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医学的定义与主要发展方向

2018-01-14 00:06岳茂兴何忠杰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卫生救援医学

岳茂兴 何忠杰

近年来,面对各种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爆恐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的严峻现实和发展趋势,催生了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卫生应急医学(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的诞生[1]。这是一门跨学科、多领域的新型边缘学科,研究范畴包括原有的急诊医学、重症医学、战创伤医学、特种医学和紧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还包括预防医学、社会学、统筹与管理医学,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卫生应急医学不仅是医疗业务的组合,更有其他医学救援相关能力(预防和应急机制、指挥和管理体系、后勤保障和资源配置、快速反应和多部门协作等能力)的组合,是一个复杂且独特的学科体系[2]。我国EMS的发端与形成除应时亟需外,还得益于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一系列的法规与举措加速了他的形成与塑形。虽晚于西方,但发展迅速,并日趋完善和成熟。在历次减灾、救灾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中所起的作用显著[1]。

一、EMS的定义

EMS是指为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所采取的一切医学活动的总称[1]。研究范畴包括原有的急诊医学、重症医学、战创伤医学、特种医学和紧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还包括预防医学、社会学、统筹与管理医学,并且后者更为重要。EMS不仅是医疗业务的组合,更有其他医学救援相关能力(预防和应急机制、指挥和管理体系、后勤保障和资源配置、快速反应和多部门协作等能力)的组合,是一个复杂且独特的学科体系。

二、EMS的性质

事实上,EMS的孕育很大程度是现实所迫。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都相继成立了应急办来专司应急事务;而医疗卫生机构也在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内设卫生应急科室,包括综合性医院的卫生应急医疗管理办公室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应急办公室等。不仅如此,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使得政府和官员对突发事件或群体性意外伤害高度重视,有时甚至反应过度。这一切足以说明卫生应急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与日俱增,EMS的产生已具备了相应的基本条件和社会基础。

EMS工作性质要求其分工组织多样化,由政府一体化管制模式向多元化社会协同治理模式转变,形成应急工作网络化协作体系。目前,我国卫生应急的主体力量是卫生行政机构,如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政府行政机关、公立综合医院,以及卫生监督、疾病防控和检验检疫机构,而社会服务组织、新闻媒体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是从属力量、还有志愿服务力量和模式。除此之外,还应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全员联防联控,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卫生应急处置的合力。责权机构要树立公信形象,安抚民心、制止谣传,确保信息发布真实、公开和透明,在民众防病避险与自救互救方面扩大引导教育,对应急处置参与组织、团体进行约束或激励;加强预案、机制、法制和体制建设,促进卫生应急预防、处置和救援体系的整体性。随着卫生应急任务及时代使命逐渐清晰明确,法制、体制、机制、队伍、保障和预案建设也将在危机事件应对中渐趋成熟,外延体系将在实践或演练基础上不断完善。由于各类疫情处置及时、科学和高效,须总结有益对策并以法制规范,为应急处置机构及多方利益主体遵守,将经验教训经评估总结后纳入案例讨论或素材学习。卫生应急预案和机制分支体系内容应扩大实用性、有效性,关注应急管理或业务高素质人才培养,以统筹技术、装备、物资、政策等基础资源为保障,给予信息、决策、操作、执行和监督等多工种或类型人才引进及在岗训练,指引卫生应急工作进入常态化的新时期[2-12]。

三、我国EMS的现状

1.近些年我国卫生应急整体实力和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2003年在战胜非典疫情过程中,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水平显著提高。事后初步构建起囊括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和紧急医学救援的法规和预案体系,建立起20多个部门参加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成全球最大、最先进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由5 d缩短为4 h,具备72 h内检测300余种病原体的能力。2008年,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13-14]。之后建立了37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2万支地方卫生应急队伍,上海承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为首批通过世卫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之一。同时,建设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和核辐射损伤、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卫生应急基础条件、保障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升。2014年,西非部分国家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15-16]。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强国内疫情防控和援非抗疫的决策,我国卫生应急从被动防御迈向主动出击的新阶段。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后不到48 h,中国的4支医疗防疫队赶赴地震灾区,在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中发挥了支撑作用[17]。

2.我国通过立法构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00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8]。2007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9]。通过法律定义了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3.卫生应急体制基本建立

