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夏冬季节臭氧垂直变化特征

2018-01-15 10:32陈佳源赵景波
地球环境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臭氧浓度臭氧观测

陈佳源,赵景波,

1.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 710119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臭氧(O3)是大气中一种淡蓝色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单文坡,2006),稳定性比较差,在常温常压下能分解产生氧气,尤其在紫外线照射和加热的条件下,能加快分解速度(程麟钧等,2017)。另外,O3是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增温。2012年由国家环保部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2),其修订内容中明确提出增设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近几年政府加强对环境整治力度,臭氧渐渐地走进人们的视线。臭氧寿命较长,能随气流传播很远的距离(马文静,2014)。如今在很多城市中都存在臭氧超标的问题,甚至在一些城市中,大气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已经逐渐变成O3,而不是PM2.5。

对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来说,臭氧污染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迄今为止,西安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60万辆,而绝大部分集中在主城区,此外,西安夏季的高温及日照使臭氧污染更易于出现。西安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近地面空气中臭氧浓度的降低以及光化学污染的防治,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耿福海等,2012)。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人们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当人体吸入的臭氧达到一定浓度后,会使人呼吸困难(杨金星和高玮,2015)、胸闷、头痛头晕,甚至会神经中毒(徐凤林和徐巍,2013),引发哮喘等,还有可能造成人的记忆力衰退(魏西会,2016)。臭氧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使得对臭氧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以往国内外的研究中,臭氧的影响因子(Trainer et al,2000;Zheng,2008;王宏等,2012;刘新春等,2013;王闯等,2015)以及光化学路径的研究(Huang and Massie,1997;Seroji et al,2004;Lin et al,2008;赵辰航,2015;Früchtl et al,2016)是近地面臭氧研究的两大热点。其中,影响因子一般包含其前体物浓度和气象条件;而光化学路径研究涉及 NO2、O3的光解速率,会影响大气氧化性的各种气体以及实际参与光化学反应的相关的自由基等(耿福海等,2012)。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1号宿舍楼O3浓度在1 — 52 m高度的垂直变化、昼夜变化和相关气象条件进行观测,旨在探究O3浓度变化规律,O3浓度变化与NOx浓度及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2.1 观测地点简介

本研究的观测地点选取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一栋18层高的研究生1号宿舍楼,高度为52 m。该楼地处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西南角,北边约80 m为学生食堂,南面300 m左右为东西走向的学府大道,在其西边420 m处是南北走向的同辉路,东面324 m处设有学生食堂。该楼周围是宿舍公寓和超市,此外,在观测地点的南面250 m和西北方向600 m附近都存在建筑工地。

2.2 观测实验

2.2.1 观测仪器

观测时,采用便携式智能气体检测仪实时测定O3和NOx的浓度,同时采用NK5919(Kestrel 4000)便携式风速气象测定仪测定温度、气压、风速、相对湿度、海拔高度。

2.2.2 观测方案

本研究对该宿舍楼共进行了5个昼夜的观测,包括夏季3个昼夜,冬季2个昼夜,每次观测是自当日上午8时起到次日早晨6时结束,其中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观测,每次都是逐层观测。观测的位置选取在宿舍楼东侧的每层走廊窗外,观测时待便携式仪表数据稳定后再读取并记录数据。观测的项目分别是O3浓度、NOx浓度、相对湿度、气压、温度和风速。因为观测设备数量有限,所以观测只能采取按从下向上逐层观测的方式,且每一层的观测时间间隔约5分钟。观测日天气与空气质量见表1。所选取的观测日较短,但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说明代表的规律具有可靠性。

表1 观测日期及空气质量状况Tab.1 Date and air quality of observation experiment

2.3 数据分析方法

(1)图表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并绘制臭氧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分析臭氧浓度的昼夜变化规律和垂直变化规律。

(2)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法探究O3浓度与NOx浓度、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借以分析臭氧浓度变化的原因。

