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云 李青云 |文
十年励精图治,年年日新月异。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7月12日上市至今,从一座矿山发展至七座,产业覆盖冶炼、金融、贸易等,从青海走向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公司总资产实现翻番,总营业收入翻三倍,2016年财富中国500强第205位。
西部矿业大楼
神奇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封闭型内陆盆地,以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素有“聚宝盆”之称。闻名于世的锡铁山,自清末年间开始,人们就借助这里的铅锌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中国有色界和青海工业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单一的铅锌矿开发逐步走向多种矿的开发,从荒凉的戈壁滩走向全国,逐步成为一个总资产超过300亿元的大型矿业公司。她就是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矿业”)。
十年见证辉煌,十年记录成长。2007年以来,全球主要有色金属供应过剩,西部矿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十年间,西部矿业人不忘初心,勇往前行,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凭借三十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铸就了西部矿业在中国西部地区开发矿产资源的雄厚优势。所拥有的矿产资源储量持续提升,通过不断提升采、选、冶技术和管理水平,奠定了西部地区的产业优势,确定了行业中保持独特的竞争力。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青藏高原最大的矿业公司和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十年励精图治,年年日新月异。2007年7月12日上市至今十年间,公司从单一的一座矿山发展至七座矿山,同时产业覆盖冶炼、金融、贸易等,从青海走向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公司总资产实现翻番,从2007年157.86亿元扩张至2017年311.31亿元;总营业收入翻三倍,从2007年的8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78亿元,2016年财富中国500强第205位。
巴彦淖尔西部铜材有限公司
早在19世纪初,有人在海拔3100米的柴达木发现了锡铁山铅锌矿。1861年咸丰年间,这里还设有铅矿局。新中国成立后,锡铁山丰富的宝藏很快引起国家的重视。1955年,原西北地质局一支年轻的地质队伍进驻锡铁山,他们风餐露宿,艰苦奋斗了两年多,向国家提交了这座大型矿山的地质储量。
1957年12月,原柴达木行政委员会派出一支由21人组成的采铅队,背着帐篷来到锡铁山,手持铁锨、镐头、钢钎、铁锤等工具,以手工开采的原始方法,在第一个月里开采了80余吨矿石,揭开了开采锡铁山采矿史崭新的一页。在此后的20余年里,小规模的开采一直没有停止过,并陆续添置了不少机械设备,修建了一些简陋的生产、生活设施,使昔日荒凉的锡铁山逐渐变成了一座厂房、平房、窑洞与帐篷并存的矿山小镇。
1981年,锡铁山铅锌矿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随之,锡铁山矿务局成立,7000多人从各地调往这里汇聚成建设大军,让荒凉的锡铁山沸腾起来。锡铁山铅锌矿,从此源源不断运往国内一些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并出口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日本等国。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锡铁山铅锌矿总资产已经达到8亿元。然而历经多年的开采,地下储量明显减少,生产效益步入低谷,锡铁山矿务局拥有这样一座日趋减产的矿山,在市场的风雨和洗礼中面临被同行兼并的状况。
信念作帆,勇气作桨,与时俱进,在惊涛中发展。老锡铁山人深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哲理,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 “别人下海我上山”的战略思路。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融入时代潮流,勇敢参与世界竞争,才能求得生存,得到发展。2000年5月8日,锡铁山矿务局成功改制为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在青海省省会西宁。2001年更名为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定向增发,注册资本增加至32050万股;2007年4月,注册资本由32050万元增加至192300万元;2007年7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4.6亿股A股股票并挂牌上市,证券简称西部矿业,证券代码601168,发行价格13.48元,募集资金62亿元,股本变更为23.83亿元。
新局面带来新希望,新道路迈出新步伐。西部矿业有限公司成功改制后,加大了对锡铁山铅锌矿深部和边部地质找矿力度,延长了锡铁山铅锌矿的稳产、高产年限。为了不重蹈很多老矿山的覆辙,确定了“立足青海、巩固四川、挺进西藏、发展内蒙”的发展思路,果断提出了以“矿山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资源开发战略,引领公司向多个地区挺进,成为青海省率先走出去的企业之一,不断向多品种有色金属资源开发拓展,逐步成为青藏高原最大的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公司。
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挥散着激情与汗水。公司始终坚持资源开发道路不动摇,不断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集中力量加大对资源勘探和资源控制的支持力度,在锡铁山找到新矿藏的同时,在青海境内加快对赛什塘铜矿的开发步伐,收购内蒙古获各琦铜矿,获得四川呷村银多金属矿、四川夏塞银铜多金属矿、西藏玉龙铜矿等矿山的探采权。
十年奋进征程路,如椽巨笔铸辉煌。十年间,西部矿业股份公司总资产实现翻番。通过不断加快资源拓展,夯实企业发展后劲,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拥有有色金属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为156万吨铅、243万吨锌、684万吨铜、36万吨钼、2268吨银及18吨金。
2007年至2016年期间,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从87.09亿元增长至277.76亿元,实现复合增长率13.75%。其中,铜类产品营业收入从17.64亿元增长至189.93亿元,营业收入占比从20.25%上升到68.38%,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30.22%;铅类产品年均实现营业收入14.08亿元,平均毛利率高达47.57%;锌类产品年均实现营业收入31.79亿元,平均毛利率14.39%。
2016年,受供给侧改革利好及铜、锌等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有色金属行业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行业整体亏损面较2015年减少,行业经营利润逐步企稳回升,基本金属价格出现修复。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76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归母净利润9980.08万元,同比增长228.60%。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57亿,实现归母净利润4001.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预计2017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将有大幅增长,同比净利润增长730%左右。
