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瑛
(河北省邢台县医院妇产科,河北 邢台 054001)
受月经调节轴内分泌紊乱和其他疾病的影响,如子宫肌瘤和内膜炎、内膜和宫颈息肉等,极易造成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术后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经期延长和阴道流血淋漓不尽等发生率逐渐提高,经临床研究发现月经不调和子宫切口憩室的形成有很大关系[2]。现选取3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最小年龄25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4.5±3.6)岁;剖宫产术后42天到11年,剖宫产手术的原因为:试产失败、因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和胎儿宫内窘迫。术前术后月经周期均正常,但是存在一系列月经不调的症状,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分析全部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宫腔镜和阴道超声检查图像特征。
第一,宫腔镜检查: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对外阴与阴道消毒,采用hagess棒来扩张宫颈至7.5号,然后在检查子宫颈管与宫腔情况时采用OLMPUSC4000系列宫腔镜设备,以此可以将月经不调原因和具体出血部位及时找出来。
第二,阴道超声检查:取患者截石位,常规消毒,采用Hitachi 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715MHz,对阴道展开二维超声检查,对子宫与附件进行常规检查,对子宫前臂下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全面观察子宫前臂切口回声区域的形状与大小,最后结果以纵向扫查为准。
全部患者均采用开展阴道手术来切除憩室,术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观察,术中、术后均进行宫腔镜与超声复查。
术前,患者的月经均正常,月经不调的情况均出现在术后。术后出现阴道淋漓出血情况共3例,出血情况一直到产后42~65天;月经复潮患者27例,尽管周期正常单阴道流血且延长经期,延长15天左右,最长21天。术前患者不存在任何的不适症状,术后均存在经期下腹坠胀感。
表1 临床表现情况
子宫下段切口处存在异常增宽、呈憩室样扩大等,经血残留,憩室腔内存在咖啡样陈旧性积血;“囊腔”长6~15 mm、宽3~8 mm。
子宫纵径线为57~73 mm、横45~56 mm、前后为36~48 mm,宫腔内膜厚度可达6~10 mm;子宫前位和后倾后屈位分别14例、16例。
30例患者术后月经周期正常,不存在月经不调的情况,经复查不存在阳性结果。
我国近年来的剖宫产几率和子宫切口憩室率不断提高,发生率大约为80%[3],其临床表现因人而异,轻者腰痛腹痛,重则经血淋漓不尽和经期延长,相应的极易造成月经不调。
通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可以及早治疗,避免发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子宫切口憩室妊娠等,关于该病的诊断经常会采用超声、MRI、宫腔镜和输卵管造影。月经来潮时基于憩室腔内存淤积经血,致使不能直接排除子宫腔外,排出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从而造成经期延长。
综上所述,在超声和宫腔镜的辅助下进行阴道手术切除术,有助于完全消除各种月经不调的症状,是一种经济、简便、微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