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痛腹泻警惕炎症性肠病

2018-01-15 00:36马晶晶吴倪娜
家庭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徐克罗恩肠病

马晶晶+吴倪娜

炎症性肠病好发于青壮年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生活方式西方化、遗传因素、免疫失衡、肠道菌群紊乱、环境等因素有关,但是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国家很常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炎症性肠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在门诊中,患者年龄从12岁到70多岁都有,但是目前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差别不大。

克罗恩病可累及从口腔至肛门的全消化道,溃疡性结肠炎则主要累及直肠及结肠。临床上,炎性肠病患者表现为反复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甚至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视物模糊、关节肿痛、皮疹、肠梗阻、穿孔、肛瘘、肛周脓肿、癌变等。但是大多数患者对这个疾病认识不足,常把腹痛、腹泻当成了普通的拉肚子或者是慢性胃炎等疾病,往往延误了疾病的诊治。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患者要进行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活检,联合小肠CT或小肠MR检查,对于溃疡仅发生在小肠的患者还需要小肠镜检查及活检。确诊后,炎症性肠病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内镜和影像检查,评估病情。

炎症性肠病患者切记不可随意停药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仍然是医学一大难题,尚不能达到彻底治愈。但是随着医学发展,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早期明确诊断,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生活状况可以达到和健康人相当的程度。治疗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主要药物包括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一旦出现肠梗阻、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及肠道癌变等并发症时,需要及时进行外科治疗。

很多患者在发病期积极治疗,一旦症状缓解就认为肠道溃疡消失了,于是自行停药。实际上,尽管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是肠道的活动性炎症并没有消失,疾病往往会反复发作,最终导致肠梗阻、脓肿、瘘管等并发症,引起致残性损伤。因此,炎症性肠病的規范治疗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方案,尤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早期积极治疗。症状控制后仍需要坚持用药维持治疗,减量或者停药需要由专科医师指导,切不可随意停止用药。

患者小徐对此深有体会。3年前小徐因为反复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短短1个月内体重下降近20斤,最后确诊为小肠克罗恩病并且引起了不全性小肠梗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徐的腹痛完全消失了,体重也恢复到正常水平。于是,他自行停用了所有药物,火锅、炸鸡、麻辣食物等也不再忌口。没过1年,小徐再次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检查发现小肠病变已经有所加重。现在小徐“老实”多了,按照医生嘱咐,控制饮食,避免粗糙、辛辣、油炸、油腻以及不新鲜的食物,按时用药,定期到门诊复诊,根据专科医师的指导调整药物剂量。

患了炎症性肠病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多患者患病后情绪容易焦虑,但是焦虑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饮食一定要清淡,尤其是奶油、奶酪、油炸食品等饱和脂肪酸食物一定要忌口。有些患者在蔬菜选择上也要注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蔬菜,避免进食不易消化或易引起腹胀、腹泻的食物。

猜你喜欢
小徐克罗恩肠病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小肠评估中的应用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Th17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多喝了两杯酒
拾金千元还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