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7分钟补时,最后一次角球进攻,门将韩镕泽也冲进了对方禁区,但国安没有给鲁能最后的机会。没有奇迹。一声哨响,比赛结束。
此时此刻,距离12月1日,还有不到3个小时,李霄鹏出任山东鲁能主教练即将满一周年。这是一场“失利”的平局,李霄鹏的执教周年句号未满。
但他已经尽力了,他的战术安排,临场调度,已经彰显出了2018中超最佳主教练的风采。
不过,机会建立在实力之上,2018年国安豪掷20亿,而鲁能几乎零投入,胜利的天平虽在第一回合向鲁能倾斜,但在金元的力量下,胜负易主,奇迹没有诞生。
作为山东足球的一面旗帜,李霄鹏将职业生涯完全奉献给了山东足球。1990年,他入选山东青年足球队,职业联赛开启后,他效力济南泰山将军队。1995年,前省一队队长林学斌退役,刚刚20岁的李霄鹏,接过8号战袍,开始了他在山东足球的传奇之旅。
那一年,在殷铁生的带领下,济南泰山将军队从不可一世的上海申花手中,夺得了山东足球第一座足协杯奖杯。李霄鹏、宿茂臻、唐晓程、邢锐、冯建国、郭侃峰、王东宁等一干山东名将初露峥嵘。那是李霄鹏的青葱岁月,也是橙色足球的青春时刻。
十年之后,2005年,同样是一场足协杯决赛,在失利之后,李霄鹏宣布退役,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从女足主帅再到俱乐部总经理、俱乐部主帅,从济南到北京再到青岛、石家庄,最后又回到济南,李霄鹏辗转腾挪,在中国足球城市地理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最终回到自己最熟悉的鲁能泰山。
他的职业生涯某种程度上演绎着一种鲁派特色:“踢而优则仕”,这与他内敛沉稳的性格有关,同时也演绎着山东足球在这个时代的路径选择。
从1995到2018,二十三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时代浪潮中,大连王朝、鲁能王朝、恒大王朝接连更替,李霄鹏以不同的身份经历了这一切。
三场比赛,两种身份,两种结果,二十三年轮回,他与山东足球趟过职业联赛的蛮荒期、辉煌期,在这个夜晚一同迎接命运的挑战。这一次,关山难越,但他虽败犹荣。
橙色轮回
那一天同样是足协杯决赛,时间是2005年11月20日。
那天下午,鲁能队在天津输给大连,整个赛季四大皆空,有些心灰意冷的鲁能队长宣布退役。那年他只有三十岁,对于一个职业素养良好的球员来说,完全有能力再打拼几年,但或许是那个赛季遭遇的失利过于刻骨铭心,使他真正认识到“英雄气短”这个词的含义,于是三年前宿茂臻的一幕重演,又一面山东足球的旗帜在当打之年宣布离去。
那一刻,整个山东都能听到鲁蜜惋惜的声音。
即使随后的一年鲁能队创造了巨大的辉煌,又一次拿到双冠王。这个平静的青岛男人也没有表现出任何遗憾,甲A时代的三个冠军早已给了他足够的荣誉,何况还有世界杯呢。
对他而言,那次世界杯之旅的确称得上是一次奇迹。
具体的过程和细节已被各种版本的文本传颂得神乎其神,以至于我们至今无法以平实的角度回顾那一场比赛。运气眷顾的成分总是被津津乐道地夸大,而真正的答案往往被淹没。其实李霄鹏对于此事的看法就是一条:实力使然。国家队实力摆在那,个人实力也够了,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而已。
但饥饿的中国球迷顾不上许多,我们更愿意相信一个英雄横空出世,踩着七彩祥云来拯救中国足球,这个本子满足了所有人的胃口,李霄鹏只不过被推上去做了次孙悟空而已,不管他愿不愿意。
