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入手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8-01-13 23:23:33张新月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党组织考核基层

_张新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已成为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必须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来谋划和推进。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组织设置不尽合理,主责主业有待明晰

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一般建立在生产班组或车间上,有的基层党支部调整不及时,出现人员跨班组过多、摊子过大、人数偏多等问题,还有的基层党支部分布区域跨度较大、党员流动分散,不利于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与此同时,党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直是精简的重点对象,“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党建质量提升遭遇瓶颈。

(二)自身定位不够明确,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绝大多数支部书记“一岗双责”,既负责支部工作,又主管安全生产等业务工作,不能全力聚焦主责主业,或多或少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有的对党组织政治优势认识不到位,只满足于发展党员、收缴党费、传达上级文件等规定动作,缺乏务实创新的开拓精神。有的思想教育缺乏说服力,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三)党建标准较为宏观,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个别领域离当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制度语言过于宽泛,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和行为指导,使党建工作开展的形式与质量弹性空间大;制度之间缺少配套衔接,不能对党建工作的真实情况起到有效监督;程序样式单一,政治功能不突出,所反映的思想理念未能与时俱进,不能满足基层现实岗位需要等。

二、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打造事业发展的坚强阵地

突出政治功能。不断优化、配置、整合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上的独特优势,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为抓手,认真落实全年学习教育计划,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不断唤醒党员身份意识,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扩大组织覆盖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将党支部建在项目、工作单元上,做到业务机构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同步建到哪里,业务工作做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及时延伸到哪里。积极开展党支部达标工作,推进示范党支部建设,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规范党务工作部门设置,明确部门职责,侧重发挥党委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实现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共进,形成上下联动、内外衔接、协调有力的党政工团一体化工作机制。

创新方式方法。以“互联网+党建”的模式,完善党务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党建工作对标管理,实现党建管理制度化、制度管理流程化、流程管理信息化;通过搭建“网络三会一课”平台,方便党员在异地同步开展党组织活动,解决偏远支部人员分散、集中学习困难的问题。以“学校+基地”的模式,利用现有场所,在一线生产单位建设党建基地,集中展示企业党的建设,设定党建工作开展的标准。

(二)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严把关口。一是突出政治标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字标准,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关口,让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脱颖而出。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政治素质,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上级要求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三是坚持严管厚爱,制定实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办法,积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强化培训。一是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以增强“八种本领”为重点,开展政策法规、时事政治、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等精准靶向培训。二是强化专业化培养,切实抓好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分类分级开展专题培训。三是坚持递进培养、长期历练,深化干部挂职锻炼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交流,在实干中提升专业素养。

压实责任。一是完善“述评考用”机制,坚持“凡提四必”,落实好个人事项报告、任期考核、年底履职情况考核等制度,延伸触角不留盲区。二是注重党建工作考核结果的运用,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确保问题在期限内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强化追责问责导向,加大问责力度,用问责倒逼落实,切实增强组织制度的生命力。

(三)制度治党贯穿始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细化流程标准。系统梳理党建工作流程,规范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使党的各项工作开展有据可循。同时,细化操作办法,变过去宏观的制度要求为具体的行为标准,并对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可能疏忽的细节等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操作性强、简洁明了的工作制度。

量化管理制度。建立党建工作目标量化考核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坚持分类细化,研究出台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通过“清单+考评”的方法,使责任落实易操作,责任考核易执行,变“软指标”为“硬指标”。

创新工作机制。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在规范的基础上求创新、求突破,不断深化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不断拓展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新办法和新途径,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机制,使党建工作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单一到多元,增强党建工作内在活力,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猜你喜欢
党组织考核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走基层
大众摄影(2016年4期)2016-05-25 13:19:48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