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2018-01-12 11:51毛雨馨
智富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毛雨馨

【摘 要】公共政策执行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关系到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意义尤为重大。公民参与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公信力,也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民不仅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阶段,更要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执行阶段。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执行;公民参与

一、公共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的背景分析

1、政府自身发展的诉求

公共政策的目标直接指向公共政策制定者所领导或代表的国家、社会或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即使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出现争议,也应是基于对“公共利益”的不同理解或公共利益在各个方面的不同侧重的认识而探索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可行途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但在现实过程中,政府官员在政府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处于决策主导的地位,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会存在借公利行私利的情况,因而,原有的政策目标难以达成,对公共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从而导致“政府失灵”。

2、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即公民自身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公民作为被分配对象,会对公共政策做出各自不同的适应性反应,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目标实现,需要民众的认同与接受,需要民众将自己的利益诉求输入到公共政策当中。此时,就需要公民参与。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是“公共性”的有利体现,作为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公民必然具有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

1、参与渠道不通畅。

在当今时代,民主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不仅可以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要参与到执行过程中过来。随着新中国成立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制度,切实保障了公民的权益和参与度,使得公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但不可否认,现有的制度化政治参与与渠道依然比较少,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广度有很大影响。

2、参与者自身能力不足。

一个事件从被关注,到上升为议案,到被纳入公共政策制定,最终到政策的执行中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信息材料,绝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意参与的简单过程。这就要求参与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即使他们对政策问题感兴趣,也会因为缺乏专业性的知识和素养难以准确理解政策的内容和精神,影响了最终的参与。

三、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现状出现的原因分析

1、政府方面的原因

第一,民主意识不强,官本位仍然存在。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和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多方面的冲突,官僚主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政府官员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表现出反感和排斥,习惯了等级森严,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对现代社会的民主决策行为方式不习惯。第二,公民参与制度建设滞后且渠道不畅通。尽管当前我国公民参与方式和渠道和以前相比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人大参与受到限制,公民听证会作用难以发挥,信访制度可行性低,网络参与混乱难以管理等。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如果没有合法而且畅通的政治参与渠道,就算公民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和需求,那么正常的公民政治参与行为也将遭受阻挠和反对。这样发展下去,非正常甚至非法的的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将不断涌现。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2、公民自身的原因

公民的参与意识较弱,缺乏主动性。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小农经济造就了封闭,自给自足的特点。由此决定的政治观念便是普通百姓不参与政治事务,这一观念影响深远甚至对现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都有影响。对政府的依赖,理所当然的认为公共政策的执行应该由政府负责处理,忽视了自身应有的政治参与权力。再加上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对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知识技能不足。导致了参与度不高,参与效果较差。

四、公共政策执行中公民參与的路径优化

1、拓宽政策执行的参与渠道。通过完善制度来强化公民参与渠道,切实加强人大,政协,工会,妇联等公共权力组织的功能,通过发挥这些组织的功能优势,方便公民通过这些组织来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进行监督、积极献策。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开展网络互动。紧紧抓住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政策的执行者要善于运用网络途径来和目标群众进行互动,集思广益。充分让公民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提升政策执行的时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渠道主动吸纳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的执行中来。例如市长信箱、来信来访、协商对话、领导下基层、座谈会等等方式。

2、提升参与主体的素质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参政能力是公民参与政策执行必不可少的要求,否则参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首先,参与政策执行的公民需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不仅要学习当前政策文本知识,还要能够准确理解把握政策公共政策的精神实质。其次,在面对当今信息爆炸和多元化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政策执行的参与者应该具备对信息鉴别处理能力,要善于对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从而获得对于自己参政有利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9.

[2] 戴长征.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J].新视野,2002,(2).

[3] 杨志.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6(7).

[4] 梁波.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J].求实,2002(5).

[5] 涂晓芳.论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

猜你喜欢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策研究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
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探析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浅谈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