3 结果与分析

3.1 夏季臭氧浓度的昼夜变化规律

图1为观测点夏季在不同高度上的臭氧浓度昼夜变化图。观测数据表明:在1 — 52 m高度,夏季臭氧浓度整体日变化呈现出单峰分布的特征, 臭氧浓度变化范围在 0.043 — 0.279 mg · m−3,平均值为 0.160 mg · m−3,14:00 — 16:00 出现峰值。臭氧浓度整日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呈现一高一低的阶段变化,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

图1 夏季不同高度上的臭氧浓度昼夜变化Fig.1 Diurnal variations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heights in summer

04:00 — 08:00为第1阶段,在该阶段内臭氧浓度随着时间递增,该阶段为臭氧浓度最低阶段,臭氧浓度在 0.043 — 0.146 mg · m−3变动,平均值为0.100 mg · m−3。10:00 — 20:00 为第 2 阶段,臭氧浓度在 0.141 — 0.279 mg · m−3变动,随时间先递增后递减,平均值为0.213 mg · m−3,是浓度最高的阶段。14:00达到最大浓度,在16:00臭氧浓度仍保持最高值或略有下降。22:00 — 次日02:00为第3阶段,臭氧浓度在 0.064 — 0.154 mg · m−3变动,随着时间递减,平均值为0.114 mg · m−3,为臭氧浓度居中阶段。

3.2 冬季臭氧浓度的昼夜变化规律

图2为观测点冬季在不同高度上的臭氧昼夜变化图。从图2中能够看出,在1 — 52 m高度,冬季臭氧浓度整体日变化也呈现出单峰分布的特征,臭氧浓度变化在 0.024 — 0.131 mg · m−3,平均浓度为 0.071 mg · m−3,在 14:00 和 16:00 达到峰值。下文在分析冬季不同高度上臭氧变化规律时将1 — 52 m的高度分为1 — 25 m、28 — 52 m两个高度进行叙述。

图2a反映冬季臭氧浓度在1 — 25 m的变化特征。数据表明臭氧浓度在 0.024 — 0.114 mg · m−3变动,平均浓度为 0.064 mg · m−3,将其变化特征分为3个阶段。04:00 — 08:00为第1阶段,臭氧浓度在该阶段内最低,臭氧浓度随时间缓慢升高,浓度在 0.024 — 0.071 mg · m−3变动,平均值为0.045 mg · m−3。10:00 — 20:00 为 第 2 阶段,臭氧浓度在该阶段最高,随着时间先递增再递减,在0.060 — 0.114 mg · m−3变动,平均值为 0.087 mg · m−3。22:00 — 次日02:00为第3阶段,为臭氧浓度居中阶段,臭氧浓度随着时间递减,降低速度缓慢,臭氧浓度在 0.024 — 0.060 mg · m−3变动,平均值为0.038 mg · m−3。

图2 冬季不同高度上的臭氧浓度昼夜变化Fig.2 Diurnal variations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heights in winter

图2b反映冬季臭氧浓度在28 — 52 m高度的变化特征。数据表明臭氧浓度在0.024 —0.131 mg · m−3变动,平均浓度为 0.071 mg · m−3,最大值出现在16:00,最小值出现在04:00,也将其变化特征分为3个阶段。04:00 — 08:00为第1阶段,该阶段臭氧浓度最低,随着时间缓慢增加,变化范围为 0.024 — 0.064 mg · m−3,平均浓度为0.040 mg · m−3。10:00 — 20:00 为第 2 阶段,臭氧浓度在该阶段最高,臭氧浓度随着时间先递增再递减,在 0.051 — 0.131 mg · m−3变动,平均值为0.096 mg · m−3。22:00 — 次日 02:00 为第 3 阶段,此阶段臭氧浓度居中,臭氧浓度随着时间递减,降低速度缓慢,臭氧浓度在0.028 — 0.077 mg · m−3变动,平均值为 0.046 mg · m−3。与臭氧浓度 1 —25 m高度变化特征相比,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明显臭氧浓度的变化速度在28 — 52 m比在1 — 25 m更快,变化幅度也更大。冬季臭氧浓度在28 — 52 m高度的变化特征有一个明显不同的特点,即第1阶段和第3阶段的平均臭氧浓度十分接近。

3.3 夏季臭氧浓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图3为观测点夏季臭氧浓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浓度变化图,依图3所示,将夏季臭氧垂直增减变化规律分为2种类型。

