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茂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台州318026)
柑橘是世界最重要的水果之一,是家庭常备的水果品种[1]。近年来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事故频出,大大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担忧。食品安全向来都是人民生活之根本,国家稳定之基础,社会发展之前提。当前有机富有营养和美味的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独具魅力。我国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也应朝更高境界发展,有机食品是现在国民理想的目标。笔者认为橘园停止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源药剂,保证柑橘果实不受污染,还原柑橘果实原有风味的有机柑橘应是我国当前柑橘业转型升级首选的发展方向。本文拟探讨实施柑橘有机栽培可行性及方法。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柑橘业经历‘西迁’之路。西部一些地区受政府扶贫和三峡水库移民政策的扶持,柑橘业得到很大的发展,长江柑橘带是西部柑橘大发展的佐证。而东部一些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柑橘黄龙病危害,冰冻雪灾所造成损失,用工成本急速提高而出现的小散橘林抛荒以及与各种本地和外地小水果品种价格差异的冲击之后,东部沿海地区柑橘栽培面积和产量经历大幅度回落之后,现在正在逐步回升。特别是一些名产区为弘扬祖宗留下的中华柑橘源名片,柑橘栽培面积也正在快速回升。就全国而论,目前,我国柑橘业从产能过剩正在逐步回归到正常发展的常态。在回归的路上,有机栽培正是柑橘业转型升级首选的目标。
当前,我国柑橘业生产规模大多数仍处在小规模经营状态,种植面积一般在数亩到数十亩范围,上百至数百亩的种植大户数量很少。种植的方式纯化学农业的色彩非常浓厚,一般是施肥靠化肥,防病治虫靠化学农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化肥使用起来省工省力,而传统农业时代使用的有机肥如猪牛栏肥等,现在由于散户小规模饲养容易污染环境受到环保部门的限制。人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排泄物都到抽水马桶里去了。柑橘栽培者难觅有机肥,柑橘园施用有机肥的比例很低,多数柑橘园都以使用化肥为主。由于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酸化、硬化板结,土壤团粒结构遭破坏,不利柑橘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还会污染土壤环境。柑橘树体生长在这样恶劣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失去了原有的风味。
另一方面,一年到头,春夏秋冬,柑橘树体往往会遭受多种有害生物的侵扰和为害。柑橘栽培者只得依赖化学农药来保护,所以每年都要在橘树上喷洒大量化学农药。一年到头橘树都要在化学农药的保护下渡过,每年喷农药次数一般少则 9~10次,多则12~13次。这里还不包括保花保果的激素类药剂。由于长年累月在柑橘树体上喷洒大量化学药剂,橘园里的好多有益生物种群已消灭殆尽。现在柑橘园内常见的生物,大部分是有害生物种群。有的有害生物种群在没有天敌抑制的情境下自由发展,猖獗危害。树体一年到头喷洒农药,难道这种环境下的土壤生出产的柑橘果实味道会好吗?安全有保障吗?
