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艳 王珞霞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71)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高校能否顺利转型,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一,而教师综合素质中的实践能力强弱直接影响毕业生质量。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转型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强教师培训,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目前,各大学都制定有本校的教师培训制度,基本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对于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来说,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如何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办法和措施。因此,构建一套高效高质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笔者借鉴高校学分管理制度,尝试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其基本构想是: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般轨迹和规律,在每个发展阶段设计教师培训项目,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每个阶段要求完成一定学时,赋予一定学分,教师根据自己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及发展需求自主选课安排学习,并按照规定修满学分,达到培训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上。高校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大部分从学校毕业后进入高校教学岗位,社会角色从学生直接转换为教师,缺乏系统的高等教育教学理论积淀,没有行业一线从业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欠缺,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旨在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作为重点进行管理,给予较多的学分权重,引导教师积极到行业一线实习锻炼,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也是激发教师参加培训、尤其是实践能力培训的动力之一。鉴于高校教师培训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高、参与率低等实际情况,构建这样一项管理制度可以说是提高教师培训效能的大胆尝试。由于高校存在管理环境的学术化、松散化等特点,教师的个体意识较强,构建此项制度时应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也就是要基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进行设计,避免设计者的主观臆想和理想化;二是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便于教师学习,便于管理者操作;三是要给予二级学院充分的自主权,尊重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处于一线位置的重要作用;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即服务,制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为达到管理目标,首先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意愿,有利于引导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培训项目中来,提高参培率和培训效能。
(一)培训项目的开发
开发切合需求的培训项目是教师培训工作的核心要素,建立丰富的培训课程库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前提条件。目前,各个高校教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手段、国内外教学科研的最新动态等。除以上内容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发高校教师培训项目时应更多地考察本校具体情况,包括办学层次、办学类别、学科特点、师资队伍结构等,积极开发校本培训项目。所有项目的开发首先要着眼应用技术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侧重于设计能够切实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项目。同时,要以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为理论基础,力求满足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的需求,可根据职称层次的区分,为不同职称的教师设计不同的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应分为公共项目和专业项目两大类。
1.公共项目。公共项目是指所有教师入职后均应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由学校培训管理者根据高校教师基本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确定具体内容,通常须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理论课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类课程,教育教学技术类(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师心理健康等课程。对于新入职教师,还应该增加有关学校历史沿革、学科专业发展状况及各类管理制度方面的内容。
2.专业项目。专业项目主要是指与教师所教授学科专业相关的培训内容。通常由二级学院(系)为主制定。由于二级学院(系)处于教学第一线的重要位置,对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教师教学能力状况以及社会需求更有发言权,因此,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构建原则之一就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 (系)的作用,给予二级学院(系)充分的自主权。在学校总体原则的指导下,二级学院(系)应根据本单位师资队伍发展情况以及学科专业特点,确定能够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项目。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由于应用型院校所要培养的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的专业培训项目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尤其应含有相当比例的实践能力培训内容。
图1 培训项目的开发
(二)培训课程类别的确定
在区分培训项目为公共项目和专业项目的基础上,须再对培训课程作出区分,即将其区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是指教师在其专业发展阶段按照学校和所在学院要求必须学习的内容,旨在培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应有的基本教育教学素质,以及从事本专业教学所应拥有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选修课程是指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阶段及需求自行选择的培训内容,其价值在于实现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个性。
公共项目和专业项目都应分类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课程分类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为了保证教师参加基本高等教育理论和技能、专业基础理论等内容的学习,从而拥有从事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尤其是选修课程,要有利于极大地体现教师的自主性,教师通过反思可以选择能够弥补自身不足的课程,也可根据自身时间、地点上的便利选择课程。三是为了满足教师入职后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教师进入高校教学岗位后,一般要经历适应期、成长期、发展期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培训需求各不相同,同一阶段不同教师的培训需求也是各有千秋。因此,在合格完成必修培训课程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要求选定足够学分的选修课程,既增加了培训灵活度,又给予教师选课自主权,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积极参培的内在意愿、提高培训的参与度。