作为资本市场上强周期行业的成熟企业,西部矿业股份公司持续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投资者。根据统计,上市以来公司每年实施现金分红,共计10次,累计实现净利润57.9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25.74亿元,分红率高达44.40%。公司表示,西部矿业一直致力成为股东满意、员工幸福、备受社会尊重和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企业规模经营,为公司、股东和社会谋取最大的回报。
企业兴起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优秀企业的发展历程无不伴随着人才的培育过程。锡铁山铅锌矿为西部矿业的核心矿山之一,自1986年开始建设生产,三十年来为公司培养了一批能够在高海拔环境下持续生产经营的生产管理队伍和科研队伍,积累了丰富的高海拔环境下的矿山采选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成为公司在西部高海拔地区获取和开采优质矿产资源的中坚力量,并推动公司目前在高海拔地区的矿山和选矿厂不断培养出新的人才队伍。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
创优环境,筑巢引凤,打造人才聚集地。公司高度注重人才的培养及科研队伍的建设,引进全国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成立专业研发和科技管理实体机构,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科研中心和研发中心”,在坚持企业自身创新的同时,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建有青海省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被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制订公司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及操作人才的培育计划。目前,公司教授级高工、副高级人才占比全员17.63%,比2015年的13.95%提高了3.68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公司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68人,目前已达到174人,其中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名,入选全国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一名。
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在井下调研
西部矿业的发展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不平凡历程。不折不挠的西部矿业人时刻没有放弃做强企业的信念,不断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寻找新的发展。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对全部机构实行“望闻问切”,找准管理的薄弱点,牵住牛鼻子,实现了真管真治真担当,全面调整优化内部组织机构,大幅度精简职能重叠、职责不清的机构部门,并根据增强经营管控的需要增设部分新机构,实施管控一体化,大力推进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使生产经营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在全公司全面开展管理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简政放权、薪酬体系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理顺科技创新体系等改革措施,充分激发了各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体现出“事有人管、责有人负”的理念,增强了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全过程管控。建立形成符合企业自身和符合发展阶段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动力。
一个优秀团队,唯有不忘初心,勇于拼搏、固本开新,才能行稳致远。西部矿业致力于打造管理团队,打造优秀的员工队伍,不断通过改革释放企业活力。优化岗位职能,调整人员结构,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初步实现了公司各级组织高效运转的目的。与此同时,公司上下干部和机关人员工作作风全面得到转变,公司领导班子率先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加班,全公司将每个星期六上半天班变成企业发展“奉献日”,上班时间较以前提前15分钟,下班时间推后5分钟。
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公司直面危机,积极采取多种挖潜增效措施。干部员工树立忧患意识,立足企业立足岗位挖潜增效,从最扎实的工作做起,从最管用的措施做起,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提升员工基本能力,采用“拧毛巾”式的方法,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在创新创效上下功夫,寻找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旗下公司先主动自查“拧”,公司总部下基层调研帮助“拧”,通过反复“拧”,成本在不断减少,效益在不断增加。“拧毛巾”式的挖潜增效法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使企业资源得到了良好利用,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此法已成为西部矿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新常态。全公司亏损点“有效堵塞”,赢利点“全面开花”,降本增效成为党员干部职工的习惯,提高盈利成为各公司的追求。矿山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冶炼持续亏损的局面实现扭转,改写了旗下冶炼企业——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只亏不盈的历史,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不仅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在当地和行业树立了新的企业品牌形象。
严格治理“慵懒散”,建立领导干部外出请销假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坚守一线,带头苦干实干,在攻克生产难题、提升企业效益、加快基建项目中,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日夜奋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公司领导班子强化执行,以上率下,深入基层,摸底调研,现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2016年,矿山采选矿成本同比下降1.57亿元,盘活存货减少资金占用3.4亿元。
认真研究企业内外发展形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下决心苦练内功,加快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有效压缩管理层级,瘦身强体,实现有效治理、科学管理、创新发展。一年多来,妥善处置僵尸企业6家,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改盘活企业3家。根据2016年年报,公司对长期亏损、工艺严重落后的产业项目彻底关停,在主要产品铅精矿和锌精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分别增长8%和21%的情况下,销售成本分别下降18%和13%,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
