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扫描

2018-01-14 07:43:08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8年1期
关键词:站网基准测绘

关注◎

习近平: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习近平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将在中国举行

经国务院批准,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将于2018年11月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此次大会由联合国主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拟以“同绘时空蓝图,共建智慧世界”为主题,共同研究如何确保地理信息最大程度服务于全人类。

大会不仅是联合国主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地理信息大会,也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重大国际多边活动。

大会将邀请联合国各成员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学术界和产业界等各方代表参加,通过全体会议、分会、边会、论坛、展览、参观体验等多种活动,交流展示世界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最新进展。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发布

2017年12月20日,由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组织编著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在北京发布。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是落实部际协调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以首次全国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为特色,系统展示了评价工作过程和评价数据分析结果,全面梳理了近一年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进展,回顾了组织和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并就若干热点问题邀请相关机构开展了专题研究,选择了若干地方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秀实践案例。2017年度报告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北斗系统覆盖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日前,记者从“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实施推进会上获悉,中国北斗系统已覆盖巴基斯坦、沙特、缅甸等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8年底前将建成18颗卫星的基本系统,提供初始服务;2020年底前将建成30颗卫星的完整系统,提供全球服务。

近年来,以高分专项、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重大科技专项硕果累累,中国遥感、导航和通信卫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实施“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技术基础和条件。

据了解,基本建成“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大约需要10年的努力,将加快中国航天“走出去”步伐,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的空间信息支援和有力保障,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

科技◎

“高分七号”立体观测卫星即将整星测试

近日,1∶1万立体观测卫星高分七号进入正样产品研制阶段,即将交付整星测试。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通过做好高分七号卫星发射准备,推进资源三号03星立项、04星论证,建设国产卫星海外接收站及处理系统,促进无人机等新型平台和机载激光雷达等新型传感器的应用,逐步形成多分辨率、多类型、多传感器、全天候综合高效的航空航天遥感测绘能力。

以资源三号后续星、高分七号业务星、干涉雷达以及重力卫星为主的7颗测绘卫星被明确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主要用于1∶5万、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图测图和更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及灾害预警救援等领域。

三维“水上地图”投用未来将覆盖天津港及北方海区

日前,由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开发的水上交通全景三维导航系统,在天津海事部门以及部分相关单位投用,通过构建三维模型,可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堪称三维的“水上地图”。

该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水陆多元信息进行融合,构建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相结合的航海环境和体验,为船舶提供更方便、更形象、更逼真的导航服务平台。平台汇集GPS、AIS、电子海图、VTS雷达、AIS和北斗监控等一系列航海保障设备信息数据,重构整个通航环境,将原本复杂的航海信息形象地展示在驾驶员面前,避免了传统多传感器系统的信息拥堵、数据爆炸及驾驶员的信息迷茫等问题,从而达到1+1>2的系统集成效果。下一步,该系统将逐步覆盖天津港及整个北方海区,助力安全行船。

中国首颗高通量国际商业卫星成功定点

2017年12月18日晚间,中国首颗高通量国际商业卫星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经过测控中心8小时紧张有序的飞行控制工作,成功定点于地球静止轨道西经24.8度,为后续卫星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该卫星是用于广播、通信及导航增强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系列平台第20颗通信卫星、第9颗国际合作商业通信卫星,卫星设计寿命15年,有效载荷覆盖Ku FSS、KuBSS、Ka和C/L四个频段,共计33路转发器和7副天线。

据了解,阿尔及利亚一号是中国国际商业合作首个以天带地的天地一体化项目,项目包括卫星、运载系统、地面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四大部分,是迄今为止签约合同金额最大的天地一体化项目。中国还为阿方培训了323名技术人员,使其能独立操控卫星并在将来进行更多功能的开发应用。

数字◎

逾30万件“问题地图”被查处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问题地图”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已经下架、查封、收缴30.7万件“问题地图”产品,立案查处330起违法违规案件。

2017年8月,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会同12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问题地图”专项整治行动,对8大类地图进行排查,全力打击“问题地图”。行动开展检查1.79万次,组织18.85万家单位进行自查,对4.64万家单位进行抽查,检查各类地图205.8万件,下架、查封、收缴30.7万件“问题地图”产品,立案查处330起违法违规案件。

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1800亿元

2017年12月22日,工信部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企业实力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势头,建立健全民用无人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及产业体系,实现民用无人机安全可控和良性健康发展。

《意见》还提出八大主要任务和五点保障措施,并支持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

3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标准发布

2017年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1090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3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系列标准,即《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基本产品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管理系统规范》。

此次发布的3项标准是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系列国家标准研制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首次明确界定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产品类型划分、内容和技术要求,首次明确规定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提供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及方式、设施、流程、人员、质量评价等,首次明确规定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分类和组成、功能和配置、系统测试等。

猜你喜欢
站网基准测绘
鲁北平原雨量站网分布与面雨量误差关系研究
治淮(2021年6期)2021-08-05 08:55:54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0
明基准讲方法保看齐
滑落还是攀爬
巧用基准变换实现装配检测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35
Imagination率先展示全新Futuremark 3DMark OpenGL ES3.0基准测试
海河流域基本水文站网密度及布局评价
海河水利(2012年6期)2012-10-15 05: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