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念的萌芽

2018-01-13 00:30金崇碧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关键词:马克思

金崇碧

摘 要: 马克思以历史主义原则进行哲学研究,叙述历史事实,最终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马克思的历史观念萌生于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由这一萌芽生长出来的历史观念是马克思历史哲学得以产生的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观念 萌芽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考察伊壁鸠鲁在原子论上与德谟克利特的差别,认为伊壁鸠鲁承认原子的偏斜运动及对偶然性的重视,表达了追求自由的思想,但他不赞成伊壁鸠鲁的悲观情调及抽象地理解自由,而以感性改造了伊壁鸠鲁哲学。并且不同于伊壁鸠鲁消极地等待自由,马克思是积极主动地促使自由的实现,“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1]就是自由得以实现的方式。由此看到,马克思通过哲学与现实的彼此创造,使得自由的实现具有了现实性,不再是抽象的幻想。马克思认为,同是论述原子论的唯物主义,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两人的自然哲学却完全不同,前者是决定论的唯物主义,后者是非决定论的唯物主义。他指出,这两种唯物主义,无论在研究对象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是根本不同的:在研究对象上,决定论的唯物主义以外部世界的物质性存在为研究对象,而非决定论的唯物主义则以人的自由、以人的精神的个体存在为研究对象;在思维方式上,决定论的唯物主义崇尚的是以因果律建立的实证科学的思维方式,而非决定论的唯物主义崇尚的是以目的论建立的抽象思辨的思维方式。由于这一区别,决定论的唯物主义创造的是科学主义的唯物主义传统,而非决定论的唯物主义创造的是人文主义的唯物主义传统。在这两种唯物主义传统中,马克思选择了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传统,即非决定论的人文主义的唯物主义传统,马克思哲学的非决定论的人文主义特征是通过“实践”实现的,实践赋予人自己创造自己、解放自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阐述的两个基本的精神——自由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研究贯以终生所坚持的宗旨。自由和实践精神是马克思历史观念的基础,正是在这两种精神的引领下,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后,通过继承和批判前人的理论,创立了历史辩证法。

一、自由精神的诉求

1.自由的表征:自我意识

“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2]。这是哲学自己的格言,但它实际上是马克思的哲学告白,它明确地指出人的自我意识是超越一切神的存在。青年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并与他们一起研究和理解黑格尔哲学。马克思的“自我意识”概念就来源于黑格尔哲学,同时受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无论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还是鲍威尔的抽象的人的自我意识,都体现了自由的特征,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比黑格尔更具有批判精神,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马克思认为表征自由的自我意识是当时德国哲学的精华,是对时代要求的集中反映,这是马克思把自我意识作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研究主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黑格尔和鲍威尔的自我意识都是在精神世界里诉求自由,而且他们把自我意识看作是完满的、至高无上的唯一的存在等。马克思并不认同他们这些认识,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就试图通过个体与现实、环境的关系理解自我意识及自由。总的来说,马克思指出选择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想澄清固有的一种偏见:把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等同起来,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没有本质区别地照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伊壁鸠鲁是随心所欲地修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马克思认为,这些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的细微的差别,然而正是这细微的差别,把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德谟克利特醉心于科学,到处寻走,却没有获得所寻求的东西。伊壁鸠鲁却在哲学里面真正获得了自由,马克思就是要重新点燃伊壁鸠鲁哲学的“自我意识”的火焰。“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用不着久等,他立刻就会获得解放,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3]。这就是“自我意识”的魅力所在,它表征着自由。马克思就是要从伊壁鸠鲁那里借来“自我意识”之火,获取自由。

2.自由的形式:偏斜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承认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一样承认原子的两种运动:直线式的下落和许多原子的排斥引起的运动。但伊壁鸠鲁认为还有第三种运动:原子偏离直线的“偏斜运动”。伊壁鳩鲁认为,由于原子是绝对独立的,非独立性的运动是它下落的运动,因此它不可能只按照直线下落,偏离直线的运动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它直接否定了定在的直线,原子的直线运动是必然性、客观性,原子按照直线运动体现了原子的物质性。但是,伊壁鸠鲁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实现了原子的形式规定,而这些对立的规定又被看成是直接对立的运动”[4]。马克思认为,正是有了原子的“偏斜运动”,才体现了自我意识对自由的追求。对此,马克思分析了直线、偏斜和排斥的关系进行论述。他指出,直线是实现自由的定在,是自由的物质形式;偏斜是抽象的个体性,是自由的形式,是自由本身;排斥是否定。马克思认为,没有偏斜运动,原子的排斥促使原子之间没有碰撞,在定在中下落,这是原子自身的肯定,但这种肯定并不是与原子的否定相对的,是绝对的肯定,所以是消极的肯定。当原子有了偏斜运动,作为否定的排斥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偏斜运动通过排斥使得原子之间有了碰撞,碰撞才有了自我认识,才可能产生自我否定。直线、偏斜与排斥共同构成了原子的内在矛盾统一,体现了原子对自由的追求。一方面,直线是自由的物质形式,它决定了原子的偏斜是在直线下落中出现的。这其实是说明,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不是可以脱离自由的物质形式的精神、自我意识的任意驰骋。另一方面,排斥使得偏斜的原子有了打破自身定在的欲望和力量,即自我否定,打破定在规定的其所是,这就是对自由的诉求。马克思指出,抽象的个体性具有普遍性,所以,“偏斜运动”不是偶然的,特殊的状态,而是原子一贯具有的规定性。因此,追求自由不是原子偶尔的表现,而是原子始终具有的精神。