如图3a所示,08:00 — 18:00出现第1种类型,其特点是臭氧浓度在1 — 16 m高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增,平均每米递增率为 0.0024 mg · m−3,在19 — 28 m高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米递减率为 0.0007 mg · m−3,而在 31 — 52 m 高度臭氧浓度再次出现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趋势,平均每米递增率为 0.0015 mg · m−3。

图3 夏季不同高度上的臭氧昼夜变化Fig.3 Vertical change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in summer

如图3b所示,20:00 — 次日06:00出现第2种类型,特点是臭氧浓度在1 — 16 m高度也出现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特征,平均每米递增率为0.0018 mg · m−3,在 19 — 52 m 高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米递减率为 0.0010 mg · m−3。

3.4 冬季臭氧浓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图4为该观测点冬季臭氧浓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浓度变化特征,依图4所示,也可将冬季臭氧垂直增减变化规律分为2种类型,其中第2种类型的变化特点与夏季臭氧垂直增减变化规律一致(图4b)。

图4 冬季不同高度上的臭氧昼夜变化Fig.4 Vertical change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in winter

从图4a看出,冬季臭氧浓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第1种类型也是出现在08:00 — 18:00,臭氧浓度在1 — 16 m高度同样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增,平均每米递增率为0.0006 mg · m−3,但不同的是臭氧浓度在19 — 37 m高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米递减率为 0.0004 mg · m−3,在 40 — 52 m 高度再次出现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趋势,平均每米递增率为0.0006 mg · m−3。

如图4b所示,20:00 — 次日06:00出现第2种类型,特点是臭氧浓度在1 — 16 m高度出现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特征,平均每米递增率为0.0006 mg · m−3,在 19 — 52 m 高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米递减率为 0.0003 mg · m−3。

4 讨论

4.1 夏冬季节臭氧的昼夜变化规律对比

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臭氧浓度的昼夜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都可分为3个阶段。臭氧浓度的变化与近地面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刘登丰,2002;单文坡等,2006),20:00 — 次日04:00光照强度非常弱,臭氧光化学反应停止,加上一氧化氮被臭氧氧化,直接消耗着臭氧,因此臭氧浓度在这段时间内随时间递减,并达到最低浓度。自清晨0 6:00起,随着光照增强,促进光化学反应的进行,臭氧浓度积累升高。正常情况下,光照在16:00时达到最强,因此臭氧浓度一般在14:00和16:00达到最大,18:00之后太阳落山,光照强度减弱,臭氧浓度开始下降,正常情况下在0 4:00达到臭氧浓度的最低值。

对比冬夏两季的臭氧昼夜变化特点可知,1 — 52 m高度,夏季臭氧浓度变化在0.043 —0.279 mg · m−3, 冬 季 臭 氧 浓 度 变 化 在 0.024 —0.131 mg · m−3,夏季的臭氧浓度比冬季的臭氧浓度高,大约是冬季的2倍。同时,夏季的臭氧浓度日变化幅度比冬季大,这与前人研究成果(宗雪梅等,2007;姜峰和荀钰娴,2015)相吻合。观测点夏季昼夜温度变化比冬季大,光照比冬季强,这也是夏季臭氧浓度变化幅度较大的原因。冬季光照强度小,温度低,臭氧浓度日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且,考虑到观测冬季臭氧浓度时天气出现霾的情况,观测得到的冬季臭氧浓度值会有所偏高,这也是造成观测数据中,冬季偶尔出现第3阶段(22:00 — 次日02:00)臭氧平均浓度低于第1阶段(04:00 — 08:00)的原因。

4.2 夏冬季节臭氧的垂直变化规律对比

综合分析夏冬两季的昼夜变化规律可知,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该观测地点的臭氧浓度在1 —16 m高度都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增。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受到附近另外2栋52 m高层建筑遮挡的影响,使观测点较高的楼层受到的光照强度更强,而光照强度的强弱则会影响臭氧发生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臭氧浓度在1 — 16 m高度呈现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特点。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任丽红等,2005;马志强等,2007)。

