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健 高益斌 裘情密 周维锋 虞建浩 童松林⋆
在我国,大多数患者骨折愈合后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锁定钢板的出现为有些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但锁定钢板取出困难的发生率较非锁定钢板明显增加。如通过钢板固定的螺钉多枚滑丝时,取钉过程更加复杂,常对骨结构强度造成较大损害,甚至发生术中及术后再骨折。本科自2012年6月至2017年3月有11例患者在锁定钢板取出术中及术后无外伤情况下发生再骨折。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28~67岁。再骨折部位:锁骨中段6例,尺骨中段1例,桡骨中下段2例,肱骨中上段1例,肱骨中下段1例。均使用锁定钢板固定。其中螺钉滑丝16枚,术中因螺钉滑丝钢板拆除困难,采用大力剪剪断钢板、钨钢钻磨掉螺钉尾部撬拨钢板、扩孔取螺钉等方法,术中发生再骨折;或术后10d内无明显外伤,发生拆除钢板处再骨折。
1.2 方法 11例患者中发生术中再骨折4例,术后无外伤再骨折7例。针对术中发生再骨折的患者,均即刻予以内固定,3例患者采用加长钢板固定,其中2例取髂骨植骨,1例患者采用原钢板固定并辅助石膏外固定。针对术后无外伤再骨折患者,对骨折移位不明显,且功能影响较小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本组患者中3例为锁骨骨折,予以8字绷带固定。对于骨折移位明显,功能影响较大的患者,采用加长钢板固定并取髂骨植骨。
11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骨折愈合10例,1例锁骨再骨折予保守治疗仍未愈合,因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20周。8例患者再次行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后,全部拆除内固定。无内固定松动、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及感染等并发症。
3.1 术中再骨折的原因 (1)术前未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内固定取出困难可能,缺少患者知情同意,但术中遇到拆除内固定困难时,操作不当或者使用暴力,强行取出,导致术中发生再骨折[1]。(2)患者内固定术后依从性差及康复配合问题等。(3)内固定取出困难的客观因素:患者的年龄,骨折的部位,内固定植入的时间长短,螺钉的材质、置入时间、直径、种类、长度,均有可能造成螺钉滑丝,内固定取出困难。(4)术者对拆除内固定太自信,未把握好内固定取出的时机,或未准备配套工具,或年轻医师经验不足,在取内固定中使用方法及工具不合适,操作不慎,造成再骨折。(5)术中滑丝螺钉较多,采用大力剪剪断钢板、钨钢钻磨掉螺钉尾部撬拨钢板时,反复使用暴力,导致再骨折发生;或在使用扩孔取螺钉时,扩孔太大,导致原本较细的长骨局部骨量丢失过多,导致再骨折的发生。(6)患者术前骨折未愈合或未完全愈合,术中发生内固定拆除困难,锁定螺钉滑丝等现象,使用非常规方法取内固定,出现再骨折。
3.2 术后无外伤再骨折的原因 (1)术前未仔细检查或阅读X线片,对于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骨折类型未予以重视,或未行X线斜位片或三维CT摄片检查进行评估,医师主观判断认为骨折已愈合,拆除内固定后,易因骨折未愈合或者未完全愈合发生术后无外伤再骨折。(2)内固定拆除后,未检查骨折愈合强度,闭合切口,术后患者常规功能锻炼时出现无外伤再骨折。
3.3 术中再骨折及术后无外伤再骨折的预防 (1)术前应准确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并向患者及其家属明确反复交待术中可能无法取出内固定。骨折愈合应结合临床症状及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为原则综合考虑。某些部位除常规拍摄正侧位X线片外,怀疑存在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必须拍摄X线斜位片或三维CT以进一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一般认为,钢板内固定取出在内固定术后1年左右且骨折线消失。然而,仅以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作为取出内固定的标准可能存在不妥,不能单凭骨折线消失而过早拆除内固定。