3.自由的体现:偶然性

马克思指出,由于偏斜运动,使得主体的存在和规定性具有了偶然性。这一点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区别。马克思指出:“从历史上看有一个事实是确实无疑的:德谟克利特使用必然性,伊壁鸠鲁使用偶然,并且每个人都以论战的激烈语调驳斥相反的观点。”[5]在论述他们对必然和偶然截然不同的态度中,马克思提出了“实在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實在的可能性就像知性那样被限制在严格的限度里;而抽象的可能性却像幻想那样是没有限制的”[6]。德谟克利特否认偶然性,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必然性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必然性通过“实在的可能性”,在有限的自然里绝对地显现出来。与他相反,伊壁鸠鲁则认为,不存在必然性,偶然性是抽象的可能性,因而是没有限制的,它是一种自由的体现。不过,伊壁鸠鲁只看到偶然性,甚至想要扬弃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为实现对自由的诉求。马克思对此给予了否定,认为自由的诉诸离不开现实的世界,自由体现在主体对现实世界的改造。

二、实践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在伊壁鸠鲁中获得了诉求自由的理论基石,但伊壁鸠鲁却是消极地诉求自由,“在伊壁鸠鲁看来,对人来说在他身外没有任何善;他对世界所具有的唯一的善,就是旨在做一个不受世界制约的自由人的消极运动”[7]。这段话说明,伊壁鸠鲁只是在内心、理论上无声地反抗,并不打算用哲学改变世界,与不合理的世界抗争。“除了精神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之外,无论是‘快乐,无论是感觉的可靠性,无论什么东西,伊壁鸠鲁一概都不感兴趣”[8]。

马克思对于伊壁鸠鲁这种消极的诉求自由是反对的,他明确提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9]这句话首先表明,马克思诉求自由,是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实现的,但这种批判与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不同。鲍威尔同样用自我意识来批判外部世界,不过他的批判是精神的批判,他的批判永远停留在精神批判的层面,对现实没有任何改变。而马克思则不同,他不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而且对哲学进行批判,是双重的实践的批判。“世界的哲学化”就是以理性的哲学世界改造非理性的现实世界。这种改造的手段就是理论的批判,“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天火之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10]。通过理论的批判,使非理性的、不完满的世界变得完整而合乎理性,哲学上的自由也成为世界的自由,人实现外在和内在的全面地自由;“哲学的世界化”就是任何哲学都是对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哲学只有紧握时代的脉搏,打上时代的烙印,通过行动,在实践中,把现实世界的实质内化为自己的实质,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就是哲学不断自我实现的过程。

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在现实中,他的自我意识是不同于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马克思的自我意识是与现实沟通的,是对现实开放的,是与现实相互作用、相互改造的、相互转化的,在相互改造、转化中实现自我意识的发展,实现自由。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是否认实体、现实的,实体、现实是自我意识的异化,是自我意识应该扬弃的对立面,自我意识是封闭的、至高无上的,是自我发展的。所以,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开始,马克思就显示出与鲍威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不同。马克思的自我意识虽然这时候还是抽象的概念,但他强调自我意识以实践为中介,与现实的社会连接起来改造自己。尽管马克思这时的实践指的是哲学的批判活动,但是他已经自觉哲学面向世俗的世界,走向感性的世界,这是与黑格尔和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不同的。

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青年马克思已经有关于自由、感性的个体、实践、批判等意识和精神了,这些思想和精神体现马克思历史观念的主体精神,构成了马克思历史观念的内核。

参考文献:

[1][2][3][4][5][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12,24,33,27,27-28,76.

[7][8][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8,80,136.

猜你喜欢
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的“形式指引”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广元有条马克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