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泽 王新娣 王 晶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进入21世纪后,国家积极倡导和支持民办高校发展,国内民办高校异军突起。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艺考热”也在逐年升温,我国民办艺术类高校已成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全国艺术类毕业生数每年都有很大的增幅,而民办艺术类高校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他们的就业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对作为培养艺术类毕业生的民办艺术类院校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了解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笔者对河北传媒学院2016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03份,回收率为67.77%,其中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100%。问卷涉及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的建议等内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采取了直接访谈的方式了解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情况。
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走访结果的分析,对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归纳如下。
(一)一次性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高,但二次择业现象普遍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对于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上,回答 “对口”的占44.74%,“基本对口”的占35.79%,“不对口”的占20%。由此可见,80%左右的毕业生择业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但也有少部分毕业生不能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这说明该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较高,毕业后基本上能找到与本专业吻合的工作。但是,从对以往毕业生的走访调查得知,由于艺术类毕业生具有个性鲜明、不愿意受束缚和管制的性格特点,虽然在一次性就业中就业率相对较高,毕业生的跳槽率却很高。据对已经毕业3到5年的学生中统计,50%的人更换了两次以上的工作。更换的原因不一,基本上都是以“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为由而选择辞职。由于就业心态不稳定,加之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二次择业的现象很普遍。
二次择业现象较为普遍,主要是毕业生对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简单辞职走人。这显然无助于其在工作中健康成长。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与艺术类专业特性有关。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初次职业选择时随意性较大,一些被认可的好单位因门槛较高很难进入,而一些小私企又不被毕业生青睐,就业机会就这样与他们失之交臂。
(二)民办高校社会知名度和认可率较低,影响毕业生就业
国家为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在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很大的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质量得到了迅猛发展[1]。但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与公办高校相比各方面有较大差距。不容否认,一些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专业能力乃至综合素质并不逊于公办院校,但是多数用人单位选人时还是盯着名牌和老牌公办院校的毕业生,而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持不信任的观望态度,个别用人单位甚至明确拒绝民办高校毕业生。
(三)行业相对集中,就业面较为狭隘
艺术学科专业性强,教育口径较小,与其专业相对应的传统艺术行业相对集中。河北传媒学院的艺术类学院有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舞蹈艺术学院、艺术体育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依照往年的就业去向,毕业生大多集中在艺术院团、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出版社、教育机构、文化馆、广告、装饰等文化传播设计公司等。这些行业的性质过于单一,而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时较之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更加依赖专业知识的对口,因此在传统就业思维的指导下,学生的就业面局限在某个区域,就业市场相对较小。访谈中,有毕业生谈道,自己辛辛苦苦追求艺术梦想多年,从小到大都被家人和朋友寄予很高的期望,以为自己就是艺坛的明日之星,如果转行做别的职业不但实现不了艺术梦想,更是跟自己付出的精神和物质成本不符。这可能代表了大部分学生目前的择业心态[2]。
根据对艺术类学生就业情况、就业期望及就业时遇到的问题的调查数据分析,从整体上看,他们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文在论述其就业特征时不同程度地分析了客观方面的原因,这里重点阐述毕业生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专业能力畸形发展,综合素质不高
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使艺术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先天不足。当前的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导致学生过分注重专业课学习而忽视文化课学习。通常来讲,艺术类学生参加高考时分为“两试”,即艺术类专业测试与文化课考试。首先参加艺术类专业测试,尔后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素质课高考。大多数艺术类高校或艺术类专业采用文化成绩过线(文化成绩占同批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的60%),按艺术类专业分数高低录取的原则。这样的招生录取政策导致艺术类专业大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现象十分突出和普遍,学习能力缺乏综合性的培养和积极影响。进入大学后,有些艺术类专业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差,文化课学习方法缺失,综合人文素质不高。
再加上进入大学后,受专业课教师的影响,艺术生又将精力几乎全部投入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方面,对文化课、理论课重视不够,进一步加深了文化素养和理论储备的失衡状态。还有学者认为,专业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过分提倡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让学生过分轻松自由地表现、展示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艺术类专业学生性格中懒散的成分,如集体观念和纪律约束意识缺乏等,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3]。
理论分析如此,实际情况如何呢?笔者在对河北传媒学院在校生调查中发现,大约半数左右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程与专业课毫不相干,没必要开设。对这些公共课,只有约20%的学生表示上课时会认真听,其余学生则表示会做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事情或是玩手机等,有近30%的学生会找理由逃课。学生对专业课和文化课关系的认识如此偏颇,其专业能力虽然得到长足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一种畸形状态,因为它是建立在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基础和道德方面明显“短板”基础上的。这必然导致一些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更新乏力、发展后劲不足,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必然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善于与他人相处,总生活在自我的小圈子里,缺乏谦让、宽容的美德等。这些不足,会使用人单位产生严重的负面印象,影响艺术类毕业生的录用;进入用人单位后,较难融入工作团体,得到提拔重用的概率较小,导致二次三次跳槽。
(二)艺术类专业学生求职能力欠缺
当前,有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存在职业意识薄弱、缺乏理性的择业思考、职业成熟度低等不足,导致求职能力欠缺,直接影响顺利就业。
首先,在校学习期间不关心就业知识的学习。一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对学校统一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未能得到有效的职业指导,因此不能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
其次,自我定位不准,就业观念陈旧。一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盲目从众,择业期望值过高,过分看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条件,就业准备不充分,对自身能力缺乏有效充实和提高的措施。
再次,求职前缺乏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分析。求职时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较差,应聘时不能运用相应的应聘技巧和策略,心理素质不佳。在求职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萎靡不振。
最后,求职能力欠缺还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对职业的理性思考。对于应聘岗位及社会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在职业岗位的选择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左右摇摆不定、盲目遵从等缺陷,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职业角色,不善于平衡家庭、社会、单位中的各种关系,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家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笔者认为,要做好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增强政府对就业环境的干预力度
