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玥含
【摘要】文学作品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一百多年来,中国影视界呈现出文学作品由文学化转向影视化的趋势,顺应了当代社会对于文学作品消费的速食性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化消遣意味。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富有生机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电影的影视改编提供了大量素材。
【关键词】当代文学;影视剧本;剧本改编
一、现代与当代在文学史上的划分
(一)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史可以划分为三段,主要指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鲁迅用狂人日记撬开现代文学史大门,鲁迅成为先驱);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以革命文学以及人文主义为核心);抗战文学为开端的40年代文学(主要以赵树理等人为代表,著有《小二黑结婚》等篇目)三大部分。
(二)当代文学史
1. 1947-1978
50-70年代文学,这一时期下有突出的十七年文学(即红色文学,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保卫延安》等作品为代表)以及文革文学(地下文学为代表,如白洋淀诗学)两大部分。 2. 1978-1986 新时期文学,这一时期有表达文革伤痛的伤痕文学,反思文革的反思文学,顺应1978年改革开放大势的改革文学以及寻求文化根源的寻根文学。 3. 1986-1990 后新时期文学,先锋派小说(格非、余华等为代表的冷峻风格),新写实、新女性、新生代、新历史等对于新型社会的解构。
4. 1990以后
90年代文学及新世纪以来的文学。
二、电影与文学
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承了一种历史文化。路易·卢米埃创作的《火车进站》等12部电影打开了电影界的大门。一百多年来,中国影视界呈现出文学作品由文学化转向影视化的趋势,顺应了如今当代社会当中对于文学作品消费的速食性,具有一定的文化消遣意味。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富有生机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电影的影视改编提供了大量精神资源和艺术素材。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学的中心寓言性逐渐减弱,对于经济条件的顺应性越来越强。电影改编文学始于1900年梅里爱将《灰姑娘》搬上荧幕。
对于文学走上影视化改编道路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两者都具有叙事性(目的、意义、作用、效果均相近,在叙述方式上也有共通之处),两者拥有类似的创作主旨(文学是作家的梦想,电影是社会大众的梦想)。通过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去感受生活,使读者成者观众产生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与愉悦感,并且两者创作的本质理念相通(通过文字或者画面去再现生活,表现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为人们构造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想法。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作品,都需要人为的主观参与,这就不可避免地在作品中映射出导演组、演员或者作者本身的创作理念与思想,能够让受众更大程度上感受到创作者想要传输给大众的思维方式与内容。而当文学作品受到编导组的改编成为影视作品以后,即相当于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了二次创作)。
文学与电影具有不同的生命,两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表现形态、创作方式和接收方式上。表现形态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直接与间接之间的差距,对于电影来说,更偏向于通过声音与画面为受众提供直接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直观的感受,但是文学作品则通过文字让受众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新的较为抽象的背景环境,这也就凸显出了文学作品对于受众本身的文学素养的高级要求。创作方式上的区别表现在:相较于文学作品对于作者本身的依赖性,导演组演员等众人所共同创作的影视作品则缺少了個人的主观性。接收方式则体现在:电影受消费社会影响,本身具有流行性深入传播性和消费性,文本具有更强的思维深度以及广度。
改编并不是用一种媒介符号代替另一种媒介符号,它是两种艺术形态的特征碰撞以及发展,如何让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实现票房与文化的双赢,才是影视改编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游离于文学与影视之间——王朔作品的影视化改编道路
(一)王朔现象
“王朔现象”是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中,王朔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批评,被视为痞子文学,但在社会上却很有市场、销量很大的矛盾现象。这实质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是商品经济社会的特有产物,与其说是王朔选择了这个时代,倒不如说是时代选择了他。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中心地位、人文精神、纯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中心滑向社会边缘。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消费、通俗等功能特征,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从长期与政治亲密、从长期一元化的状态走向多元且以娱乐为重要功能的开始,该时期的王朔成为中国商业写作第一人。
(二)王朔电影年
1988年,《顽主》《轮回》《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四部电影搬上银幕,这些均由王朔的作品改编,王朔达到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这一年被中国影视界视为“王朔电影年”。《甲方乙方》是由冯小刚执导的喜剧电影,于1997年上映,这是一部在现实与虚构之间自由切换的电影,主角为四个善良智慧又善解人意的自由职业者,此四人的工作重点是帮助消费者过一天好梦成真的瘾,旨在帮助人们完成自己梦寐以求却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好梦。《私人定制》也是由冯小刚执导的喜剧电影,2013年上映,主角四人成立公司以替他人圆梦作为自身业务,专门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制圆梦方案,甘愿满足客户的任何需求,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在给众人构建了梦想的最后将观众从无所不能的白日梦拉回了现实,包括雾霾、污水、砍伐等渚多现实问题都被展现出来。
四、从王朔改编现象看当下文学影视化改编
(一)王朔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现象出现的原因
1.王朔的文学作品文本较为通俗,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和语言的设置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其文本和改编电影对社会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引起社会受众群体的喜爱。
2.王朔小说的情节安排和人物设置以及创作观念处在中间态,在好人与坏人之问,在艺术与商业之问,较为巧妙地把握了两者之间微妙的相互关系,使得其文本所改编的影视作品能够同时满足票房以及文化传播两大需求,既能够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会距离现实过远。
3.王朔的文学作品在语言方面具有诙谐幽默的特质,这就为其文学作品的改编提供了较好的商业吸引性。
(二)评“王朔影视改编现象”
1.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王朔本人有意识地去创作具有商业改编价值的文学作品,对其本身的小说文本在写作时就进行二次加工。
2.王朔本人充分利用了影视媒介的巨大影响力,以应用于白身的创作实践,在大众文化语境和个人价值选择的双重作用下,工朔选择了大众媒体。
3.作为精英文化代表的文学名著所具有的丰富的审美内涵、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个性都有助于影视文化品位的提升。
4.成功改编的影视作品通过反作用不断促进精英文化的繁荣,不断推动其发展与进步,通过双重互动行为推动整个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大众文化获得自己的主体地位。
大多数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后,均能得到良好的观影反应。由此可见,对于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二次加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文学作品本身的传播和发展,使原著在阅读量和传播上得到提升,这可谓是一种双赢的运作模式。由此可以推出,在中国的影视发展史中,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以及翻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进步。
五、当下文学影视化改编
(一)尊重原著
尊重原著即保留原著所要传达的思想主旨和精华,同时对其进行商品社会的思维改造,做到文化传承的优先化。这主要是以忠实于原著的主题,力求保存原著的谨严、朴质、外冷峻而内炽热的风格,此外还得做一些形象的、通俗化的工作。
(二)在原著基础上的再创造
尊重原著的条件下也要尊重电影本身的藝术性,发挥电影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以及艺术作用。影视改编需要加入作者的理解成分和创造性,电影应发挥自身的艺术性,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刘振东,杨晓辉.论冯小刚喜剧电影创作的文化驱动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姚馨丙.忠实与创造:电影改编的原则[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