感。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生动有趣,能为学生的成长注入营养,让人终生难忘。

(二)就事论事与主题提升相结合

主题班会都应有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各种活动是班会的主要内容。常用的形式有摆事实、讲道理、座谈、辩论、影视欣赏参观等。通过这些形式能让大学生们了解知识,转变观念。但是,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受到感染,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则离不开总结提升的助力。总结提升是在班会的结尾由老师或同学对班会内容的感悟,对主題的深化和提升,是班会的点睛之笔。恰到好处的主题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主题印象,提高感受性。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在开展主题班会的时候,要让学生们动起来,让同学们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评价,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认知水平还有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看待问题往往有所偏颇,所以不论是班会主题的选择、活动的组织,还是班会的具体布置,教师都应发挥指导作用,给予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指导主要体现在对主题班会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后的总结、点评等。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大学生主题班会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有机结合。例如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考试诚信教育等这些与学生成长规律相吻合主题。这些主题反映的都是原则性和概括性要求。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主题班会还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抓住时机,灵活地选择会议主题;亦或是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近期存在的有共性的问题,灵活的拟定主题,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通过主题班会,大学生们都能有自己成熟的见解和独立的风格,积极上进用实际行动勾画出人生的美好蓝图。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时效性模式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