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春秋谱写皇皇巨著

2018-01-12 09:29丁声俊
中州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集文章经济

在隆重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时刻,《王梦奎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问世了。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庆献出的一份厚礼。

《王梦奎文集》收录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王梦奎从1979年以来撰写的专著和文章,共分八卷。其中:论文占2卷(1—2卷);专著占2卷(3—4卷);国际对话、回忆和自述、杂著及书信各占1卷(5—8卷)。40年来,作者在把主要精力倾注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之外,几乎耗尽业余属于休息的时间,潜心读书、写书、编书和评书。作者很欣赏下面两句诗:一句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另一句是“文章千古事,笔墨四时春”。说的都是诗书。一个“书”字,成了王梦奎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的“安宅”。

四十春秋,砥砺奋笔。作者在忠于职守、圆满完成各项要务的同时,殚精竭虑,谱写皇皇巨著,内容博大精深,文风格调清新。作者的论作,笔者大都读过,有的还读过多遍,其中有10多篇与笔者有直接联系。现读还散发墨香的《王梦奎文集》,深感这个版本更加完满。笔者粗浅体会,新文集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一、立意的高层面性

1979年,是王梦奎从事专业经济学研究开始的年头。从那时到退休,他一直在中央高层研究机构和宏观经济研究管理部门任职,从事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决策的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从京华中南海到四方边陲乡村,从壮观的现代工厂到依然贫困传统的农户,都留下文集作者的身影。完全可以说,王梦奎是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

经济科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冠。王梦奎从一开始就把经济研究视为“济世安民”的事业。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繁重的本职工作和研究生涯中,参加或主持过党和国家许多重要纲领性、决策性文件的起草和调研。他参加过党的十三大等4次党的报告的起草;参加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等5个规划的《建议》的起草;还主持过多届《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无疑,这些历史性文件的形成都凝结了集体的智慧,但王梦奎作为起草人或主持人,奉献了智慧和心血,其功不可没。由上述特有条件决定,王梦奎的职业和事业,都紧紧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其研究和著述都以国家的改革发展、宏观决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高层性,突出显示了立意的高层面性。

二、理论的高前瞻性

五载燕园,王梦奎就读名校,从学名师,受到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训练。他既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把握了治学方法。北大经济系是全国经济学系的“重镇”,知名教授如陈岱孙、罗志如、樊弘、赵靖、范家骧等都为本科生开课。只有30岁出头的厉以宁老师讲授外国经济史,颇受欢迎。北大还有一个治学好条件,就是藏书丰富、开放的图书馆,成为王梦奎渊博知识的又一来源。除了攻读经济学之外,他常漫游于图书馆书的海洋中,阅读了大量文学、历史与哲学的书籍,为他后来成为“具有文史底蕴的经济学家”打下了基础。王梦奎的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夯实了他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待到他在中央高级研究机构任职后,就如鱼得水、发挥优势,开始在多个经济领域进行重大经济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成就。

笔者回想起来,他那时就有前瞻性地对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对生产专业化问题、企业领导制度问题、所有制问题、经济发展战略、再生产的理论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题研究等。王梦奎在对这些重大问题探赜索隐、取得理论建树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性、前瞻性的见解。这些见解受到中央的重视和采纳。这里仅举二例。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农业生产不能盲目追求自给率,而应着重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并预见土地经营将会出现适当集中的趋势。这一预见在几十年后正逐步变为现实。再如,他的长篇论文《企业领导制度中的一个问题——对一长制的考察》(《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优秀论文奖等大奖。这篇文章发表3年后的1984年,国家决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可以说王梦奎对企业领导制度改革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先导和促进作用。

三、经济观的体系性

作为具有深厚文史底蕴、著作等身的著名经济学家,王梦奎自1979年开始从事经济研究起,始终紧扣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对中国现阶段一系列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认识,形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构成了王梦奎经济观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关于生产专业化的基本观点;关于企业领导制度改革的观点;关于再生产理论的观点;关于市场价格改革和通货膨胀的观点;关于所有制的基本观点;关于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观点;关于国际经济格局的基本观点,以及研究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方法论等。

透过文集中的这些基本观点,可以深刻感受到:它们都是中国现阶段经济改革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各种观点之间相互有机联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所有见解既摒弃了传统观念,决不守旧;又坚持了客观规律和符合实际国情,决不改旗易帜,具有超前的创新性。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追求者、经历者和受益者,再读《王梦奎文集》,深有感佩和感悟:文集作者勇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迁,究济世之学问,发思想之先声,为人民述学立命,建言献策。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这部文集,是一部“思想观点精深、文风学风精湛、出版制作精良”的、自成体系的鸿篇巨制。

四、文体的多姿彩性

如前述,《王梦奎文集》包括论文、专著、国际对话、回忆、自述、杂著及书信等,文体样式多种。其中,前四卷是经济学方面的论著,后四卷包括国际对话、回忆和自述、杂著和书信。笔者粗略统计,包括书信387件、诗词30首、联语13件、序言57篇,可谓缤纷多彩。然而,在这些多样式的文稿中,经济仍是主色,或者说是带有鲜明文史色彩的经济论作。这不仅是因为380多封信件中,有很大部分是与经济工作相关的,更重要的是57篇序言几乎全部是评论和评价多个经济领域的经济著述,评价中肯,妙笔生花。例如,文集中那篇《丁声俊〈德国的农村经济与合作制〉序言》,被高度赞扬为“大家手笔”。《王梦奎文集》之所以如此多姿多彩,与作者的丰富学识和学养息息相关。他童年在故乡焦作时就酷爱阅读“各色杂书”,待到大学时代,在主攻经济学的同时,还经常在课余和假期漫游于北大图书馆的浩瀚藏书的海洋中,不仅读书,而且笔记,并开始译作,充实了文史的底蕴。这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读者理解《王梦奎文集》文体多样式的锁钥。

五、文风的高境界性

作为治学严谨的经济学家王梦奎,十分重视著书立说、行文写作的风格特征,即文风问题。他反复阐述,文风是写作者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既是技巧,也是一种艺术。他在文集中提出一个广受称道的独见:“文章有四种境界: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是最高境界。”“‘五四以来的著名学者,许多是深入浅出的模范。”这一经验之谈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引用。王梦奎本人身体力行,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坚持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他十分注重对文章的修改、推敲和锤炼,把言简意赅当作写好文章的第一要点;把反复修改和推敲视为写好文章的必然途径;努力做到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简洁。为准确地运用每一个字词,王梦奎在写作时,随时会查阅案头摆放的《现代汉语词典》。他说是“请教老师”,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洗尽铅华显真容,简洁明了需真功。《王梦奎文集》中的各类样式的论著和文稿,都饶有兴趣、耐人阅读,概出于文风的高境界性:一是写得真实。即谈吐真话、表达真诚、阐述真理。二是阐述深刻。即观察深入、分析深透、挖掘深邃。三是生动活泼。即语言简洁、逻辑严密、文富韵味。“真、深、活”这三个特点,使文集具有鲜明的简明性、生动性和准确性,即很高的境界性。难怪《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位读过王梦奎大部分文章的记者这样写道:无论内容和体裁怎样不同,他都能做到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简洁,温润婉转而又晓畅流利,读之如沐春风。(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澍 文

猜你喜欢
文集文章经济
《熊铁基文集》出版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郭汉城文集》简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