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

2018-01-13 08:53段文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精准电商

段文浩

[提要] 互联网作为一种已经成熟发展起来的事物,它既能为精准扶贫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其本身又是一个具有丰富价值体系的产业。“互联网+扶贫”将是决定脱贫攻坚任务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互联网;精准扶贫;电商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6日

2015年7月5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互联网作为一种已经成熟发展起来的事物,它既能为精准扶贫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其本身又是一个具有丰富价值体系的产业。“互联网+扶贫”将是决定脱贫攻坚任务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夯實“精准扶贫”

2013年10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到贵州考察时,又提出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的扶贫要求,至此,“六个精准”就被正式提出了。一时间“精准扶贫”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一)扶贫信息的获取与录入电脑系统工作。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艰巨工程,需要全社会、多部门协同作战。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扶贫户的识别精准。要坚持“主要领导联系乡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制度,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将扶贫工作压实。确定了每个贫困户的帮扶人之后,就要细化帮扶人的具体工作。帮扶人要做到“进村入户”。对被帮扶的贫困家庭,要做到一周至少一次的走访频率,走访不是目的,走访要有实效,在走访过程中要做到“访贫问因、访贫问需、访贫问计”。做到每次走访都有收获。将走访的贫困户信息及时输入到“扶贫系统”中去,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到实时比对筛选,就可以实时动态地了解贫困户的信息变化情况。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扶贫数据进行精准分析挖掘。扶贫系统中的贫困户信息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支撑信息,但不经过系统深入处理的话,只能体现浅层的、表面的信息,基础信息的价值就会被严重浪费。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在综合分析同一地区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性信息。分析同一地域内同一特点人群的致贫原因,不同特点人群致贫原因的相关性,同一地域内致贫原因的规律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措施,“以目标为导向”的脱贫政策才能真正做到精准脱贫,这种“靶向治疗”的方法更具实效性。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管理。扶贫工作的管理有赖于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运用互联网技术获取的精准数据是开展扶贫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根据扶贫工作精准识别的结果和对扶贫数据的分析挖掘,运用“互联网+”的理念绘制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攻坚做战图,是精准扶贫工作管理的先行战略规划。要建立选派帮扶平台管理系统,对扶贫选派帮扶干部、扶贫对象及帮扶成效进行时时有效监管,通过管理软件,可以要求选派帮扶干部进行日常签到,并将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或工作心得用简短的文字上传到系统上,各级选派办可以时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通过扶贫帮扶系统,可以对扶贫成效进行及时更新,对贫困户的阶段性帮扶成效能详实地反映在扶贫帮扶系统上,领导能够及时掌握相关地区扶贫工作的全局面貌,有利于做出正确的战略性研判,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二、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电商产业

扶贫,这一造福亿万群众的道德工程是当前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若能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必能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风口”,将“扶贫”工程做精,让贫困群众切实受益。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能够克服交通区位的限制,利用网络,将贫困地区各种绿色、天然、无公害的生态农产品展示到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处,将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为贫困地区群众带来一种产业发展,达到脱贫的成效。

(一)加快贫困地区的电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下,这句话依然适用,但现在要修的路不仅是普通的道路,还要修好“信息高速公路”。按照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80%以上的贫困村有信息服务站。加强交通运输、商贸、农业、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共享衔接,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县城老旧公路客运站改造,推动有条件的贫困村客运场站信息化建设,提升电商小件快运服务能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二)培育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贫困地区的政府和相关扶贫工作人员,要结合贫困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生物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育发展一批适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名特优新”产品,带动有致富能力而没有致富门路的贫困户进行特色产业种养殖,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互联网技术在其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就是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链路平台,使封闭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和外界市场零距离接触。从产业发展链条中的产前环节来看,农业发展离不开种子、农药、化肥及各种农机器械。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可以以村为单位通过农资平台直接与商家进行联系洽谈,通过“商家-农户”模式达到一种直销的效果。这种模式既能减少中间商不必要的价格累加,对于后期的使用及维护也有很好的售后保证。从产业发展链条中的产中环节来说,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发展“智慧养殖业”。比如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通过在养殖场所内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如测量体重的体重传感器,控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各种牲畜信息采集设备,就可以智能化的进行规模化养殖。计算机通过传感器采集到各种数据,通过智能综合分析,得到相应结果,然后反馈到相应终端,再进行精准化配比,从而将科学配比的饲料投放到牲畜的食槽中。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养殖,不仅减少人力成本,且适合产业化、规模化养殖,并且养殖的安全性有很高的保证。从产业发展链条中的产后环节来看,互联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了空间上的距离感,这对于传统农产品愁销路的现状来说,不失是一个最大利好。通过各电商平台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组建一个本地农产品汇集的网站,既可作为当地农产品外销的一个“网上市场”,又可将其打造成一个展示本地风土人情的对外宣传窗口,可谓是优点多多,好处多多。由于网上商品的足迹可追溯性,农产品的安全因此又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因为每一个农产品都能清晰地追踪到相关的生产地及生产者,这种模式也可叫做“农户—消费者”模式。

(三)培养电商人才队伍。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在贫困偏远的农村,电商人才更是处于真空匮乏状态。因此,如若发展电商扶贫,电商人才队伍培养是重要一环。可以寻求和相关职业技术院校或电商巨头合作,通过建立电商培训基地,开展电商培训班,组织电商培训实务活动等多种培训模式展开行之有效的人才队伍培养,需要达到人才培训结束就能转化成生产力的效果。在人才选拔上,优先选取“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村优秀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合作社带头人等致富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人作为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加以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网店开店流程、网店装修技巧、网店营销能力、电商物流流程、电子支付及收款流程、网络安全知识等相关知识。将他们培养成农村电商致富的带头人,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穷困群众参与到电商致富的途径上来,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智力扶贫

互联网是一个大平台,它既创造了无数的机会,也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在现在的知识型社会中,没有知识就意味着短板和缺失,就意味着已经落后于社会,这样就产生了贫穷落后。因此,贫困地区的扶贫不仅要从物质上致富,更要从智力层面进行扶持。

(一)缩小数字化鸿沟,加强网络普及。农村地区网络普及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贫困家庭的孩子更是很难接触到网络。因此,需要加大农村地区网络设施发展力度,重点加强贫困家庭的网络覆盖力度。以此为契机,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互联网技术在智力扶贫上的开展打下硬件方面的基础。

(二)创新教育形式,开展“线上”教育。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探索互联网和教育的创新性結合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利用互联网的互助性、共享性、实时性来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资源分配的有效性不失是一个好的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到边远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学校对接,让先进地区的优质学校主动对接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通过交流合作,提升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公开课、云教育、网络大学等网络教育平台,将法律服务知识、实用技能、管理技能等实用性强、适合农村地区特点的知识传播到贫困地区。可以通过和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掌握一到两种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实现脱贫致富提供多种途径。

(三)丰富交流形式,开展“线下”互动。“线上”教育是当前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途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虽然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但为了取得良好的互动教学效果,夯实“线上”教育取得的成果,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开展“线下”交流互访。发达地区的学校或教育机构可以邀请结对帮扶的学校师生来实地观摩交流,通过实物还原“线上”教学展现的教学场景,可帮助师生加深“线上”教学取得的成效。通过交流互动,“线上”的老师也可以听到“线下”听众最真实的反馈,为改进“线上”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改进和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2015.

[2]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6]40号.2016.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精准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精准扶贫二首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