臭氧浓度垂直变化为先递增后递减再递增,随着高度的增加光照增强,臭氧浓度增大,但中间段递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被测点周围并不是无遮挡的,其东侧5 m附近有枝叶较繁茂的树木遮挡,树高约16 m。另一个原因,从所测数据看出,7层至11层所在的位置相对湿度较附近楼层高,空气中的水分子能与臭氧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和氧气,从而降低臭氧浓度,因此中间段的递减是众多因素相结合产生的结果。出现递减段的情况与前人研究的结果不大相同(李凌霜和赵景波,2015),李凌霜等研究西安市雁塔区10月O3垂直变化的结果中,O3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在垂直高度上有分层段上升的变化,但其并未出现中间递减阶段,原因可能是被测点的周围情况的差别。

在第1种类型的垂直变化规律中,夏季白天臭氧浓度垂直变化的递减高度范围是19 — 28 m,而冬季白天臭氧浓度垂直变化的递减高度范围是19 — 37 m,造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因素仍是光照强度(单文坡,2006;郭稳尚等,2014)。夏季光照强度远比冬季强,而高度越高的楼层,接受到的阳光照射也更多,因此夏季臭氧浓度在31 — 52 m递增,而冬季却只在40 — 52 m递增,在31 — 40 m臭氧浓度是随高度递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冬季光照强度明显不足,在31 — 37 m的楼层接受不到足够的光照强度。

4.3 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关系

在阳光的照射下,NOx会与VOCs(尚筱洁,2013;王红丽,2015)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O3(张新民等,2012)及其他多种二次污染物,进而形成光化学烟雾。NO与O3会反应生成NO2,而NO2会与O3反应生成NO3进而消耗O3(王明星,1999),因此NOx与O3之间存在复杂的反应关系。

分析2016年8月观测得到的数据,利用Origin 9绘制成散点图,并通过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2.0 检验O3浓度与NOx浓度的相关性。

图5的数据表明,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负相关关系,通过软件 IBM SPSS Statistics 22.0分析得出其相关性系数α = −0.92。在光照情况下,NO2光解生成NO和氧原子,氧原子会与空气中的O2作用生成 O3(Becker et al,1979;Wang et al,2016)。白天随着光照强度的加强,首先是NO2光解速率加快,进而推动O3浓度逐渐升高。虽然其中会伴随有NO与O3反应生成NO2和O2,但此反应进行的程度较低,因此,臭氧在白天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逐渐积累。换言之,NOx会通过光化学反应转化为O3。夜晚,没有光照,光化学反应停止,NOx停止向O3转化,所以入夜后NOx积累,而O3浓度开始下降。而由于夜晚污染源较少,两者浓度均有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O3与NOx的浓度变化趋势是相反的。

图5 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的相关性Fig.5 Correlation between ozone concentrations and nitrogen oxide concentrations

4.4 臭氧浓度与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关系

臭氧的生成、消耗、稀释、扩散等都与气象要素有一定的联系(齐冰等,2017;刘建等,2017)。通过绘制臭氧与风速和相对湿度之间的散点图,进行相关性分析。

图6表明臭氧浓度与风速的关系为负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其相关性系数α = −0.51。近地面风速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庄仕琪,2014),风速越大,污染物扩散速度越快,反之,当风速很小时,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会受阻碍,导致污染物浓度的积累。从表1中可以看到,观测区域在观测时间内的平均风力在1级左右,有利于臭氧浓度的扩散。

图6 臭氧浓度与风速的相关性Fig.6 Correlation between ozone concentrations and wind speed

图7 表明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为负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其相关性系数α = −0.60。从图7中可以看到观测地点的相对湿度在40% — 60%波动,从所得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处于45% — 55%。湿度是用来衡量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而空气中的水汽越少则湿度越低,空气中的水分子能与臭氧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和氧气,因而水分子能够与臭氧以及臭氧的部分前体物如氮氧化物发生反应,进而对臭氧浓度形成消耗,使臭氧浓度下降。

