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雄丽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云南 曲靖 655000)
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的胸部不适或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常表现为阵发性和压榨性的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心绞痛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受寒、饱食等皆为常见的诱因。心绞痛发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以男性患者居多。为探究针对性临床治疗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本文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37例,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37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介于43~76岁之间,平均年龄54±1.1岁。对137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0.05,即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在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常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本次探究,针对患者的病情施以有针对性的治疗,因此需要先明确患者的心绞痛类型。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由于患者劳累过度,引起心肌缺血,胸部及其附近出现不适,患者可能伴有心功能障碍,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心肌坏死等症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特点是前胸出现窒息感,多位于胸骨后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之间,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初发心绞痛、静息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等。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心绞痛的症状呈进行性增加,患者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可能延长或出现夜间性心绞痛。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施以及时恰当的治疗极为重要,否则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以下对患者的针对性治疗方法进行介绍。
针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其急性发作期,应以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为主,缓解疼痛;对症状不能得到缓解的患者可服用硝酸甘油,平卧休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结合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用药方法,并对患者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与此同时,叮嘱患者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各种心绞痛的诱因。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降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减少冠脉内凝血,患者应立即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同时静脉注射肝素。若在治疗24~48 h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则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法。
本次探究所涉及到的数据用专业的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fffffe±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对137例心绞痛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心脏指数、血压值、E/A值、EF值等都明显优于治疗前,此外,患者由于疾病造成的焦虑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近年来,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同时,老龄社会的到来使得心绞痛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积极探究与分析有效的心绞痛临床治疗方法,在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的基础之上,选择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的病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心绞痛的发病原因出发进行分析,心肌供血不足是众多原因中最直接的原因,主要由冠心病引起,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有时也会导致发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改善冠脉供血是治疗的原则。针对发作期心绞痛患者,可舌下含化0.3mg-0.6mg硝酸甘油;针对缓解期心绞痛患者,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配合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从而缓解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在停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当以逐渐减少用量的方式,避免突然停用。结合钙拮抗剂,能够有效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的负荷。
本次针对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探究,旨在验证针对性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在对137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心绞痛患者时,根据患者所属临床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症,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