5年多来的努力,全国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级卫生行政部门、69个地(市)成立了独立建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部分省、地(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成立了应急办公室。2006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询委员会,组建了专家库,成立了32支国家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各地结合实际也组建了相应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和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卫生应急工作初步实现了“五个转变”:组织管理体系从无到有;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管理方式从经验管理到依法科学管理;工作重点从重处置到预防与处置相结合;应急机制从单一部门应对到跨部门协调联动。

4.面对新情况新要求,卫生应急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

突发急性传染病威胁持续存在、远距离传播风险不断增加,突发事件关联性、衍生性、复合性和非常规性不断增强。国际上,疾病跨国传播风险提高,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对新情况新要求,卫生应急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观念上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实践中保障措施不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基层应急能力薄弱,公众有序参与应急管理的程度低等等。

5.EMS创新发展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发展EMS不是从零起步,既有对传统医学的继承保留,也有对现代医学的发扬光大,更有超越自我的不断创新。没有特点、没有独创,也就不可能有新生。EMS要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形成自有的突变基因,通过集成和创新成为医学领域里特色鲜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6.应对突发事件的特点

鉴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的特点,需要认真汲取近年来在卫生应急救援中所获取的经验教训。联合卫生应急救援和综合救援是突发事件救援的主要形式,卫生应急与救援工作也就具有了不同于一般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区别于一般医疗过程,在处理卫生应急突发事件时,往往需要正确认识突发事件本身的特征并面对和克服更多问题,如:突发事件往往危害极大、作用时间长,可能带来的心理恐怖大,工作环境艰苦,医疗物资、药品保障困难,疫情防治任务艰巨以及指挥保障协同困难等。因此,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地在学术上加以研究并在实践中正确应对。增强风险意识、风险防范和卫生应急的应对建设,正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EMS的主要发展方向

1.高效的指挥机构

任何条件下的卫生应急救援,高效的指挥系统是前提。在应对任何重大灾害与突发事件情况下的EMS救援均应遵循几个“O+4C”的基本原则:即:组织(Organization)、指挥(Command)、掌控(Control)、沟通(Communication)和协调(Coordin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gencies)。这些原则均意指EMS救援的指挥。现代EMS救援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合理、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精干熟练的指挥管理人才。在组织指挥上,构建高层次的急救指挥机构格外重要。其重点是“三个结合 ”即军民结合,注重开发军用民间的医疗机构和设施;防救结合,注重充分利用即设战场的大量城防工事,进行防护和隐蔽;点片结合,将军事医疗救治机构进行点状布势,尤其注重启用地方性医疗保障网。必需加强卫生应急救援卫勤的组织指挥,建立强有力的指挥机关负责应急救援及抢救的总指挥,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2.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

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推进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建成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中心为枢纽,纵向覆盖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院前急救机构和应急队伍等节点,横向与灾害灾难管理、口岸卫生检疫、气象等多部门协作联通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体系。加强部门间、跨区域的协调与配合,强化信息沟通与措施联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卫生应急演练,提高人民群众在突发事件中自救互救的技能和素养[20-21]。

3.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治体系

按照全要素、全覆盖理念,将应急准备、监测预警、疫情控制和病例救治有机结合,实现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的全程管理:(1)加强预防预警措施。严格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开发并强化综合性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早期发现和科学预警能力。(2)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建设各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完善国家级快速检测平台和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网络功能,实现快速反应。(3)确保事件有效处置。提高现场处置、患者安全转运和定点医院救治能力,全力防范疫情传播扩散。

4.建设突发事件EMS救援网络体系[22-23]

网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提高院前急救、专科救治、康复治疗的全链条能力,加快构建陆海空立体化转运机制。集创伤专家、烧伤专家、生化专家、毒理专家、外科专家、内科专家、病毒专家、ICU医疗专家、麻醉专家、预防专家、研究专家于救治网,有效地实施信息化、网络化救治,建立起现代EMS应急救援的数据库,以适应时代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在重视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努力把我国高技术条件下现代特种战伤的紧急救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远程医学系统日趋完善,要充分发挥有关专家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全面开展,已可用于伤病员的救护(救治医疗专家系统),因此要善于应用这些先进手段,提高救治的成功率。(2)充实紧急医学救援力量。升级完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建设7个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和25个区域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引导推进省、地(市)、县级紧急医学救援网点建设。建设专项医学救援力量,加强突发中毒事件和核辐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力量建设,推进应急心理救援力量建设。(3)拓展国际卫生应急交流与合作。按照卫生应急为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服务的总要求,妥善协调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关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打造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5.卫生应急医学救援

