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因何终结

2018-01-13 03:10:53王海洋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康乾内务府反贪

◎王海洋

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它不仅统一了中原汉族地区,也统治了东北亚、中亚广大的游猎地区,建立起一个版图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而乾隆在位期间,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那这个盛世为何又会走向衰落呢?

在执政早年,乾隆处理贪污官员不可谓不严厉,整个清朝因贪污被处死的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共41人。由于乾隆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关注的反腐案件最终一定会高效破案。但是以天下之大,情况之复杂,官员之多,手段之高明,再英明、再能干的君主也无法烛照一切,必然会存在灯下的阴影—甘肃贪污案的主审官、乾隆最宠信的和珅,恰恰就是整个清朝最大的贪污犯。

和珅通晓汉、满、蒙、藏四种语言,博闻强记,精通各项事务,所以深得乾隆宠信,一人兼任众多重要的职位。但和珅极为贪财,利用第一宠臣的身份与大学士、军机大臣以及兼管众多事务的职位公开索贿、卖官,又利用内务府总管大臣的身份截留天下进献给皇帝的贡品,因此他成为乾隆朝也是整个清朝的第一大贪官,并且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自上而下、有组织、有系统的贪腐食物链,层层贪腐、索贿行贿,败坏了整个官僚体系。这一切的成本最终还是要落在广大民众身上。

更可怕的是,因贪腐官员日益增多,担心反贪会清除贪腐的食物链,和珅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即贪腐犯案的官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白银就可赎罪。这项制度获得了乾隆的支持,议罪银直接交给皇帝的私人银库—内务府广储司,成了皇帝敛财的工具。这是变相将贪腐合法化,甚至是鼓励贪腐。

到了晚年,乾隆的反贪也逐渐改变了性质,变成了他敛财的手段,有意纵容官员贪腐,然后等到一定时机再用议罪银、抄没家财打击,起到了不加赋而敛财的目的,既保持仁君的形象,又因反贪而获得民心,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这种手段看似机巧,实际上却损害了整个帝国的肌体。

乾隆晚年的怠政、纵容腐败导致的吏治败坏,预示着盛世的末日即将来临,而人口持续不断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人均生活水平开始下降,则加速了末日来临。

清朝人口增长是在一个巨大基数上开始的持续一百多年的增长,乾隆中期人口超过了两亿,末期超过了三亿。

早在18世纪初,康熙已经感到了人口压力。从乾隆中期以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开始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甚至粮食单产量随着气候变冷,灾害增加,水利设施的毁坏而不断减少。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农业经济已经无法维持数亿民众的生活水平,如果没有经济的全面转型,产业革命,则必然会发生全社会的经济危机以及伴随的政治危机。而此时,雄才大略的乾隆已经垂垂老矣,再也无心无力顾及这些了。

猜你喜欢
康乾内务府反贪
“反贪”系列电影最终章 《反贪风暴5》岁末上映
综艺报(2021年19期)2021-10-29 18:35:10
了却君王身边事:大清内务府
全国新书目(2020年7期)2020-12-29 12:02:13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康乾盛景避暑山庄
商业文化(2017年26期)2017-04-20 07:03:51
清季户部筹拨内务府经费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乾隆皇帝的荷包》
决策(2016年10期)2016-11-23 05:27:50
论康乾南巡与苏州剧坛
清代康乾二帝改戏辨析
中华戏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12
反贪尖兵彭志军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8
乱象
杂文选刊(2015年6期)2015-05-28 15: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