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务川自治县石朝乡贫困户申进婵搬进县城后就到了工业园区上班,从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李佳旭/摄)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近年来,遵义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围绕这样的要求,紧盯脱贫目标,狠下“绣花”功夫,在“搬迁前、搬迁中、搬迁后”精准发力,探索出了“三搬三变”的扶贫安置新路径,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意愿,激活了搬迁户“挪穷窝、断穷根、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有力有效地推动了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截至2017年11月底,共建成安置点152个、住房1.76万套,已搬迁入住1.68万户7.2余万人,目标任务完成率高出全省平均进度12个百分点,为确保“五年任务、两年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左边是龙潭景区、右边是工业园区、前面是县医院、背后是县一中,相隔200米就是农贸市场,这样的地段不要说是买房了,就算是租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我们务川却把这里调整成了易地扶贫安置点,也是为了贫困户来到这里能过上真正的市民生活。”务川自治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安置点二期工程项目负责人覃磊这样说道。
在脱贫攻坚的伟业中,遵义坚持以县城安置为主,把移民集中搬进城区,加速社会融合、利益同惠和情感认同,做到发展环境市民化、公共服务市民化、基层治理市民化,促进了移民向市民的华丽转身。
首先就是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中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好中选好,把公共服务配套齐、吸纳带动能力强的“黄金地段”调整为安置区,使安置区成为城市的重要拼图,让移民融入城市的有机整体。余庆县就将被称为“宝肋肉”的重要地段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播州区依托城区商业发达、三产活跃、就业机会多的优势,精心规划建设白龙小区安置点。据统计,遵义市2017年实施项目中,县城安置比例达83.3%,其中新蒲新区、正安县和仁怀市全部搬进县城。
与此同时,坚持移民与市民基础设施同享、公共服务同优、社会保障同惠,切实增强移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基础设施安置区外围实现公交、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等生产生活条件“八连通”,小区内部做到卫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群众议事室、图书阅览室、社区警务室等精神需求“十个有”,实现与市民同一标准、同步配套到位。按照10分钟到幼儿园、20分钟到小学的标准,优化学校布局,确保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就地入学,2016年随迁学生全部实现就近就学;建立县级医院组织骨干医生到安置点定期巡检制度,搬迁群众个人健康信息档案实现全覆盖。坚持从高从优从快,以医保、养老保险、低保“三类保障”为重点完善社保衔接,确保不断档、不脱节、不漏人,目前已实现全部搬迁对象社保的有效衔接。
另外,突出制度创新,完善群众动员机制,建立联系服务制度,提升了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引导移民建好城市新家园。习水县就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定制、定考核的“五定”,构建网格化社区管理新体系,使移民享受与市民同等的社会服务。同时突出活动凝聚,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活动,提高移民适应能力,帮助移民融入城市。如凤冈县通过开展市民大讲堂、面对面谈心、扶贫剧场进万家、小手拉大手等“四项活动”,组建由搬迁户组成的广场舞队、“车车灯”队、锣鼓队、秧歌队等“四支文娱队伍”,推动移民主动加快融入城市新生活。
“现在在厂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个月还能有2000多的工资,感觉还是挺幸福的。”在务川自治县大坪工业园区全成电子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正在忙着加工耳机线的申进婵这样告诉记者。申进婵一家4口本是石朝乡大漆村的贫困户,今年6月搬进了县城集中安置点二期工程,不仅有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新房,还进园区当起了工人,比起在高山上朝不保夕的日子,现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在扶贫搬迁工作中,遵义紧盯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结合产城融合、依城建园实施园区安置,提供“保姆式”就业服务、开发“全域式”就业岗位、开展“订单式”就业合作,依托园区就近就地就业,使一批移民成功转型成为了产业工人。
为了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遵义以安置点为单元,建立更新了搬迁对象基本现状与就业意愿信息库,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两个信息库”,落实就业信息送到家、培训推荐定到岗、用工维权定到人等精准措施,实行培训、体验双免费,形成“搬迁安置+培训就业+就业推荐+后续服务”一条龙服务,实现了搬迁群众户均1人以上就业目标。
为了提供充分的岗位,遵义坚持在加速发展中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创业就业机会,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移民就业多元化。如仁怀市围绕打造白酒产业为主的千亿产业集群,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800余个,全市778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因户因人安排落实750人就业,实现未搬迁先就业;赤水经济开发区124家工业企业累计提供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用工岗位1.2万个,搬迁对象中有能力有意愿的100%实现就业。
为开展好就业合作,适应企业生产组织方式新变化,遵义市精准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创新就业合作关系,拓展移民就业空间。如桐梓县城安置点分别位于经开区和高新区,两个园区可吸纳1300人,对搬迁群众用工实行面试进入、定岗培训、带薪培养,目前已实现就业163人。另外,引导企业将手工作坊延伸到园区安置点,采取领件计件方式实现群众在家即可就业,桐梓彩阳电热毯厂已覆盖3个安置点,带动72户72人参与生产经营,人均实现月收入1200元。
在务川自治县移民安置点二期工程“山青雅苑”小区的街面上,第一间门面就是一间小超市,老板何茂兰一家是第一批搬进来的贫困户,为了方便照顾两个小孩,贷款开起了这家超市,记者采访时,她正在整理刚进的货物。“这里住户挺多的,生意还不错,一个月能挣个五六千。下一步我正打算利用晚上的时间再做点烧烤生意,虽然累点,但收入就更可观了。”
遵义市引导搬迁群众既搬进有形市场、又走进无形市场,通过盘活资源、资产、资本,经营农村、经营小区、经营产业,让农民变商人,靠政策脱贫、靠市场致富。
为了充分利用好贫困户搬迁后的闲置土地,遵义市用好用活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通过市场流转一批、政府收储一批、退耕还林一批“三个一批”,激活迁出地的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块地”资源,让搬迁群众成股东、分股利。如仁怀市投入资金3000万元,围绕“三块地”积极招商引资,将迁出地“三块地”资源量化,把移民群众与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利益有机联结起来,发展精品水果、商品蔬菜、茶叶等产业12000亩,通过“三变+移民+公司”模式,已盘活移民三地资源2810亩,盘活率达74.3%,移民群众每户每月可获得收入900元,实现由“移民离其土”向“移民有其股”的转变。
而在安置小区内,遵义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让利于民”原则,由各县区组建公司,经营管理安置区门面、停车场等公共资产,经营收益用于补贴安置区物管、水电等基本开支,结余资金用于后续帮扶和按股分红,促进移民增收致富。如仁怀市委托乡镇(街道)牵头组织,村(社区)、业主委员会参与,对安置点内门面、停车场和农贸市场等资产实现统一经营。多数县市还从规划设计着手,及时优化2018年实施的项目,努力调增门面等经营性资产,如凤冈县县城安置点规划一楼商铺门面11591平方米,二楼商铺9754平方米,农贸市场900个3592.54平方米,按照1:1.2比例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1901个。
在产业经营上,遵义也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以扶贫产业为纽带,加速移民进入市场步伐,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如播州区利用“全省十大食用菌县区”契机,为移民规划了1000亩的食用菌产业带,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年栽培黑(毛)木耳2000万袋,实现产值9000万元,户均每年可增加纯收入4.3万元(含劳务收入);赤水市引导易地扶贫搬迁户通过“特惠贷”、土地、林地入股农业观光园,构建“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园区发展、移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其中入股兰溪石斛观光园的第一批40户贫困户,今年每户已获得2000元的分红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