据说那天从沈阳回北京的航班上,脸颊微微泛红的李霄鹏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终于摆出了那副日常的山东男人表情。记者问他:“乐晕了吧?”“晕,现在还晕。”事后他又狡辩自己“表里如一”。
当然,这个奇迹的结果是李霄鹏以主力身份参加了韩日世界杯,并参加了全部三场小组赛。退役后,他透露心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相当满意,不是因为得到了许多冠军,而是参加了世界杯,那段经历终生不忘。
据说当时在西归浦的草坪上,还不会讲官话的李霄鹏与围坐在一起的记者谈论中国队的前景,“如果中国队正常发挥,而其他三队也正常发挥,那么中国队打完三场比赛就回家了。”此言一出蒙住一片记者,他们从未想过国家队队员如此直接。“我说的是实话。”李霄鹏很认真。
后来他担任青岛中能主教练时,队里的外援刚到第一天,就找到他比划了一通,问他是不是参加过2002年世界杯。他点头,“和哥斯达黎加同组。”
这位名叫卡斯蒂略的哥斯达黎加外援顿时感觉相当奇妙,当时只有15岁的卡斯蒂略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场比赛,也记住了当时的中国队18号球员。
我们不知道李霄鹏会怎样安慰眼前这颗少年的心,作為主教练应该会给出一句中国谚语:“足球是圆的,一切皆可能。”
2005年退役后,李霄鹏开始了一段教练员和管理者的全新生涯。他在朱广沪那支国家队里担任过情报搜集员,后来执教山东女足,然后升格为国家队女足主教练,还在青岛中能担任了一年主教练。
在此前后,山东足管中心副主任和石家庄永昌总经理的经历又给他的履历表上增添了另一层维度的补充。
2015赛季结束后,对成绩不满的鲁能队开始寻求突破,第一个传出新闻的就是李霄鹏的回归,而他也不出所料地回来了,担任副总经理的职位。
此后,在经历了曼诺尤其是马加特的改造后,鲁能的技战术风格逐渐成型,而李霄鹏也因技术总监、中方教练组组长的职务,对鲁能的战术资源有了重新的认知。
2017年赛季结束后,马加特离任,李霄鹏从管理者角色变身教练,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开启了对鲁能的战术再造。
官方公告这样解释这次从洋帅到土帅的变更:此次主教练变更,是俱乐部在多年吸收借鉴外教先进理念和经验基础上,对本土教练成长规划的延续。今后,俱乐部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优秀本土年轻教练成长提供平台,为中国足球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高情商大佬
足球是个江湖,每一个江湖大佬都自带锋芒。范志毅、郝海东、魏群,皆是桀骜不驯的人物,而李霄鹏却以独特的气质赢得了自己的地位。
他的情商在圈内是公认的。憨厚老实——不熟悉的人这样感觉他;熟悉他的人却只给他一个评语:大智若愚。在冲进世界杯的那届国家队中,大连帮、上海帮泾渭分明,更有孙继海、李铁这样的“刺儿头”,李金羽、吴承瑛那样的另类,他却游走在各色人等中,和每个人几乎都是朋友。2004年年底,到济南参加他婚礼的队友组成一支国家队绰绰有余,尽管和郝董有些嫌隙的范大将军并未到场,但礼金也一早送到。
很长一段时间,他是米卢眼中的“温吞水”,没有范志毅的激情,没有郝海东的倔强,在国家队中似乎可有可无。只不过,他在每次训练结束后主动收拾标志牌的举动,也没有逃过米卢的双眼。转机来自十强赛前的上海四国赛,中国队踢得一塌糊涂,而米卢气定神闲地吐出一句:李霄鹏是最大发现。2006年,宿茂臻成为国奥队助教,有人请米卢评论,后者讲了很多称赞的话,私下却问身边朋友,为何不是李霄鹏?