1.国家有关部门应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为了保障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国家应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毕业生尤其是民办艺术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机制,为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创造出更加符合其专业特色就业环境。
2.切实采取相关措施,积极鼓励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到基层贡献力量。近几年,高校艺术类毕业生队伍越来越庞大,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与之相反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急需大量的艺术人才,但是艺术类毕业生庞大的队伍都涌向和滞留在了城市。政府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引导和鼓励艺术类毕业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部和基层去创业和就业。基层磨练对人生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难得的艺术实践机会。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艺术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经历过人生历练,意志才能更坚定,更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为此笔者建议:一是推行专门针对艺术类毕业生的定向招生培养模式。定向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毕业生定向就业,招生录取时在分数上可以给予特殊的优惠,但毕业后要严格按照定向协议就业。二是针对艺术类毕业生,政府应在政策制定上给予照顾与优惠,通过制度、政策的倾斜,鼓励艺术类毕业生到基层、西部、中小城市去,繁荣当地的艺术氛围。如福利待遇、人事档案户口、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等,促进艺术类专业人才的良性流动;还要制定大城市艺术工作者定期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且与个人升迁等挂钩的考核机制等。
3.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艺术行业自由职业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程,在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把大批的毕业生一下子推到市场是不现实的。但随着从事自由职业的人员急剧增多,政府应从宏观到微观不断完善艺术类毕业生从事自由职业的社会保障体制,这是当前就业工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办理相应手续费用减免等。政府应加大全社会宣传力度,保障艺术高校生的合法权益,促进艺术毕业生充分就业[4]。
(二)艺术类毕业生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在校期间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德和能两方面,能指的是专业素质,德则指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现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仅注重能,更注重人的德。有德有才是精品,才会破格重用。艺术类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力。同时,应不断转变择业观念,与时俱进,树立与时代特点相契合的就业新理念。科学评价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不应过多地关注用人单位的外在条件,更应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和自己在企业的提升空间。
(三)推进民办艺术类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1.拓宽专业口径,积淀专业基础。在许多民办艺术院校,现行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存在较明显的弊端。如思路狭隘,缺乏与就业岗位的对应;大多数课程拓展性小,围绕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设置,面非常窄,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求职竞争力相对弱和择业困难。必须革除这些弊端,在加强原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从增强学生能力出发,拓宽专业口径,制定培养方案,专业目录下增设多个专业方向,这样可以拓宽学生择业和就业的渠道和方向。
2.按照需求对学生培养方式进行调整。首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潜力、志向、兴趣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艺术教育要面向就业市场,摒弃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课程设置理念,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体现就业的市场性和多样性。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坚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原则,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为教学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课程设置建议,增设有用的专业课程作为主修或者辅修,删减不实用的专业课程。
其次,为了提高在校生就业能力,可以新设一些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所开设课程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入社会才有竞争力。
再次,高校教学方式应不断革新。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改革课堂教学方式,采取课堂传授、专题研究、教师示范、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经受多种形式的学习,更加接近艺术领域的现实,为其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实践环节。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讲,专业实践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将艺术实践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多创造让学生参与艺术实践与创作的机会,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应创新艺术类专业实践的模式,让学生接触社会,同时让社会反过来直观了解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社会录用艺术类毕业生的信心。
(四)加强就业指导,提高艺术类学生就业能力
目前,许多艺术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通过有限的几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就业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等,缺乏实用性,效果不明显,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没有凸显出来。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就业信息库建立不及时,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第二,有些艺术类高校对于毕业生就职技能培训、就业观念培养等方面缺乏长效机制。虽有统一的教材、考核,但仍有许多高校未将就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就业课程教学机制尚不完善,并且教学方法、手段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第三,学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意识淡化现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说未做,但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行政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没有形成。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一是在就业工作理念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从“为就业”向“为发展”转变。二是采用有效的指导方式,如进行就业教育、开展择业咨询、帮助毕业生自我评价、提供职业信息、模拟训练等。三是从艺术类毕业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实现以就业带动学业。四是就业指导内容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鲜明、感情丰富,要依据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特征正确引导其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早日成才。五是引导学生制定和落实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六是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职业发展教育长效机制,如采用课堂教育、就业指导、个体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职业发展教育。
(五)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
首先,艺术类院校应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顶岗实习、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等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强化校企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学计划制定、实施要紧密契合市场需求,用人单位要把学生在单位实习实践的表现向学校及时反馈,为艺术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增强针对性提供信息。再次,学校应经常邀请艺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专家和领导来校座谈、举办讲座,向教职工特别是学生介绍当前艺术领域的发展情况、用人的需求和价值取向,既密切校企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使师生更真切地了解市场就业形势。
总之,民办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的问题不仅与毕业生自己的素质有关,也与社会、学校以及用人单位有关,需要几个方面的协同努力。只有这几个方面协调一致,才能促进毕业生的成功就业。
[1]杨小丽.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3(2):15.
[2]王娟.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3]孟令玲.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颜艳妮.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