在属地政府领导下,建立科学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指挥系统和紧急救援网络[24-25],动员区域一切可以借助的卫生资源,实施紧急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卫生保障。包括突发事件的预备预防、应急处置、善后三个阶段平急结合的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现在又可分为:医疗救援、卫生救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与预防,建设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基地、中心、体系,做好准备、预测、预警、宣传教育等工作。第二阶段应急与处置,以救人救命为首要任务,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深入开展疾病预防,卫生保障、心理危机干预。第三阶段恢复与重建,严密监控和预防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进而帮助灾区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和卫生工作的开展。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良好管理模式是依托现有医疗资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接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以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为龙头,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紧急医学救援网,实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采用平急结合的运作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6.创建一条安全有效的绿色抢救通道

创建安全有效的绿色抢救通道十分重要,或地下、或地面、或海上、或空中,广泛利用先进交通工具,建立有效抢救通道,迅速救援,包括医疗救护网络、通讯网络和交通网络,保证这个通道高效运行。自动化卫勤指挥和先进的通信保障是维护卫勤保障能力的生命线。建立快速灾害伤病致伤分类系统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抢救队伍,训练一批自救互救骨干,加强火线的抢救工作,加强一线救治研究改进搬运和后送伤员的方法,建立快速灾害伤病致伤分类系统,加快伤员后送,尽可能缩短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强调提高基本治疗技术是提高现代高技术伤病救治的最重要的问题[26-27]。

7.高技术医疗设备和器材及药材装备高效高机动性

未来灾难卫生应急救援的机动性和快速性等特点,将影响医疗救治机构的类型和设置。因此,医疗设备和器材要求轻便灵活、高度机动、功能多样。伤后10 min就能得到初期救治,并在 1 h内到达确定性的医疗机构。现场便携与创伤救治便携器能自动发射和接收存储各种有关信息,提供救治方案。应急方舱、移动外科医院和“创伤救生与运送系统”等,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治疗。针对灾难伤病的致伤机制,研究出急救特效药。要充分利用高技术成果,研制小体积、多功能,有高效机动性,便于不同环境、不同救援条件下使用的医疗救护装备。

8.重视伤后“白金10 min”与“黄金1 h”抢救时间

现代灾难伤的伤员初期的现场急救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急救工作,广泛普及 CPR 现场抢救技术,提高全体人员自救、互救的知识和能力。而通讯、运输、医疗是院前的三大要素,必须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功能与作用。重视伤后“白金 10 min”与“黄金 1 h”的抢救时间,使伤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确切的救治,这样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28-47]。

9.坚持科学的救治原则

对于灾难伤的特重症伤员,需对冲击波、烧伤和中毒等因素所致的多重损伤进行兼顾和并治。迅速组织强有力的抢救组进行抢救,加强治疗和护理。野外条件下必须遵循战伤救治原则,手术是在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的前提下进行。立即开放三条静脉通道积极扩容抗休克,从速作好术前准备,抗休克的同时行紧急探查术,手术原则是“从简、从速、简单有效”,控制来势凶猛的部位伤、彻底清创,修补破裂的脏器或切除已完全失活的组织,早期控制感染等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性措施。以挽救生命作为主要目标,严防漏诊、误诊,千万不能满足于探查出的 1~2处损伤,要高度紧惕隐匿性损伤;术后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必要的超声、CT、腹部 X 线等辅助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合并症;特别防止手术探查术中的漏诊问题;配合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为主的冲击疗法和 ICU 监测,能有效地防止了现代灾难伤伤员术后 MODS 及 MOF 的发生;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现代特种战伤所致的冲烧毒复合伤在临床上病情发展迅猛,救治极为困难,死亡率极高,所以综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心肺复苏,抗泡剂,超声雾化吸入,抗过敏或碱性中和剂的应用,消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适当的体位,高流量吸氧,保证组织细胞供氧,维护重要腔器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积极促进机体的修复和愈合;作好后续治疗和康复治疗。

10.特别要加强现代灾难伤救治人员的培训与储备

未来灾难伤员的批量性和伤情伤类的复杂性特别突出。建立灾难伤救治中心或培训基地,对人员进行“模型式”组合,开展医学模拟教学与培训特别重要,这是训练和储备灾难伤救治人员的途径。必须下大力加强现代灾难伤救治结合技术的研究与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努力把我国开展现代灾难伤的紧急救治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1.具备车载移动医院和移动帐篷医院两大支撑平台,所有的救援工作流程标准化、制度化。

