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芳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脑白质疏松症属于放射学术语,主要是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经CT检查后的低密度或MRI检查后影像学上的高信号变化现象。这类影像学表现及现象主要发生于正常的老年群体或多种疾病患者山上,临床中认为脑白质疏松症的出现与患者自身血管因素及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相关[1]。为了分析脑白质疏松症影像学诊断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我院针对收治的患者及体检人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及对比。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或疾呆患者30例(观察组)及正常体检人群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30例正常体检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7:13例,年龄42~85岁,均值为(63.20±3.14)岁;观察组30例脑血管疾病或疾呆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2例,年龄41~86岁,均值为(63.25±3.26)岁。两组观察对象之间对比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可对比。
针对两组观察对象实施CT检查,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全身螺旋CT为两组观察对象实施颅脑扫描,将层厚控制在10 mm,从OM线开始做10个层面,进行详细的扫描。
对比两组观察对象之间对比的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观察组30例脑血管疾病或疾呆患者中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6.67%(11/30),在对照组30例正常体检人群中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10.00%(3/3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其中,x2值=5.9627,P值=0.015。
在针对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实施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呈现斑片状,累及白质,脑白质疏松症主要位于侧脑室额、枕角的不连续晕环,累及额、枕叶深部白质的晕环,呈现弥漫性的病灶现象。
脑白质疏松症属于一种非特异性的大脑白质的变化,一般发生于正常老年人群、腔隙梗死、血管性痴呆、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临床中认为脑白质疏松症的形成与缺血性损伤关系较为密切,高血压与小动脉硬化属于脑白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临床报道显示,脑白质的血液供应来自于深穿支,很少存在侧支循环[2],且需要经过较长距离才能终止在脑室壁附近,相邻的侧脑室壁的白质在接受室管膜下动脉的血液供给以后,在距离脑室壁10 mm范围内出现一个分水岭区,极易导致缺血性损伤现象的出现,当患者小动脉硬化动脉壁结构出现变化时将会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得血-脑脊液屏障出现损伤,大分子物质漏出,并将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出现相应的增生及肿胀现象,加上急性或慢性缺血、脑水肿现象导致患者神经纤维脱髓鞘的发生。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还与患者室管膜受累,室管膜结构变化后脑脊液漏至相近的脑实质后,出现了重吸收现象导致的,或者脑室内脑脊液聚集导致脑室周围脑实质之间间质内压力增高出现白质缺血现象。
脑白质疏松症的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脑白质疏松症与人体的智力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对疾呆或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脑白质疏松症程度与痴呆程度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将脑白质疏松症的正常体检人群与那些不存在脑白质疏松症的人群相比,两者在神经行为功能、认识及主观记忆的损害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3]。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疾呆或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出现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体检人群中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说明脑白质疏松症属于衰老过程中的一部分,若患者本身存在脑血管疾病将会加重脑白质疏松症的程度,导致更加严重的智力障碍现象的出现。
综上所述,脑白质疏松症会加重脑血管疾病或疾呆患者的认知衰退现象,脑白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是判断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