上述浓厚化学农业时代的气息正是当前柑橘业生产现状的写照。这种状况与食品优质和安全的要求极不相称,急需改变。柑橘园应减施化学肥料和农药,走有机栽培之路,既确保柑橘果实安全又逐步恢复原有的风味。
早在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就正式成立有机食品开发中心,表明国家对有机食品生产的重视。几年前,中央政府为顺应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作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重大决策。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权适度有序流转以及其它社会和自然因素对柑橘业的影响,现在柑橘种植大户应运而生[2]。由于柑橘种植大户增产增收理念转型,新建规模化的现代柑橘园也已出现。这些新建柑橘园有一定规模和统一的经营权,为规模生产创造条件。近年中央政府又颁布了食品生产安全法,建立了食品生产安全追溯制度和体系,确保食品生产的安全。这一切说明实施柑橘有机栽培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另一方面,以科学技术促柑橘业转型的技术条件也在逐步完善,如大规模饲养家畜技术,牲畜粪便发酵等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等都有长足的进步。有机肥还园有利改良土壤,助柑橘茁壮生长,结出来的果实风味好。再从植保角度去看,现在非化学农药防治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也已有许多可实用技术,如绿色防控、无害化治理的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法等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农药中现在出现一些毒性很低的品种,非化学源的农药品种,如农用抗菌素、植物源、矿物源以及细菌、真菌类的生物源农药等也在迅速发展。近年又出现物理源治病的新方式,如喷射臭氧液防治病害的新机具。如此等等的技术储备还有很多。如有的地方已经推行‘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果园模式和‘猪—沼—果—灯—鱼—捕食螨—水果套袋—黄板’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模式[3-5]。这些技术,可供栽培者选用。
具体实施时得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方式进行。具体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实际上是已有的经营理论、经营理念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要研究解决的是已有科学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的关键技术,再创成果。
在原始农耕社会和传统农业时代的优点就是柑橘园基本上以施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如人粪尿、猪牛栏肥等。我国悠久的传统农业为有机农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它实行农牧结合,精耕细作,土地用养结合地力常新,产出的产品风味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而现代化学农业时代要求高产出,以施化学肥料为主,结果破坏了地力,产出的产品改变了原有风味,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总结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学农业的优缺点之后,新创建的柑橘企业应实行果业为主,农牧结合,产出人民群众喜爱的有机食品,恢复果品原有的风味。现在我国的有机食品基本上面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几乎为零,极少量的有机食品捧为‘特供产品’。这类新型企业是利用牲畜的粪便研发发酵肥,或发展沼气工程,建立以水为媒介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的有机肥利用的新模式。果牧结合这一措施,既有利发展有机的柑橘业,也有利畜牧业的发展。果业企业办牧场可降低柑橘生产成本,又可产出高价的有机食品,创建低成本高产出的循环经济的新格局。果园地面种植黑麦等牧草提供牲畜饲料,牲畜粪便通过发酵肥技术形成固态的发酵肥、或通过沼气发酵形成液态发酵肥,实现有机肥料还园。柑橘园停止使用氮、磷等大元素化肥,改施有机肥料。这样有利改良土壤结构,开展土壤修复工程,促进柑橘正常生长,这对还原柑橘果实原有的风味大有好处。畜牧场饲养牲畜的数目根据牲畜种类而异,猪牛羊出粪率不同,具体饲养牲畜头数根据实际而定。畜粪的沼气工程一定要配套建沼气池、沼气沉淀池、泵站、用PVC管把沼液引入果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经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这样,做到不污环境,还可得到环保部门的认可。牲畜粪便还园达到以园养园,既降低柑橘生产成本,产出高价的有机食品,还可改良土壤,最终达到生产有机柑橘的目的。
