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全媒体记者 谭 冰
2017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播州巡展活动开展。图为青少年参观展览(田维野/摄)
2017,对遵义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遵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年,遵义迎来撤地设市二十周年。
随着新蒲新区、南部新区、播州区的成立,遵义市中心城区的地域版图与人口急剧增加,遵义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将围绕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做好大城市规划,建设500万人口大城市。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更是遵义大城市化过程中的重头戏。
教育,作为民生领域的重中之重,一直是遵义“两会”关注的焦点,是遵义市政协调查研究、协商讨论的重点领域。
2017年初夏,遵义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实地走访调研,足迹遍及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主要中心城区及绥阳县部分中小学,通过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全市中小学及学前教育资源配备情况调研报告》,成为市委市政府做好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委员们通过调研发现,随着遵义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与农村、老城区与新建城区、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基础教育高品质与低层次差距仍然存在。
尽管近年来遵义的基础教育一直在较好较快地发展,但是制约长远发展的问题依然不少。作为一个未来要承接500万人口的城市,其学位一直处于关注重点。
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标准班额为50人,小学标准班额为45人,幼儿园平均标准班额为30人。政协调研报告提出,遵义中心城区及部分县,除了乡镇学校外,城区内学校大班额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城区优质学校,这一度成为遵义市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城镇化的不断加速及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令城镇地区学校承受着巨大压力,而全面放开二孩更是加剧了矛盾,两种因素的叠加让城镇学校面临着更大压力。
“教育学生和种庄稼一样,栽得太稠,势必会影响单株产量,学校班额太大,也一定会影响每一名学生的受教育质量。”遵义市政协委员、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正县级督学杨升平说,“大班额的存在,说明师资、生均校舍面积、生均活动场地面积、生均计算机教室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等资源配置不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阻碍了教育改革发展等负面因素,不可小觑。”教育要从外延发展真正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必须考虑师生比问题,做好教育资源的配置工作,否则不可能在拥挤的教室里实现教育的优质化、现代化。
为了把大班额这块“硬骨头”啃下来,遵义市遴选了23所试点学校,实施品质学校培育工程。坚持集团化、多元化办学,通过义务教育阶段采取名优学校派出管理团队办分校方式,促进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供家长选择,缓解中心城区压力。目前,高中阶段已形成遵义四中、南白中学、遵义一中、航天中学为龙头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以强带弱,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同时,遵义坚持教师核心地位不动摇,深入实施教师队伍大培养、大培训、大提升工程,让更多的遵义名师、名校长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进国培项目专家库,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十二五”以来,全市8万教师实现轮训一遍。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助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因择校择师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效果立竿见影,2017年9月新学期开学,中心城区“大班额”基本得到解决,对通过国家义教均衡评估认定奠定良好基础。
“老师,您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帮忙,让孩子到你们学校读书?”这曾经是遵义市汇川区第一小学老师们最怕接到的电话,一边是焦急渴望的家长,一边是超负荷运转的学校,“真的无能为力!”
沿着“退高进初,退初进小”的教育用地思路,随着寄宿制高中遵义市第五中学迁往武汉路,位于上海路的遵义市第十九中学迁往五中原校址,十九中原址的上海路校区,则改建为汇川区第一小学同心校区。通过新(改扩)建学校及布局调整,学校大班额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2017年,同心校区容纳了汇川区第一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福州路老校区的教学场地用于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教学。
2015年以来,遵义市一直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将教育作为民生十件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请人大、政协的监督。2015年以来,市、区两级共筹资65亿元,推进中心城区朝阳小学东都分校、遵义市第十二中学迁建南关镇南山村、政府机关幼儿园“一院三校”等5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新增学位约8.8万个。
随着新蒲新大学城的建成,原本坐落于中心城区的多所高校相继搬往新蒲……“这些空余下来的黄金地块以后会用来干啥?”“还用问?肯定是搞房开塞!”种种传言不绝于耳,无数的眼睛盯着中心城区的空余下来的宝贵又稀缺的土地资源,做着各种臆测。
2017年9月8日,在2017年全市教师节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龙长春正式明确遵义师院上海路校区、遵义财校官井校区等用地要用于办基础教育,缓解中心城区教育资源紧张问题。
“书记说出了我们遵义教育人最迫切的想法,真是大快人心,现场当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座的老师们都为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定叫好,说明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实实在在地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回忆起大会的场景,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正县级督学杨升平还是有些激动。
杨升平介绍,为此,遵义市教育局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制定了《遵义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规划新(改扩)建中心城区学校114所,预计总投资78亿元,新增学位11.5万个。同时,通过“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等形式,通过城乡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交流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