一般认为,术后首次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且从事正常活动而无患肢酸胀肿痛等不适>6个月,此时取内固定较为合适。拆除内固定前,应查阅患者原骨折片,根据骨折类型,进一步评估骨折愈合状况。原骨折如存在蝶形骨片,初次手术剥离骨膜较广,血供破坏多,术后易发生骨折未愈合或者未完全愈合,针对此种类型骨折,医师应更加小心谨慎。(2)由于应力集中的缘故,常取钢板两端的螺钉较为困难,理应先取两端螺钉再取中间的螺钉。防止中间易取的螺钉取下后,钢板两端应力加大,导致两端螺钉更难取。取螺钉时应尽量清理螺钉周围的骨痂及螺钉孔内所有软组织,用匹配的螺丝刀完全进入螺钉孔并压紧,可以用锤子敲击螺丝刀尾部,确保螺丝刀和螺钉尾帽完全匹配。以上措施充分结合应用能最大程度减少螺钉滑丝的可能[2]。术中如遇螺钉滑丝,切忌使用暴力,应掌握一定的取钉顺序、技巧及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如钨钢钻、大力剪、环钻等,以免发生术中骨折。如为单枚螺钉滑丝,可以采用折弯钢板法,将钢板与螺钉视为整体,旋转钢板将螺钉钢板一并取出[3],但需注意在折弯钢板时,应用巧劲,使用暴力易造成再骨折。本组2例患者,术中使用撬拨折弯钢板时,可能是因局部骨质疏松,加上撬拨时应力集中,导致术中再骨折。如2~3枚螺钉滑丝,采用大力剪剪断钢板,再将螺钉与剪断部分钢板视作整体,逐个旋转钢板,取出螺钉,此方法一般应用于较薄的钢板[4]。本组中有2例患者在使用大力剪剪断钢板时,致使钢板变形,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术中再骨折。患者如钢板有锁定螺钉和普通螺钉的组合孔,建议用滑移法拆除钢板螺钉,先用与螺钉直径相仿的钻头,在组合孔中逐个钻孔,然后将钢板螺钉整体向钻孔处推移,松动后将钢板与锁定螺钉一并整体取出[5]。如>4枚螺钉滑丝,建议直接用钨钢钻将螺钉帽打磨破坏,使螺钉和钢板分离,将钢板先取下,再用滑丝空心取钉器拧出螺钉[6],如断钉陷入骨中,可选直径与螺钉合适的环钻扩孔从同侧或对侧钻孔取出。此方法相对损伤最小,但耗时较长,医师应足够耐心。对于使用扩孔或者滑移法取内固定,增加骨破坏,减少骨强度,易造成再骨折,必要时建议在扩孔或滑移孔处植骨,增加骨强度,同时加快骨愈合,预防术后再骨折。(3)应力遮挡致中间部分骨质疏松,尤其是活动较少的老年人,无论术前、术中、术后均应充分考虑到,术后及时复查X 线片,为取完内固定未造成术中骨折留下证据。术后功能锻炼适当推迟,循序渐进,尽量避免持重物,支撑等剧烈运动。必要时可加用支具,小夹板或石膏保护。
3.4 再骨折的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相对稳定型再骨折,如横断型、嵌插型骨折,患肢功能影响较小,且患者及家属同意保守治疗,拆除内固定术后可用石膏、支具、绷带等固定,固定时间约8~10周,根据术后复查X线片情况,骨折愈合后可以拆除外固定,再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如保守治疗骨折移位,出现骨折不愈合等情况,建议立即行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此方法相对风险大,需充分交代风险并征得患者知情同意。本组1例桡骨骨折保守治疗1个月,骨折移位,再行内固定、取髂骨植骨后骨折愈合,顺利拆除钢板。2例锁骨骨折经保守治疗后骨折愈合,1例锁骨再骨折予保守治疗仍未愈合,因功能影响不大,无明显疼痛,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2)术中立即行内固定术:适用于不稳定型再骨折,如骨折复位后,原有内固定可以满足骨折固定需求,可将螺钉原位置入或适当调整1~2枚螺钉固定,减少患者痛苦。如术者评估原内固定无法满足固定要求,拆除原有内固定,打通骨髓腔,使用加长钢板,同时建议在骨折断端植入自体骨。必要时术后辅助石膏支具等外固定保护,适当推迟功能锻炼时间,对术中稳定固定的患者,建议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本组1例桡骨骨折拆钢板时术中再骨折,评估骨折稳定,停止拆除钢板,予以原钢板固定,辅助石膏外固定,余3例患者均采用长钢板固定,其中2例取髂骨植骨。上述4例患者均骨折愈合,顺利拆除钢板。(3)由于骨折未愈合或者未完全愈合,术后短时间内无外伤情况下出现再骨折,本组有4例患者,均予以再次使用长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后均骨折愈合,顺利拆除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