公司紧紧扭住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切实发挥好企业责任和担当,在提高公司效益中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实现2016年职工平均收入比上一年度增加10%。在处置僵尸企业中,1700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没让一名职工下岗。通过薪酬改革,一些职工特别是艰苦地区职工收入大幅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职工信心。职工薪酬突出业绩导向,把收入与工作业绩紧密挂钩,在公司实现赢利的基础上,2016年年底为全体员工发放3000元年终奖。实施了一系列“暖心工程”,为离退休干部职工购置专用车辆,改善职工小区居住环境,对矿山单位实行集中休假制度;积极解决公司员工两地分居、孩子就学问题;为收入明显偏低的冶炼单位职工增长薪酬,增加司龄工资和夜班津贴;组织完成职工在海口的疗休养;困难职工得到有效帮扶慰问。
新的征程已经起航,西部矿业的机遇与挑战同在。接下来,公司继续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为社会和全体员工创造福利。以“五个推进”提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将不断严抓责任落实,抓好安全环保工作;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提升管理和创效水平;紧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控市场风险,充分运用多种保值工具和手段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压力。
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公司将要以“做强矿山开发、做精冶炼企业、做实新型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升矿山资源开发的整体盈利能力,扭转冶炼企业的整体亏损局面,做实做稳新型产业和综合产业,抓住重点项目不放松、新兴产业不走偏,进一步提升盈利空间,储备发展后劲。锡铁山132万吨/年选矿厂建设项目10月1日建成投产;西豫公司烟气余热利用蒸汽发电技改项目8月份建成投产;做好玉龙铜矿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年内达到建设条件。
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按照 “信念坚定、勤勉务实、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西矿干部准则,努力提高干部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按照党管干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勇于担当、做出实绩的干部,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比例适宜”的后备干部队伍。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干部,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落实容错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创业,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不断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按照“德才兼备、梯队建设、构建平台、广揽博用”的人才理念,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人才专项考核制度和人才联系制度,形成人才培育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人才+基地”的引才方式,依托重大项目引才聚才。启动实施经营管理人才培育计划、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育计划、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培育计划,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推进生态保护,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环保绿色企业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政治责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把绿色环保融入企业建设,做好生产厂区和职工生活区的绿化环保工作,推进花园式工厂建设,让企业绿起来、靓起来。以建设新型生态工业化矿山、绿色环保矿山为目标,大力实施“七大综合治理体系”,逐步向绿色矿山迈进。牢固树立治理和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重点突出系统化环境治理,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始终坚持“安全生产没有淡季”“隐患就是事故”等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控。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明建设,以文化促管理提品牌。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扬青藏高原精神和企业精神,做好企业文化传播和落地工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好企业文化理念传播和实施,让“信念、忍耐、严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在职工中入脑入心,让“智慧创造价值 责任成就未来”成为每名干部职工的价值追求,让每位党员干部职工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将企业理念融入生产实际中;持续推进目视化管理,进一步形成党组织牵头、各专业部门参与的工作局面,科学制定管理看板,以目视化推进企业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进职工暖心工程,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让公司发展改革红利充分释放,让职工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承担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责任。公司继续坚持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个人收入与团队贡献、公司业绩紧密关联,向关键职位、核心人员、艰苦地区倾斜的薪酬分配体系。深入一线、贴近员工,了解员工困难,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2017年度职工人均收入再增长10%,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尤其是提高一线职工的收入,充分体现企业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原则,把新增收入向一线职工、艰苦地区倾斜。按照“德刑并重,奖罚分明”的原则,加大激励机制,进一步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职工,对做出特别贡献的职工要重奖。
智慧创造价值,责任成就未来。未来,西部矿业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矿山、冶炼、营销”三大运营板块为核心主体,以财务、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建设为强大支撑,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一手抓内部挖潜增效,力争在调结构、促转型上取得新突破,形成和保持资源丰富、运营稳定、资金充沛、效益良好的持续健康发展态势。西部矿业人将秉承“信念、忍耐、严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勇往直前,追求不止,奋斗不息,努力将西部矿业打造成为股东满意、员工幸福、备受社会尊重和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有色金属矿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