(三)培训方式的选择
如何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参与度与有效性,是高校教师培训管理者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教师教育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单一的培训方式已不能适应教师发展的需求,而应随着教师培训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设计和创新符合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方式。高校教师的培训方式一直以学历进修、专家讲座、研讨交流等为主,培训单一化、形式化,不能满足教师不同的需求,因此极易造成培训参与度较低、流于形式、达不到培训预期目标等弊病出现。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应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培训方式刻不容缓。
具体采用哪种培训方式由具体的培训内容决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培训方式的差异。如理论类课程可以采用讲座等形式,教学技能类课程采用教学观摩、实际操作等形式更为有效。近年来,对教师开展校本培训的理念在高校日益深入。鉴于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职业特性上的区别等原因,有学者提出教师校本培训应采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师年终总结性反思、个性化教师培训及大学教师发展论坛等方式进行[1]。这对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的学分管理制度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然,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须格外注重实践能力培训,因此,在培训方式上,应多采取实践参与、现场观摩操作等方式。如选派青年教师到行业一线顶岗锻炼的形式,通过实际参与一线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获得行业最新的人才能力需求信息;锻炼结束返校后转化为教学,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培训分值的设计
科学的分值设计是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分制管理本是针对学生选课而出现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及学习进度,把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获得学历和学位的基本标准”[2]。高校教师培训借鉴学生的学分制管理,立足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状况,设计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的培训课程,赋予不同项目不同的分值,设定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学分合格标准,最后通过学分的核算对教师培训进行考核和评价。为保证分值设计的科学性,应通过教师调查、专家论证等手段对项目的赋值进行严格论证、把关,通过分值的赋予区别出培训项目的重要程度,引导教师合理选课。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给予实践能力培训项目和课程相对较高的分值,以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这类培训,不断根据行业需求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一)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
目前,各高校都制定有本校的教师培训制度,但是由于培训内容不切合教师的需求、培训方式单一枯燥、培训带有强制性等问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培训参与度低。学分管理制度在研究设计培训项目、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还须研究具体实施阶段如何操作的问题。现代大学普遍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因此,教师培训也应该采取学校统筹规划、校院二级管理的方式。
学校层面,根据全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提出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意见,制定教师在每个专业发展阶段的学分达标标准,组织全体教师都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等公共项目的培训等;审核二级学院的培训计划,指导学院级别培训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核定二级学院提交的教师培训学分登记信息并存档。
二级学院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线单位,具有教学管理职能,对本学院教师情况了解最为清楚。因此,二级学院应是教师培训实施及管理的主体,以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类培训项目。负责制定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细则,对培训项目、学分计算等具体内容进行解读;按照学校要求每学年(学期)向学校主管部门提交培训计划,对教师参培情况进行登记和学分核算,提交主管部门审核并存档。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项目,二级学院尤其应加强组织管理,包括对项目培训分值的赋予、培训方式的设计和创新、培训结果的考核等,注重与社会和市场接轨。
“管理即服务”。教师培训学分制的组织管理就是要通过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供服务来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内在驱动力,提高参培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
(二)教师培训的考核管理
对教师培训的考核,仍应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学校教师培训管理部门及人事部门按照教师入校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需求,联合制定各阶段学分合格标准及考核办法,由二级学院进行学分的认定和登记,交由学校审核;学校制定教师培训档案管理办法,二级学院负责建档并保存;二级学院对教师每个专业发展阶段的培训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学校,对考核合格的教师,学校发放相应阶段的合格证书;教师培训的成绩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挂钩,获得相应阶段的培训合格证书才可参加职称评定。表1是笔者设计的教师各个阶段培训的学分标准。
表1 教师培训学分标准
构建应用型高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是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大胆尝试。保障该制度顺利实施需要几个前提条件:一是制度的构建应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学分管理制度要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上,遵循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沿着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轨迹进行培训项目的设计、实施及评价,开展切合教师需求的培训,从而激发教师参培内驱力,提高参与度。二是打造包含教育理论与技术、师德师风规范、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科研与学术等内容的课程库,尤其注重增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项目。只有拥有丰富的项目,教师才有得可选、有得可学。三是赋予培训项目和课程不同的分值。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赋值,注意赋予实践类培训项目较高的分值,引导、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分值的赋予应有前期周密的调研和讨论。四是加强培训的档案管理工作。设计教师培训学分登记卡及信息化存储系统,二级学院负责学分登记和核算,学校教师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最后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将培训成绩作为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1]付八军.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四种有效形式[J].教育与考试,2010(1):46.
[2]柯莉群.美中高校学分制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