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超,宋美玲,裴廷福
(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山东 胶州 266300)
里岔黑猪是我国的一个优秀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强、体长多肋、肉质鲜嫩,具有比国内其他地方猪种多1~2节胸腰椎骨数的独特性状。开发利用纯种里岔黑猪仅仅适应于高端消费群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开发新的里岔黑猪品种资源,培育新品种,提高生产性能,扩大养殖规模,满足广大中端消费群体需要,是实施里岔黑猪产业化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
自然选择不会产生产品口味好的物种,因此,自然进化的品种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培育新品种,就是为了克服传统地方品种的缺点和不足,以顺应市场新的需求,使动物在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做好新品种的开发利用,能更好地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产量,一个是质量,这就需要人工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生长周期适宜的新品种。因此,加快里岔黑猪新品种开发利用,是里岔黑猪保种选育的需要、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提升品牌效应的途径。
畜禽品种开发与利用是实施资源保护的主要目的,保存是利用的前提,是持续有效利用的基础;利用是保存的目的,是保存的合理方式,只有大力推进畜禽新品种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开发,才能真正做到以保为主,保用结合,以用促保。
一个猪种的发展变迁,会受到大自然和各种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优势有时会变为劣势,劣势会变为优势,里岔黑猪也不例外。虽然里岔黑猪肉质细嫩、风味独特,但存在生长周期长、饲料报酬和瘦肉率低等缺点,这些是地方猪种固有共性,遗传上很难动摇,通过选育改变不大,用纯种选育法短期难以解决。这些性状减低了里岔黑猪用作瘦肉型猪生产优良母本的经济价值,必将导致社会上原种里岔黑猪的养殖数量下降,并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对里岔黑猪的保种选育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做好里岔黑猪原种猪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培育高效、低耗、优质里岔黑猪新品种,加快新品种开发利用工作,对于促进里岔黑猪保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由于纯种里岔黑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饲养成本较高,仅仅适应于面向高端消费群体开发高端产品,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挖掘里岔黑猪品种资源,培育新品种,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价格适中,面向广大中层消费群体需要,是实施里岔黑猪产业化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山东省莱芜市和江苏省苏州市都分别探索出了适宜于市场开发的新路子,其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莱芜黑猪在保种选育开发高档极品猪肉的基础上,利用十几年时间,成功培育出了生产优质肉猪的母本新品种“鲁莱黑猪”,专门用于开发中端精品猪肉,并通过了国家新品种认定,形成了较好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基础,探索出了一条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江苏省以太湖猪为基础改良而成的“苏太猪”,在全省建立了30多家苏太猪扩繁场,并已推广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因此,进行里岔黑猪新品种选育研究,开发适应于中等消费群体的中端产品,实行产业化开发,对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经济领域的竞争形态正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的高级形态转化。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其品牌优势,加快了争夺市场步伐,品牌优势效应日益显现。
纯种莱芜黑猪极品猪肉,市场售价高达100~120元/kg。但是,由于价格高,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消费者才能购买,发展速度比较慢。而通过杂交育成的“鲁莱黑猪”猪肉虽比市场上猪肉价格高出1倍以上,但由于价格比较适中,一般消费者有这个经济实力,因此,社会需求量大,发展速度很快。苏州纯种太湖猪极品猪肉,专卖店销售价在80元/kg以上,但受消费群体限制,销量一般。通过杂交育成的“苏太猪”猪肉产品,市场售价在40元/kg左右,但由于味道鲜美,价位适中,又无公害,深受欢迎,目前已在苏州市区建立了50多家专卖店,产品仍供不应求,出现市民排队争购“苏太”牌猪肉现象。从太湖猪和莱芜猪开发的经验来看,选择最佳杂交组合,培育优质、低耗、高效、生态的杂交组合,注册商标,实施品牌战略,对于增加里岔黑猪市场竞争力,提高里岔黑猪证明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社会知名度,必将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
引进国外品种只是我国生猪起步阶段的权宜之计,培育本国生猪新品种,才是保持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这已是全国业界人士的共识。同时,对以猪肉为重要食品的国人来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会对猪肉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培育里岔黑猪新品种,加快里岔黑猪新品种开发利用工作应坚持以下特色。
在培育里岔黑猪新品种应该保持里岔黑猪繁殖力高的优势,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2头以上,窝产活仔数11头以上。
里岔黑猪新品种应具有强健的骨骼系统和心肺功能,有良好的体质,抗病及抗应激能力强,免疫机能健全,良好的生活力。
里岔黑猪新品种应具有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能力高的优点,6月龄体重达100 kg,25~10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达600 g,料重比3.2∶1。
里岔黑猪新品种应具有商品猪瘦肉率高,肉质好,肌间脂肪多,背膘薄而均匀,腹脂少。
加快里岔黑猪新品种开发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指导,政府应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切实加强对里岔黑猪新品种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市政府成立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里岔黑猪新品种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承担里岔黑猪新品种开发工作的领导职能,并通过申请里岔黑猪瘦肉型新品系新品种认定,注册里岔黑猪新品种商标,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胶州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应的里岔黑猪新品种开发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里岔黑猪新品种开发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并邀请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部分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具体负责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另外,为进一步强化监管和协调服务职能,应成立里岔黑猪产业化开发协会,具体负责里岔黑猪新品种选育研究、产业化开发以及里岔黑猪新品种养殖、加工、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的协调规范等工作,确保整个里岔黑猪新品种产业在产、加、销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结合、规范运作的产业链,真正实现里岔黑猪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品牌化运作。
加快里岔黑猪新品种的良种扩繁和产业化开发,要走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的路子,在全市选定1~2家龙头企业进行良种扩繁和产品市场开发。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养殖小区来扩大生产规模,或者借鉴其他地方猪种先进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畜牧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实行订单养殖,专门养殖里岔黑猪新品种商品育肥猪,然后由龙头企业进行回收,集中生产中高档特色产品。强化猪肉品质保证,按照养殖、加工、产品销售一条龙的模式,以科技为支撑,紧紧围绕里岔黑猪新品种的生产性能、肉质性能方面的优势和特色,研究出一条从繁育、饲养到屠宰、分割加工、包装、销售的科学工艺与流程,从根本上保证猪种和肉品质量。加大里岔黑猪新品种产品质量监管,要全面实行质量可追溯机制,严把质量关。从生猪的育种、养殖、运输、分割、肉制品加工、仓储配送等方面实行全过程覆盖、全流程跟踪的产品标识制度,实现从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反馈、产品可召回的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加快里岔黑猪新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利用工作,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支持,国内其他地方猪种在新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工作,各级政府都注入了大量的扶持资金,争取了国家和省里大量的科研和开发经费,如果没有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扶持,其选育和开发工作将无从谈起。因此,在里岔黑猪新品种选育和开发过程中,政府不仅要将保种经费纳入市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而且要从贷款、用地、建设、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并积极争取各级的项目资金支持,以确保选育及开发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个品牌的推介,离不开舆论的宣传。宣传应以政府主导,企业为辅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告、媒体、会展、窗口等形式,搭建里岔黑猪新品种品牌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里岔黑猪新品种品牌,挖掘品牌内涵,拓展品牌市场,不断提高里岔黑猪新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还可以邀请策划公司从总体上进行广告和宣传策划,建立一套长期有效品牌宣传路子。通过大力宣传,向消费者推荐健康保健猪肉、绿色安全猪肉,引导健康的消费理念,让消费者了解和认可里岔黑猪新品种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为里岔黑猪新品种特色猪肉产品搭建更广阔的推介平台,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要通过以上各种手段,真正实现里岔黑猪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和品牌化发展,争创中国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