很多人纳闷他如何能在“势不两立”的大佬中间应付自如,他嘿嘿一乐,“我是为了多赢他们点钱呀。”十强赛期间,闲暇时郝海东和范志毅共坐一桌搓麻,俩人忙着斗嘴,李霄鹏是最大赢家。
世界杯之后,谋求进一步突破的山东鲁能开始重金引援。2005年,郑智来到山东鲁能,进攻核心的旗帜逐渐移交,但李霄鹏对此相当淡然。
一次赛后采访中,他说:“要说担当进攻核心,我这个年龄已经发挥不了这种作用了,现在我也随着球队的需要在调整自己的位置,在寻找我这个年龄所合适的一种踢法。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是否被替代的问题,而是针对现实情况和球队需要而做出的一种理智选择。”
他这样评价当时的郑智:“大智的综合能力,的确要比我强得多,特别是在他这个年龄就有这么成熟的足球思维,这是我所不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印证了一代更比一代强那句老话。目前山东队有了不错的人员储备,有了很强的得分能力,还有一批批有实力的各个年龄层次的优秀球员,大家在一起,为什么一定要争一个谁第一、谁第二?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了球队更好,更强,更有战斗力。”
他深受记者喜爱,因为评价起身边队友滔滔不绝,甚至一些小细节也能娓娓道来。当然,大多是善意的评论。他也知道何时需要谨慎。2007年亚洲杯,他是国家队助理教练。彼时,众多记者发现平时口若悬河的他突然变得沉默。
对于朋友,他够仗义。2002世界杯后的山東队里,他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却并未飞扬跋扈。守门员邓小飞在一次训练赛里连丢5个球,比赛后羞愧得头都抬不起来,他却走过去拍拍邓小飞的肩膀,认真地安慰道,“守门员丢球都是有数的,训练里丢得多,正式比赛就丢得少了。”球场内笑声一片。
2008年11月,足坛元老马克坚病逝。参加完追悼会,李霄鹏将马克坚的夫人、女儿接到青岛,安排她们在那里散心。不只因为他的父亲李天恩和马克坚是莫逆之交,更重要的是马导对他“有恩”。当年,一度只能在米家军坐板凳的他差一点就打了退堂鼓,却在马克坚恨铁不成钢的骂声中坚持了下去。
2009年时,李霄鹏担任山东省足球管理中心副主任,他把山东女足拉到广州集训,当晚他们和河北女队教练组聚餐。酒过三巡,众人渐渐放开。河北女足助教、曾经的中国女足队长孙庆梅打趣他,“每天都见你站在球场上,你们队员都是长袖长裤,好像只有你一个穿着短裤,态度最认真呢。”
“你不就是说我的罗圈腿吗?我还跟我们队员说呢,看看我是怎么下底传中的。就我这腿,传出的球就没有直线的,全是弧线的。”大家哄笑。别人拿他的这个主要特征开玩笑时,他并不介意。当年,也是这双腿才引起他的妻子李媛注意的,他被李媛那帮艺术体操小队员起了外号——“凯旋门”。
每一次角色的转变,他都扮演得游刃有余。在石家庄永昌担任总经理时,身为总经理的他也深知避嫌,不该干涉不要干涉,于是干脆连训练都不去看,真正做到一个符合足球规律的职业经理人的角色。
他与时任主教练亚森相处自如。他说:关于球队的事,包括队员使用、奖金发放等,我们都不会去干涉亚森,甚至连建议都不会提出。我经常提醒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我们这个团队必须支持亚森,亚森做的任何决定都必须尊重。也正是球队与俱乐部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才有了今天这点儿成绩。
那一年,刚刚冲上中超的永昌获得了第七名,完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黑马奇迹。
回到鲁能后,他从一把手退身二把手,但同样位高权重,担任俱乐部副总、技术总监、中方教练组组长,在球员的去留选择、内外援的调整,球员薪金以及奖金的分配上有决策权,这些都是球队运转的关键要素,李霄鹏的抉择,关乎鲁能的未来走势。
他早已适应了这种官方角色,熟练地驾驭着西装、领带,试图在球迷面前展示鲁能的新风貌。
如此正式的装束和做派已成为常态,但偶尔也会流露真性情。退役后的某年春天,他和米卢等人去沈阳为肇俊哲义赛捧场。米卢让司机将车停在五里河的出线纪念碑前。纪念碑上厚厚的尘土覆盖,李霄鹏被米卢拽着跳上了台上拍照留念,他们兴奋的呼喊引来路人呼喊:“看,那个人多像米卢。”李霄鹏顾不上这些,急匆匆地寻找着自己的塑像。
没过几年,他的塑像连同五里河一样,不知所踪。
