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驰
【摘 要】有关“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卓越院校建设大背景之下,研究文化育人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联以及机制可行度,使得其发展态势愈演愈烈。各高职校应如何在普遍性中,以特殊性和唯一性赢得教育的长足发展?教育是使人成长为人的过程,是生命的成长历程中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学生职业生涯中思想、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卓越校建设;文化育人;素质教育;高职教育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现状综述
本课题通过“高职校园文化”、“高职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这两个方面对国内现有的关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初步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研究综述。
1、关于“高职校园文化”。
国内关于高职校园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包括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其次,有关“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合作育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关系方面的研究;第三,高职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2、关于“高职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
如《浅议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职院校创新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机制探析》、《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模型研究》等这些论文主要从传统文化传承、自身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实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等方面探讨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未能系统性的、全面的、深入的进行研究。
二、寻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综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总结如下:
第一,借鉴性的研究较多,创新性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关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大都是简单套用普通本科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研究成果,有的只将他人论文中的“普通高校”换成“高职院校”,未切实从高职角度出发,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之路。
第二,未能体现出高职特色,大多数研究是从传统的校园文化出发,很少深入到高职院校文化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文化的特征方面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将切实从我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大背景出发,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分析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如下四个方面:
1、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的目标认识不明确、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尚未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之路;
2、高职教育者更侧重于“技术育人”,对“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环境氛围还有待加强;
3、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亟待加强,难以有效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4、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理论指导相对较慢,在实现路径和方式方法上借鉴多余创新,实效不明显。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将切实从我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大背景出发,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分析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对大学生音乐艺术类的实践和探索,对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新机制。
三、探索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素质育人体系,笔者将从发现的问题着手,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音乐艺术类课程为例,进行路径的探索和策略制定,建议初定如下:
1、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中,明確音乐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式,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之路。
通过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职院、工业职院等高校进行走访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75份,有效问卷353份。通过个案访谈及现有资料的分析,了解目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现状、成效、困难与瓶颈。而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一个合适的音乐艺术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创设就变得亟待成立。
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的艺术类课程建设为例,针对应用英语(学前教育方向)的学生,就开设的有《乐理视唱练耳》、《幼儿歌曲配弹》、《琴法进阶》、《儿童舞蹈编配》等艺术类课程,涉及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类课程,门类涉及广,课程安排时间符合学生教育成长的逻辑。但成功案例终是少数,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反馈的多数问题还是音乐艺术类课程大部分作为全校公选课出现,而教师资源少,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普遍较低也都是普遍问题。少数有艺术类课程的专业也被列为专业群互选课,也就意味着一旦专业不一样,学生课时选择也受限。所以,为艺术类课程正名,并提供相对比较优势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具和场地成为很重要的硬件支撑条件。同时,作为艺术类普修课程,门槛不应该高不可攀,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道进行分层次、分梯度地转化与输出设计。
2、在高职教育的“技术育人”层面,添加“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内容,借助音乐艺术类课程的建设和实践,营造文化育人和素质育人的环境氛围。
在2017年12月22日光明日报的社论《实现有时代感的文化育人》i一文中就提到,在党的十九大期间,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多次强调文化的重要价值,为高校的文化育人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的发展基调之上的“文化育人”,明确任务就是: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的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教育领域的先锋,自当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方针和任务。” ii。
借鉴结合对长沙民政学院二级学院学生教育工作的研究,再次重申大学生音乐艺术类课程的实践在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为巩固这一地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①明确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行教育方针,树立文化育人大旗,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丰富校园生活,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②成立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成立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定立育人目标,按“常规先行→教学中心→文化育人”的规律进行执行;
③按期考核,确立可行的全方位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并对实施情况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调整方案以求自查完善,巩固提高;
④定期进行总结表彰,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将其的艺术类课程发展为线上线下都可学习的多维度学习课程,保障经费投入,将课程做精做细。
3、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方面,针对大学生在音乐艺术类学科的需求进行项目立项和订立。
通过这次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开展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认识普遍中等、评价较好、但距离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形式还相差甚远,譬如在针对“你最喜欢的艺术类课程?”这个问题中,同学们给出了很好的意见和看法:在问卷中最喜欢的艺术类课程选项比例中,音体美位列一二三名。
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從艺术中学生可以得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
因此,艺术课程在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展现个性的民主。同学们在艺术课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选用不同的材料、方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活动。比如:在美术创作课上,学生可以用不同的画笔、颜料或橡皮泥、树叶、木头、羽毛等各种材料制作美术作品,自由地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正是在这种尊重个性的艺术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学生们的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但艺术课程并不只是单纯注重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还强调学生间的合作。比如:在音乐和歌舞表演等艺术活动中就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感受集体力量的激情和震撼。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活动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4、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应加快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理论指导,应在实现路径和方式方法上大力创新,并应注重实效。
在外国学者中,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其著作《教育社会学》中第一次开始系统性的研究学校文化,进而提出了“学校文化”的概念,开启了学校文化研究的先河。西方学者的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研究大多还是以校园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为主,同时由于西方发达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高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理念。例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学术自由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理念。
四、探索高职大学生音乐艺术类课程在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在我省卓越职院建设的新阶段,更加注重职业院校内涵发展,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进行理性思考及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是,通过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为实现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依据。
二是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现状,逐步完善高职教育理论,对于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形成理论指导。
其次,在实践意义方面,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高职教育从量的增长向质的转变之际,各高职院校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在自身发展中文化缺失这一问题的存在。
再次,在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的方法对策方面,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吸收,基于对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的深入思考,重点研究如何做好实践育人,即通过大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艺术类活动,从服务中获得成长、收获教育并最终达到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作用。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探索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有利于高职院校师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学习成长,有利于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高职教育造就道德品质高尚、智能结构合理、个性鲜明、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以前的技能教育转变为文化教育,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增强高职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高职院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担当!
注释:
i校级党建思政工作课题(2017DJ10)。
ii《光明日报:实现有时代感的文化育人》,2017年12月22日,光明日报,光明论坛。
【参考文献】
①章永刚.浅议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35)
②陈民.高职院校创新文化育人与素质教育机制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③楚金华,刘兴民,杨雪.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模型研究[J].职教论坛,201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