4.5 臭氧浓度与温度和气压的关系

臭氧浓度会因为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出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且当出现逆温层结时,会阻碍臭氧的扩散,导致臭氧浓度在短时间内积累升高;气压会影响臭氧的聚集与扩散情况。因而探讨分析臭氧浓度与温度和气压的相关性。

图8反映的是臭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其相关性系数α = 0.89。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会加快光化学反应的速率,提高氮氧化物向臭氧的转化效率,使臭氧浓度出现上升趋势,因此臭氧浓度与温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这与前人研究(王宏等,2012;刘姣姣等,2014;马文静,2014)相吻合。

图7 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Fig.7 Correlation between ozone concentrations and relative humidity

图8 臭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Fig.8 Correlation between ozone concentrations and temperature

图9 反映的是臭氧浓度与气压的相关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其相关性系数α= 0.18,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较弱的相关性。根据前人研究(王贵勤和肖文俊,1986),臭氧浓度与气压呈正相关,气压的具体情况会影响臭氧的聚集与扩散,由于2016年夏季和冬季观测地点的气压平均值分别为948.1 hPa和968.7 hPa,该地点的气压值偏高,不利于O3以及NOx的扩散和稀释,导致在观测过程中某些时段出现O3浓度偏高。

图9 臭氧浓度与气压的相关性Fig.9 Correlation between ozone concentrations and air pressure

5 结论

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52 m高度范围内臭氧浓度5次昼夜观测得出以下结论:

(1)夏季的臭氧浓度比冬季的臭氧浓度高,最高值为 0.279 mg · m−3,是冬季的 2 倍左右。同时,夏季的臭氧浓度日变化幅度也比冬季大。

(2)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臭氧浓度的昼夜变化特点大致相同,可分为3个阶段。04:00 — 08:00为第1阶段,为臭氧浓度最低阶段,臭氧浓度随时间递减,臭氧浓度在04:00降到最低。10:00 — 20:00为第2阶段,为臭氧浓度最高阶段,14:00和16:00达到最大。22:00 — 次日02:00为第3阶段,该阶段内的臭氧浓度居中,随时间递减。

(3)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52 m高度范围内臭氧垂直增减变化规律分为2种类型。夏季08:00 — 18:00出现第1种类型,在1 — 16 m、19 — 28 m、31 — 52 m臭氧浓度分别随着高度增加而呈现递增、递减再递增的变化规律。冬季08:00 — 18:00出现第 1种类型,在1 — 16 m、19 — 37 m、40 — 52 m臭氧浓度也随着高度增加而呈现递增、递减再递增的变化规律。而夏冬季节的第2种类型均出现在20:00 — 次日06:00,臭氧浓度在1 — 16 m、19 — 52 m随高度增加而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变化规律。

(4)西安市长安区夏冬季节臭氧浓度与风速、相对湿度以及氮氧化物浓度呈负相关,与气压、温度呈正相关,与气压相关性系数较小。O3的大气光化学反应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紫外辐射,因此臭氧浓度的高低,可反映紫外线的强弱,也可间接说明大气扩散条件的强弱。

(5)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52 m高度范围内属于住宅区,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 200 μg · m−3。夏季O3浓度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最高达到279 μg · m−3,冬季 O3浓度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最高达到 114 μg · m−3。

程麟钧,王 帅,宫正宇,等. 2017. 京津冀区域臭氧污染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监测, 33(1): 14 – 21.[Cheng L J, Wang S, Gong Z Y, et al. 2017. Pollution trends of ozon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J].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China, 33(1): 14 – 21.]

耿福海,刘 琼,陈勇航. 2012. 近地面臭氧研究进展[J]. 沙漠与绿洲气象, 6(6): 8 – 14. [Geng F H, Liu Q, Chen Y H. 2012. Discussion on the research of surface ozone [J].DesertandOasisMeteorology, 6(6): 8 – 14.]

郭稳尚,刘焕武,王奕潇,等. 2014. 西安地区近地面臭氧与氮氧化物浓度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 低碳世界,(11): 3 – 4. [Guo W S, Liu H W, Wang Y X, et al. 2014.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 of ozone and nitrogen oxides concentrations in the vicinity of Xi'an [J]. LowCarbonWorld, (11): 3 – 4.]

