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者寿”思想的现代意义

2018-01-13 00:34窦温暖姜青松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关键词:共生孔子

窦温暖+姜青松

摘 要: 孔子最早提出了“仁”与“寿”之间的联系,即“仁者寿”。“仁者寿”思想强调精神养生的作用,倡导道德规范,包含生命及超越生命两层意思,具有宗教性品质,对当代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解读了“仁者寿”思想的内涵、原因及现代意义。

关键词: 孔子 仁者寿 共生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诸多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长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心理因素与生活方式等。目前大家关注的健康养老的焦点多在物质方面,很少从文化、心理、人格塑造角度加以关注。本文从“仁者寿”思想入手,解析“仁者寿”思想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一、“仁者寿”思想的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但究竟什么是“仁”,在孔子及其著作《论语》中有着大量不同的界定,《论语》讲“仁”有100多次,且在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較为重要的意见是:仁的含义复杂而宽广,包含了人与人、身与心、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仁既是一个人能够立言立功、泽及他人的内在标准,又是个人获得健康与长寿的品质要求,更是可以自利利他的至上法则。

“仁”与“寿”二者的内在联系最早由孔子提出。《论语·雍也》载:“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与仁者都是孔子极为推崇的人,孔子主张以德助寿。“仁者寿”就是“仁”,就是“寿”。笔者认为“仁者寿”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仁德的人可以活得更久,即仁德可以延长个体的生物寿命。二是指精神不朽,中国文化认为,凡名字得以书写形式世代流传者,就是不朽。荀爽[1]提出,一般人的精神会随形体消亡,但精魄中的“荣华”者即杰出人物的“德义令闻”可以存活到千万岁。因此,“仁者寿”思想包含生命及超越生命两层意思,具有宗教性品质。本文集中讨论了第一层含义。

二、“仁者寿”的原因剖析

(一)从“仁”字的第一二种写法可以看出,仁者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且指出了处理好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人同此心,也就是想到自己就想到他人。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指爱所有的人,即“泛爱众”,且强调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内外一致的、言行谨慎的(《学而篇·第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同时,“仁”也是理性的爱,有“忠恕”之道做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爱的结果是成人成己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不以礼节之,亦不可也”。仁者不但具有一颗慈爱之心,宽容之心,而且要以合“礼”为善,这样的人必定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且是有充分同理心的,能充分理解并且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处世能力,更容易收获和谐稳定美好的人际关系,较少感觉到孤独。研究显示,健康长寿人群的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厚道善良、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良好[2],孤独感会加速人的死亡[3],因此,仁者更容易健康长寿。

(二)从“仁”字的第三种写法可以看出,仁者强调身与心的统一,与现代中医的“形神共养,养神为先”的养生观[4]不谋而合。孔子倡导温良恭俭让的处世态度。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要“不怨天,不尤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由此可以看出,仁者心胸坦荡宽广,具有稳定的情绪状态和豁达的人格特质,自然有利于健康长寿。《养生四要》阐明:“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仁者所谓“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所以,仁者以其善行换来有利于健康的良性精神反馈,所以长寿。

(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孝弟是实现仁的基础。孔子强调,子女要孝亲和敬长,且尽“孝”不仅要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要做到对父母的恭敬。不仅要对父母进行物质上的赡养,还要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如果一个人的心境是孝亲和敬顺的,那么他的家庭关系必定是和谐且美好的,这种和谐的家庭关系反过来使人产生很美好的情感,良性循环,有利于人的长寿和健康。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四)从“仁”字的第四种写法可以看出,仁者追求的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动物也是生命,孔子强调对待动物要持仁爱之心,他希望人与动物之间能够和谐相处。老庄养生思想也强调,顺应天地,适应自然,“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能长寿”[5]。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明确公告[6],人类的健康长寿,环境因素占17%(社会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的共同体,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

三、“仁者寿”思想的现代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更加重视健康和生命质量。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孔子提出的“仁者寿”思想,强调精神养生的作用,倡导道德规范,至今仍有深远意义。

(一)培养健康的人格

人格,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个体差异[7]。健康人格是在和谐社会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人格要求,是时代精神与人格、道德水平发展的集中表现。有研究显示[8],乐观开朗、活泼、随和、平静、不急躁的人格特点有利于人类的长寿。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要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尤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要积极应对,多对自我进行思考,坚持自我进步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人格。

(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生命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性表现,寻找意义是人类一个重要、普遍的动机,缺少这个动机,人们就会感到厌烦、无望、压抑和失去求生意志[9]。相关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同生命意义感呈显著的相关关系[10]。在和谐的人际氛围中,个体能够满足爱与归属感的需要,能够主动表达自己、提升生命意义感,达到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孟子指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我们要发自内心地爱别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充分满足人们情感的需要,还在人生之路上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从而使人生之路更顺利。

(三)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状态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现代医学认为,情志所伤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11],良好的情绪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而不良的情绪则可以起到致病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学会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辩证地看待分析所发生的事情,培养多样化思维,保持宽广的胸襟,理性地适应生活,善于控制情绪,从而有利于健康长寿。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自然是人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近些年来,人们在追逐快速工业化及现代化的同时,对自然造成巨大的破坏,且已经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杜维明,郭齐勇等先生都认为儒学“具有宗教学品格”[12],从根本上而言,“仁者寿”的观念,虽然主要是超越死亡的一种思想,但其更本质的则是“由死观生”,由对超越死亡的渴盼获得人生前所当作所当为之事的肯认,也就是自“死”而定“生”,也即自“死”而得“生”。因此,“仁者寿”思想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是,怎样把握好现在的生活,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成鸢.华夏价值观核心之“寿”的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7(6):4-17.

[2]文琼仙,潘涛,李胜联.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华夏医学,2016,29(4):37-40.

[3]冀謙.人类寿命延长的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8(4):6-7.

[4]刘燕平,黄岑汉.论治未病与神形共养的养生之道[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23(9):766-768.

[5]刘海莲,代志星.老庄养生视域下亳州市谯城区居民长寿原因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5):92-94.

[6]刘竟芳,朱志明.健康长寿与生活方式关系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1313-1314.

[7]杨世昌,黄国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06.

[8]温乃义,宋惠芬,杜维丹.高龄老人个性特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832-833.

[9]谭雪晴,贾晓督,李智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自尊: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5):103-107.

[10]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研究初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1]董建华,马朋人.实用中医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41.

[12]郭齐勇.儒学:入世的人文的又具有宗教性品格的精神形态[J].文史哲,1998(3).

项目基金:四川省教育厅2016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儒家“仁者寿”思想的源流及其在中医养生理论中的渗透(17SA20180)。

猜你喜欢
共生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与毒液共生
兵器 多元共生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