绿色无害化生态防治新模式就是要建造防护林,走健康栽培之路,开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使用非化学源药剂防治有害生物,恢复柑橘园生物种群多样化,营造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新格局。
3.2.1 上规模的橘园应规划营造网格化防护林带。改变柑橘园的单一种植柑橘树老格调。虽然建造防护林带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但有了防护林的保护可以减轻有害生物种群的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别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助木虱北迁,柑橘黄龙病发生地在进一步北移的新情况下,有防护林的保护可降低木虱的传播速度,这是预防和减轻柑橘黄龙病的良策。此点对柑橘黄龙病危害严重地区特别重要。如有一地方新建上千亩的新柑橘园,由于未建防护林,新种的橘苗在未成林前即遭柑橘黄龙病危害,造成柑橘未成林就要铲除病株并烧毁。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造成一些投资者不敢投资柑橘业。
实践证明,防护林保护确实能降低柑橘黄龙病传毒媒介昆虫柑橘木虱的传播速度,减轻黄龙病的发生;其次,防护林能防止阳光直射又可减少冻害、日灼病和风害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还可减少树体枝条、叶片相互摩擦造成的伤口,降低从伤口入侵病原而发病的病害发生机率。这样的柑橘园农药喷射次数和使用量可明显减少,也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有益生物的杀伤。建议新建上规模的柑橘园都应规划建立网格化的防护林。防护林带的树种可选杉树和其它阔叶林混栽。如果建立防护林实在有困难,也可考虑建立高架防虫网,这样也可阻止一部分迁飞类害虫的入侵。
3.2.2 防护林周边种植有花的矮种树木或灌木和花草,这是促进果园生物种群多样化的另一措施,还可与休闲农业结合。在防护林带周边或路边种植有花的矮树种或灌木、花草,营造果园生物种群多样化和美丽果园的新风情。柑橘园种植的作物种群多样化,带来有益生物种群多样化,达到利用有益生物来抑制有害生物滋生和危害[6]。灌木如冬青、迎春花等,花草类如玫瑰、蔷薇、月季、茉莉等都是有花植物。有花植物能吸引鸟和昆虫等动物,这样的柑橘园能为有益生物提供丰富的食料、桥梁寄主及潜藏隐蔽的场所。
野生植物上的害虫、花粉、蜜汁、分泌物可作为有益生物的食料,使有益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多样有花的植物能使柑橘园内有益生物种群如捕食螨、瓢虫、小花蝽、蚜小蜂、草蛉、粉蛉、步甲、生蜂、寄生蝇等数量大大增加。这种模式还可与休闲农业结合。因为防护林周边、路边有种植让人喜悦的美丽树木、花草,供休闲者观赏。柑橘园营造动植物生物种群多样化,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有益生物控制、平衡有害生物滋生和危害。这是有害生物治理实施“以防为主,综合治理”战略的新举措。
3.2.3 提倡生草栽培,改变果园地面植被结构。提倡生草栽培,这个措施对未封行的幼龄柑橘园特别重要。地面应种植对有益生物有利的草种如霍香剑、叶决明等绿肥,或实行计划生草栽培,合理种植间作物如绿豆、黄豆之类间作物。饲养家畜的果园也可种植家畜喜欢吃的黑麦或其它牧草。改变果园地面植被,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在果园喷药时可以有助于有益生物转移或隐藏。野生植物上的害虫、花粉、蜜汁、分泌物可作为有益生物的食料和寄生物,使有益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
3.2.4 提倡健康栽培模式,实施农业防治。提倡健康栽培是要增加树体对病害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实施农业防治法,具体方法很多。其一不管施牲畜的发酵肥、还是施沼气沉淀池里的液肥、还是油菜籽饼肥都要控制氮肥和施肥量及氮磷钾三要素肥料的比例,其方法是进行肥效测试和测土施肥。其目的是调整春夏秋梢发生时间和数量及整齐度。其目的是既要满足柑橘树体的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又要设法打断有害生物的食物链,以达到抑制病、虫、螨害发生量。其二是通过整枝修剪,剪去徒长枝和病虫枝及改造衰败树,控制橘树年产量。冬季采果后或者在橘树萌芽前一定要进行整枝修剪,剪去多余枝条、病虫枝及枯死枝,烧毁枯枝落叶。调查证明,春夏发梢量过多、叶片徒长、叶质肥大幼嫩,食叶性虫害和侵染性病害发生量就多,为害就重。其三是合理密植、选用矮化砧,配合适时间伐,使幼树早日成林。此点对柑橘黄龙病危害严重的地区特别适用。广东潮汕就用适度密植法对付黄龙病,使其早投产快出经济效益。其四是控制土壤水分,采用滴水灌溉,以达到控制植株生长量。