姜 峰, 荀钰娴. 2015. 城市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分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 55 – 59. [Jiang F, Xun Y X. 2015. Analysis of variation law of urban ozone concentrations [J]. 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CircularEconomy, 20(2): 55 – 59.]

李凌霜, 赵景波. 2015. 西安市雁塔区10月O3时空变化规律[J]. 地球环境学报, 6(5): 299 – 306. [Li L S, Zhao J B.2015. Vertic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O3in October in the Yanta District of Xi'an [J]. JournalofEarthEnvironment,6(5): 299 – 306.]

刘登丰. 2002. 拉萨地区近地面臭氧光化学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Liu D F. 2002. Pho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 near ground surface in Lhasa area [D].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刘 建,吴 兑,范绍佳,等. 2017. 前体物与气象因子对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37(3):813 – 820. [Liu J, Wu D, Fan S J, et al. 2017. Impacts of precursor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ozone pollu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J]. 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37(3): 813 – 820.]

刘姣姣, 蒋昌潭, 宋 丹, 等. 2014. 重庆夏季近地面臭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37(8):91 – 98. [Liu J J, Jiang C T, Song D, et al. 2014.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ozone and its inf l uencing factors in summer in Chongqing [J].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 37(8): 91 – 98.]

刘新春,钟玉婷,何 清,等. 2013.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33(2): 626 – 633. [Liu X C, Zhong Y T, He Q, et al. 2013.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rfac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hinterland [J].JournalofDesertResearch, 33(2): 626 – 633.]

马文静. 2014. 西安主城区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Ma W J. 2014.The analysi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surfac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urban area of Xi'an [D].Xi'a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马志强, 王跃思, 孙扬, 等. 2007. 北京大气中常规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0(5): 1 – 6. [Ma Z Q, Wang Y S, Sun Y, et al.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air pollutants in Beijing [J]. 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 20(5): 1 – 6.]

齐 冰,牛彧文,杜荣光,等. 2017. 杭州市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37(2): 443 – 451.[Qi B, Niu Y W, Du R G, et al. 2017.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urban site of Hangzhou [J].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 37(2): 443 – 451].

任丽红, 胡 非, 周德刚, 等. 2005. 北京夏季近地层臭氧垂直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观测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2(4): 429 – 435. [Ren L H, Hu F, Zhou D G, et al. 2005.Observation study of ozone vertical variation and its impact on environment in summer in Beijing [J]. JournaloftheGraduateSchool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22(4):429 – 435.]

单文坡,殷永泉,杜世勇,等. 2006. 夏季城市大气O3浓度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J]. 环境科学, 27(7): 1276 – 1281.[Shan W P, Yin Y Q, Du S Y, et al. 2006. Ozone pollution,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ir correlation at urban area in summer [J]. EnvironmentalScience, 27(7): 1276 – 1281.]

单文坡. 2006. 大气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 [Shan W P. 2006. Study o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ozone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impact factors [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尚筱洁. 2013.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氮氧化物的反应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Shang X J. 2013. Studies on reactions of nitric oxides with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atmosphere [D]. Lanzhou: Lanzhou University.]

王 闯, 王 帅, 杨碧波, 等. 2015. 气象条件对沈阳市环境空气臭氧浓度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31(3):32 – 37. [Wang C, Wang S, Yang B B, et al. 2015. Study of the effect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the ambient air ozone concentrations in Shenyang [J]. 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China, 31(3): 32 – 37.]

王贵勤, 肖文俊. 1986. 北京地区大气臭氧总量与地面气压和温度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91 – 97. [Wang G Q, Xiao W J. 1986. Amount of atmospheric ozone and the variations of pressure,temperature over Beijing area [J]. ActaScientiarumNaturaliumUniversitatisPekinensis, (1): 91 – 97.]

王红丽. 2015. 上海市光化学污染期间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35(6):1603 – 1611. [Wang H L. 2015. 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nd the impact on ozone formation during the photochemical smog episode in Shanghai [J]. ActaScientiaeCircumstantiae, 35(6): 1603 – 1611.]