医疗队能在6 h内完成集结抵达机场,飞抵受援国。同时,要使救援装备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适合飞机运输,可长距离投放。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指令后,由一个地区移动到另一地区的行动称机动。机动的基本形式分为行进与输送。行进的方式分为徒步或乘车。输送方式又分为铁路输送、水路输送和空中输送。陆路机动时要对车辆进行编队,并组织好物资装卸。

12.加强卫生应急理论研究,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近几年,卫生应急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具体工作,使我国的卫生应急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但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也制约了卫生应急的发展空间,加强卫生应急理论研究已经迫在眉睫。加强卫生应急学科建设,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除了在卫生行政部门和一些专业机构设立独立的办事机构外,还应在尽快建立专门的卫生应急教育培训基地,并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增设卫生应急专业,大力培养卫生应急专业技术和卫生应急管理人才。

13.加大科学研究的投入

科研成果将提高卫生应急整体水平,国家应建立卫生应急科研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大在卫生应急工作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的科研投入,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卫生应急整体水平。

14.特别需要开展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应急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建设[48]

农村和城市社区现在是我国卫生应急工作的薄弱环节,但往往也是突发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隐患最多的地方。需要逐步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应急体系,充分发挥村医、校医、厂医、交警中队、公安机关、高速公路收费站、公共场所医务室等距离事故现场最近、分布最广、数量群最庞大的一批医护力量做早期快速反应和基础救治工作,乡镇卫生院做进一步有效救治和立体救护工作。在出现大批量伤员时,同样可根据检伤分类结果,对不同严重程度的伤员选择就近医疗场所和快速救治方案。当伤员数量超过基层医疗机构负荷,或伤员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时,及时将伤员转运到上级机构,必要时可联合市级、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协同救治。建立全覆盖农村区、乡、村三级农村新型卫生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将院前急救(流动便携式ICU 病房)-急诊室救治-手术救命-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做好应急预案,设置卫生应急小仓库,加强农村各级医护、医技人员的应急技能培训及演练,实施联网及互通,建立规范和制度,做好大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利用目前已相对成熟的医院与“120”急救系统共建的远端呼救系统,扩大覆盖范围延伸至基层,通过电话、手机APP、电脑客户端等有限及无线网络信息终端和卫星,构建现代信息化网络化辅助决策系统和现代化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可实施患者既往病史、远程图像输送及专家决策会诊等。

15.推广与实施现场卫生应急救援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

“流动便携式ICU病房”及“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在现场卫生应急救援中的应用[49-52];推广腹部提压CPR的临床应用新方法[53-54];推广“白金10 min”急救技术[28-47];推广骨髓输液技术[55-58];推广“丰诺安联用维生素B6新疗法[59-64];推广狭窄空间医学的概念及医学应急救援原则[65-70];推广“现场卫生应急救援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71-72]等。除了努力提高一线医护人员自身的医疗救护技术,还要普及EMS的科普知识,充分发挥普通民众的自救、呼救能力,减少专业医护人员在突发卫生应急事件的工作压力,使有限的医护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合理的分配及利用。

16.开展EMS的主要研究

深入探索各种灾害发生规律和损伤特点,从基础上开始对各种灾害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制定各种卫生应急保障方案;搞好各种灾害现场的卫生救护训练、优化卫生组织和完善各种灾害现场急救预案;研究、发展和引进有关预防各种灾害、减少伤病员的数量、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加快伤病员后送速度和提高医疗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新的止血技术、止血剂、全血代用品和凝血剂,减少伤后器官损伤和改善预后。各种灾害现场伤员早期死亡中大约有50%是由失血造成的。所以研制新式止血绷带和单手操作止血带是十分重要的。要研究装备小型和高机动性的后送抢救工具、急救设备等。这些设备应具备最先进、重量轻、可在各种后送平台上展开、模块化、标准化等特点。标准化的目的是便于快速交换、快速补给、快速维修和共同训练等; 研究和改进预测各种灾害伤员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的模型,为制定卫生应急计划提供依据;重视和加强对各种灾害损伤的基础研究;在医疗救护中,能体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有效救治”的救治原则,能善于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这样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17.开展卫生应急成果的推广和科普