在这里,一样迷失的还有他的名字,五里河扬名之前,所有报纸上提到他的时候都是“李小鹏”,但自此之后“李霄鹏”却成为官方称谓。当时喜欢说文解字的老解说员们还很吉利地解释为“云霄之鹏”。
至于哪个才是真实的姓名,或许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反正鲁能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上,姓名签上的“李霄鹏”三字赫然明示,这么多年了,他也懒得解释。
毕竟他是从球场上走过来的,在那个规则里面,十二年间一张红牌都未染过。
未来的使命与定力
尽管在4.5万多球迷的助威中,鲁能未能将足协杯冠军收入囊中,但必须承认的是,2018年的鲁能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
阵容稳定、战绩稳定、战术稳定,这是众多足球专业人士对本赛季鲁能表现的评价。
足球名宿彭伟国在微博上这样说:李霄鹏近一年的战绩有目共睹,从去年年底刚上任时被人质疑,到现在把鲁能带到了争冠的行列,在鲁能在转会市场上没有多大动作的前提下,他给鲁能带来了这么大改变,不得不说李霄鹏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教练,这点也很让我佩服,也希望鲁能在李指导的带领下继续给中超带来惊喜。
稳定的背后,李霄鹏对于球队的掌控力其实已经毋庸置疑,无论是他对球队的熟悉程度(如臂使指般),还是他原本的影响力(鲁能旗帜),包括他的行事作风(极高情商)都决定了这一点。
说起来,赛季之初,球迷对于李霄鹏的担忧仍旧是技战术体系,因为他缺乏中超执教经验,甚至有人说他缺乏执教的成功经验。但事实未必如此。
李霄鹏的首次执教,也是执教山东女足就颇为成功,2009全运会第四,历史最好成绩,而他此前更是亲自跑到商瑞华那里去学习;2010年,李霄鹏第二次执教,率领93国青参加荷兰未来者杯,0比0平巴塞罗那、0比4输阿贾克斯、1比0胜利物浦,小组第二晋级半决赛,1比0胜拜仁慕尼黑,且有一次点球罚丢,决赛再次对阵阿贾克斯,0比1告负,国青两次击中门柱。
李霄鹏最想执教的其实就是这届93国青队,但他的第三次执教却阴差阳错变成了中国女足,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经历,记得女足最终失利后,李霄鹏曾经这样总结:“我们在训练和热身赛坚持的东西,没有在决赛打出来,这也是我的失误。”
他其实并不缺乏男足执教经验:2014赛季,李霄鹏执教中能,这同样是一次深刻的教训,而在2015赛季,李霄鹏担任石家庄永昌总经理表现不俗,2016和2017赛季则担任鲁能俱乐部副总经理直接分管球队,虽然不在教练的岗位上,但中超俱乐部的所有一切自然会更加熟悉,更何况在他的母队山东鲁能。
鲁能为他配备的辅助资源也颇为雄厚,他的麾下有两员大将:曾经执教中超且执教中国女足颇为成功、同时担任过恒大助教的郝偉;长达七年执教亚洲顶级球队全北、曾经担任球队主教练和助理教练的巴西人法比奥。
李霄鹏说,教练工作绝不是一个主教练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的协作。事实也是如此,目前鲁能教练组的工作状态是,李霄鹏敲定整体的思路,教练组开会研讨和细化,训练中李霄鹏主导,教练组分工协作,而比赛中一切又归于李霄鹏绝对控制。
说起来,在中超所有主教练中,李霄鹏其实最接近英超主教练“manager”的角色,这实际上也是鲁能俱乐部为李霄鹏量身打造的,就这一点而言,鲁能俱乐部对本土教练的信任可见一斑,要知道,过往长达20年的历史,鲁能始终坚持的是聘请洋帅。
2018年是鲁能入主山东足球20周年,这一年,恒大的连冠之路被终结,只是打破僵局的并非传统豪门,而是快速崛起的上海上港,这必然给鲁能带来了新的刺激。
事实上,从退役到回归,李霄鹏重回橙色带着另一层使命。那就是在广州恒大强势多年与新贵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完成鲁能王朝的再次复兴。
恒大的强大、上港的崛起让这一使命颇有难度,但已完成了多个角色历练的李霄鹏就目前来看,正在带领鲁能走在一条起码说是稳定的航线上。
足协杯决赛次回合,鲁能未输,国安登顶。在这场虽败犹荣的失利之后,俱乐部给与李霄鹏能支配的资源能有多少?在零投入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战绩,那么未来是否可期?这一切都考验李霄鹏的战术定力与突破能力,也考验着俱乐部的路径定力和职业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