王 宏,陈晓秋,余永江,等. 2012. 福州近地层臭氧分布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J]. 自然灾害学报, 21(4):175 – 181. [Wang H, Chen X Q, Yu Y J, et al. 2012.Distribution of ozone in land surface layer in Fuzhou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J]. JournalofNaturalDisasters, 21(4): 175 – 181.]

王明星. 1999. 大气化学[M].第二版.北京:气象出版社:361 – 364. [Wang M X. 1999. Atmospheric chemistry [M].Second Edition.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361 – 364.]

魏西会. 2016. 青岛市城阳区环境空气臭氧的污染特征及防治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 22(19): 73 – 74+82. [Wei X H. 2016.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ozone in Chengyang District of Qingdao[J]. Anhui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22(19): 73 – 74+82.]

徐凤林, 徐 巍. 2013. 浅谈臭氧的作用及其被破坏后的影响[J]. 科技创新与应用, (4): 34. [Xu F L, Xu W. 2013.Discussion on the function of ozone and its influence after being destroyed [J]. TechnologyInnovationandApplication, (4): 34.]

杨金星, 高 玮. 2015. 夏季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J].环境研究与监测, (4): 23 – 25. [Yang J X, Gao W. 2015.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 pollution in ambient air in summer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J]. Environmentalresearchandmonitoring, (4): 23 – 25.]

张新民,柴发合,岳婷婷,等. 2012. 天津武清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污染特征及来源[J].环境科学研究, 25(10):1085 – 1091. [Zhang X M, Chai F H, Yue T T, et al. 2012.Pho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Wuqing, Tianjin [J]. 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 25(10): 1085 – 1091.]

赵辰航. 2015. 上海地区光化学烟雾特征及分级标准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Zhao Z H. 2015.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 i cation standards of photochemical smog in Shanghai area [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庄仕琪. 2014. 建筑物周围气流流动与污染物扩散机制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Zhuang S Q. 2014. Study on mechanism of gas flow and pollutant dispersion around the buildings [D]. Shenya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宗雪梅,王庚辰,陈洪滨,等. 2007. 北京地区边界层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 28(11):2615 – 2619. [Zong X M, Wang G C, Chen H B, et al.2007. Analysis on concentration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ozone under the boundary layer in Beijing [J].EnvironmentalScience, 28(11): 2615 – 2619.]

Becker K H, Löfel J, Schurath U,等 . 1979. 光化学大气污染的模拟试验[J].环境科学研究, (4): 76 – 83. [Becker K H, Löfel J L, Schurath U, et al. 1979. Simulation test of photochemical air pollution [J]. 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 (4): 76 – 83.]

Früchtl M, Janssen C, Röckmann T. 2016. Isotope effect in the visible light photolysis of O3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isotope effect in the O3formationreaction [C]// EGU General Assembly Conference. EGU General Assembly Conference Abstracts.

Huang T Y W, Massie S T. 1997. Effect of volcanic particles on the O2, and O3, photolysis rates and their impact on ozone in the tropical stratosphere [J]. 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s, 102(D1): 1239 – 1249.

Lin W, Zhu T, Song Y, et al. 2008. Photolysis of surface O3and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OH radicals in the atmospher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J]. 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s, 113(D2): 194 – 204.

Seroji A R, Webb A R, Coe H, et al. 2004.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of photolysis rates of O3, NO2, and CH2O from a GUV-541 radiometer [J]. 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s, 109(21): 2161 – 2170.

Trainer M, Parrish D D, Goldan P D, et al. 2000. Review of observation-based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ozone concentrations [J]. AtmosphericEnvironment, 34(12/13/14): 2045 – 2061.

Wang T, Xue L, Brimblecombe P, et al. 2016. Ozone pollution in China: A review of concentrations, meteorological inf l uences, chemical precursors, and effects [J]. 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 575: 1582 – 1596.

Zheng Z. 2008.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effect of ozone in 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J]. JournalofEnvironment&Health, 25(5): 429 – 430.

猜你喜欢
臭氧浓度臭氧观测
不同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及光合基因表达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2018年8月上半月南京臭氧污染浓度变化分析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天测与测地VLBI 测地站周围地形观测遮掩的讨论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沈阳市臭氧浓度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