卫生应急工作如此复杂又独成一体,不是既往单个学术组织或专家的的努力就能够把理论和实践成果传播向全社会。要把以应急思维和应急实践形成的新成果推广向以上的所有相关学科,让专家们自觉把原有专科成果运用到卫生应急学当中,才能成型卫生应急的创新理论成果,进而在实践上形成新的救援力量。卫生应急专家经过多年对白金10 min自救互救规律的研究和教育推广实践,已经把这个医学领域的概念和成果宣传普及到了全社会,改变着急救和应急工作生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卫生应急针对的风险直接威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人民大众又是卫生应急的第一反应群体。卫生应急成果的社会科普要针对最基层的民众,平时加强对他们的科普宣传,把应急意识和个体反应能力储存在民间才是正确的应急决策,这样既可以让民众知晓和自觉参与到政府和国家的应急流程和措施中,还可以唤醒和调动起人民大众的爱心,通过自救互救的方式最早启动卫生应急的大众力量,把握“白金10 min”创造生命奇迹,既取得最佳的急救效果,又展示国民应对意外事件的文明光辉。

EMS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研究、不断去实践、不断去完善,需要发挥领导、专家、广大卫生应急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搭建好一个“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灾害卫生应急学术与创新平台,汇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制定了相应的专家共识和卫生应急救援标准。通过创新和转化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疗法、新设备和新工具,从而建立一个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卫生应急体系。这对有效控制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及危害,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灾害医学救援体系,提高我国卫生应急救援及危重病救治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岳茂兴.创新驱动促进我国卫生应急医学事业健康快速发展[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5):309-310.

2吴群红,杨维中.卫生应急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44.

3杨维中.中国卫生应急十年(2003-201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41.

4王亚东,刘温文,李香蕊,等.我国卫生应急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0):827-830.

5王宏伟.我国卫生应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减灾,2007,(4):30-31.

6毛群安.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培训教材·卫生应急风险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48.

7黄伟灿,吕世伟,李堂林.试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577-579.

8刘鹏程,徐鹏,孙梅,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关键问题确认[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7):38-43.

9李望晨,王园园,张利平.我国卫生应急工作特点及其体系建设研究进展[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6):370-374.

10孙梅,吴丹,施建华,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政策变迁[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7):24-29.

11秦雪英,徐善东.卫生应急评价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外现状[J/CD].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1(2):135-136.

12田军章,王声盠,叶泽兵.中国应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应急管理,2013,(3):14-19.

13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地震现场救援与卫生应急医疗处置专家共识(2017)[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7,3(4):193-205.

14姚元章,程晓斌,邓艳华,等.从汶川地震救援探讨军队医疗队参与模式[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3):186-189.

15周飞虎,胡婕.埃博拉病毒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策略[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2):69-73.

16李奇林.科学应对埃博拉出血热[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1):45-47.

17都定元.中国政府医疗队赴尼泊尔抗震救灾医疗救援报告[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3):174-17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6-01-0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17-08-30.

20李希光,王宇.疾控部门媒体沟通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32.

21王重建.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2陈珍,张引,胡洲,等.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4):35-36.

23黄志强.应重视医院对灾难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6):324-325.

24岳茂兴,何东,秦国良,等.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的创建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31-134.

25蔡立辉,杨欣翥.大数据在社会舆情监测与决策制定中的应用研究[J].行政论坛,2015,(2):1-10.

26赵炜.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突发灾害中的紧急救援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15-316.

27杨兴易,林兆奋,赵良等.关于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的指导意见[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33.

28何忠杰.白金10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4,24(10):745-746.

29何忠杰.创伤急救的新概念——白金10分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11):1009-1010.

30何忠杰.白金10分钟—急救新概念的定义和意义[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5,12(3):3-5.

31何忠杰.白金10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746.

32何忠杰,马俊勋.论战创伤急救的时效性[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7):566-567.

33何忠杰,马俊勋,王永刚.树立急救白金10分钟理念,提高社区猝死抢救成功率[J].医学与哲学,2006,27(8):11-14

34何忠杰,马俊勋,王永刚.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59-1662

35何忠杰.论急救的时效性[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8,28(7):659-661

36何忠杰,李笃志,姚晓芳,等.白金10分钟理念指导现场抢救第29届奥运会外籍教练1例报道[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8,28(11):1053-1054

37何忠杰.从地震救援的时效值谈灾害救援[J].中国急救杂志,2009,29(1):57-58

38何忠杰.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5):391-393

39何忠杰,宁波,张志成.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急救日——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10):961-962.