3.2.5 生长季节一定要使用非化学源农药,建立科学用药制度。选对药剂是关键,尽量选择对环境友好、对有益生物杀伤相对较轻的非化学源农药,如农用抗生素类、植物源、矿物源以及细菌、真菌类的生物源药剂,如选择石硫合剂防病又杀螨蚧,冬季使用松碱合剂。当然,在冬季树体休眠期也可选择化学源农药。另外,可选择物理防治法防治蚜虫,如利用色板诱杀蚜虫等等。喷药次数要严格执行‘经济阀限’法则,按防治指标打药。不到防治指标先挑治不全面喷药,以抑制虫口密度高的植株,在挑治无效后执行普治。全年要严格控制的打药次数,尽量保护有益生物。做到柑橘在采收前一个月不打药,至少不打残留期长的农药。冬季实行整枝药剂清园。要建立植保员检查虫情制度,根据虫情打药。大型园喷药要实行管道化。
3.2.6 引进、释放有益生物,开展生物防治。据记载柑橘园内有益生物种群十分丰富可供选择利用。可在橘园内释放有益生物是实施生物防治的有效方法。当前可应用的成果很多,例如释放能抑制红蜘蛛、锈壁虱为害的捕食螨;引进粉虱座壳孢,即俗称的‘腥红菌’来防治柑橘粉虱;引进瓢虫防治介壳虫;生产多毛菌粉剂防治锈壁虱等害螨。另外,近几十年来又发现多种新的有益的虫生真菌种群和昆虫类别,这些新菌种和有益昆虫应加速开发,使其早日产业化以便早日投入田间应用。
实施有机栽培是柑橘生产上的一场大变革。实施起来困难不少。首先是创办新型的柑橘企业牵涉到土地流转、兴办畜牧场、建造防护林等诸多大问题,需要各方面的认可。再者,创建上规模的柑橘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三实施该工程还须研究在停止使用化肥和化学源药剂后的关键技术。其四实施该工程除要掌握柑橘有机栽培技术外,势必还会碰到许多新问题和新技术,如大规模饲养牲畜、牲畜粪便发酵肥、沼气工程技术等等。企业主对这些新事物还不熟识,需要一个重新学习,吸收消化过程。实施有机生态栽培,既要总结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学农业的优缺点,又要依靠现代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原理指导下工作。提倡有机栽培,畜牧业应有较大的发展。有机柑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当地政府应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如奖励开发性投资,给予低息或免息贷款。同时,还要组织学习和讨论,并加大宣传力度。如加大宣传实施有机栽培对发展柑橘业,还原柑橘果实原有的风味、减少果实农药残留的污染对民众健康的好处等等。当前橘园人工费用居高不下,用工费用占总成本比例很高。只有实施有机栽培才能达到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能高产出。
有机农业,也叫生态农业,1920年代欧洲人首先提出,后在全世界得到快速的发展,它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或基本上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激素,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所需营养,使产出食品不受污染,还原食品原有风味的一种栽培方法。当前,有机食品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人们吹捧。柑橘实施有机栽培的实质是果园停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使遭受破坏的土壤得以修复,确保橘园持续优质生产,果园实施绿色无害化防控,达到利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虽然有机柑橘之路有难度,但只要能全面实施本工程所述各项措施,那么橘园施用的化肥、农药数量必然会大幅度下降。有机柑橘的新时代一定会到来。
[1]丁晓波,张华,刘世尧等.柑橘果品营养学研究现状[J].园艺学报,2012,39( 9):1687~1702
[2]黄振东,占红木,陈国庆.大户时代柑橘增产增收的理念转型[J].浙江柑橘,2016,33( 1): 6~8
[3]曹诗红,朱祚亮,蔡世风等.宜都市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0,( 6):42~43
[4]曾泉,朱红海.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模式探讨[J].湖北植保,2015,( 5):36~38
[5]肖立.嘉陵区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综述[J].四川农业科技,2015,( 2):48~50
[6]陈道茂.柑橘园实施生物种群多样化的生态修复工程探讨[J].浙江柑橘,2016,33( 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