40王福利,李志辉,何忠杰,等.“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培训模式在社区普及效果的调查[J].感染 炎症 修复,2015,16(2):106-109.

41何忠杰,姚卫海,张志成,等.“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部分地区大众急救现状的横断面调查[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0):841-845.

42何忠杰,盛志勇.再论战伤自救互救[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1):857-861.

43李志辉,谷向民,何忠杰,等,某部新兵“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问卷调查[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0):846-848.

44谷向民,李志辉,何忠杰.中国院前心跳骤停患者白金10分钟心跳恢复成功率的meta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英文版),2016,3(1):1-14

45何忠杰.探讨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J/CD].中华卫生应急学电子杂志,2017,3(2):75-78

46胡苏珍,何忠杰.公众“白金十分钟”急救实话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8):976-978

47何忠杰,《白金十分钟—急救技术普及篇》[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8:1-196.

48岳茂兴,何东,周培根,等.武进农村卫生应急救援快速移动医疗云平台创建及关键技术应用[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3):213-217.

49岳茂兴,邹德威,张坚,等.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的创建[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0):589-591.

50岳茂兴.流动便携式ICU病房与创伤急救新模式[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8,11(7C):53-54.

51岳茂兴,夏锡仪,何东,等.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病房急救车的研制及其在灾害事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10):624-625.

52岳茂兴,邹德威,张 坚,等.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的创建[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4,16(10):589-591.

53张思森,孟志剑,刘青,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在胸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1):32-34.

54汪宏伟,张思森,沙鑫,等.PETCO2 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急救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分析:附 92 例报告[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7,3(2):107-112.

55何忠杰,林洪远,盛志勇.最便捷和安全的输液方式--骨髓腔输液[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7):580-583.

56何忠杰,盛志勇,王福利,等.单兵一次性骨髓输液器的研制[M/CD].中华卫生应急,2013:156-159.

57何忠杰,盛志勇,王福利,等.自主研发弹射式一次性骨髓输液器在临床的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杂志,2014,26(10):737-739.

58何忠杰,盛志勇,王福利,等,弹射式单兵一次性骨髓腔输液器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版,2015,1(4):254-257.

59岳茂兴,夏锡仪,李瑛,等.丰诺安联用大剂量B6新疗法救治严重创伤后凝血病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13,25(5):310.

60岳茂兴,周培根,梁华平,等.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大剂量B6新疗法应用[J/CD].中华

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1):4-7.

61岳茂兴,夏锡仪,李瑛,等.丰诺安联用大剂量B6新疗法救治凝血功能障碍及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版杂志,2012,1(1):72-73.

62楚 鹰,刘 政,岳茂兴等.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新疗法治疗创伤凝血障碍的实验研究[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2):88-89.

63万红贵,岳茂兴,夏锡仪,等.L-鸟氨酸复方氨基酸制剂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抢救大出血频死患者的机制研究[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3,1(3):9-11.

64岳茂兴,周培根,梁华平,等.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大剂量B6治疗创伤凝血障碍的患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操作实施方案[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1):47-48.

6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狭窄空间事故现场急救与卫生应急处置专家共识(2016) [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5):261-269.

66岳茂兴.狭窄空间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69-258.

67岳茂兴,张海涛.狭窄空间医学应急救援原则[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0):1118-1120.

68岳茂兴,夏锡仪.狭窄空间事故的类型与特点及医学应急救援新技术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杂志,2013,8(3):7-9.

69岳茂兴,李建忠,刘志国,等.狭窄空间中氮氧化物吸入致肺损伤病理学改变及SMAD 蛋白表达研究[M/CD].中华卫生应急,2013:30-32.

70岳茂兴,李建忠,刘志国,等.狭窄空间中氮氧化物中毒致肺损伤后ANP、MetHb和病理学变化研究[M/CD].中华卫生应急,2013:33--34.

71岳茂兴,李 瑛,卞晓星,等.便携式“瞬锋急救切割器”在突发事故及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CD].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2013,24(3):655-657.

72岳茂兴,李瑛,卞晓星,等.在突发事故及创伤急救中应用便携式“瞬锋急救切割器”的经验体会[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1):38.

猜你喜欢
卫生救援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紧急救援
医学的进步
3D打印大救援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保护环境卫生
卫生歌
救援行动
讲卫生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