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蒂尼《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赏析

2018-01-12 22:53李欢欢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提琴

李欢欢

摘要:塔蒂尼(GiuseppeTartini,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曾在帕多瓦任圣安东尼大教堂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师,后创办音乐学校,教授小提琴和作曲,并从事创作。作有小提琴协奏曲约150部,奏鸣曲约100部等,其中以《科莱里主题变奏曲》、《g小调奏鸣曲》(OP. 1—10)和这首《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Op. 6—2)最为著名。

关键词:塔蒂尼;小提琴;《G小调奏鸣曲》

关于“魔鬼的颤音”的来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塔蒂尼非常想学到世界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因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换取奇妙的演奏方法,魔鬼让他听了一段世界上最美妙的颤音,他惊醒后,感动之余,立即追忆记录下来,就是这部作品。另一说法是因为本曲运用了高难度颤音技巧,时人认为只有“魔鬼”才能演奏,故称之为“魔鬼的颤音”。它一经演出,便以其非凡的魔力征服了观众。

塔蒂尼是巴洛克时代的作曲家,那时的“奏鸣曲”是指一件独奏乐器加钢琴伴奏的多乐章的作品,还没有规范的结构形式,所以这首小提琴奏鸣曲不是奏鸣套曲的写法,结构较为自由。全曲分3个乐章,因为它是不间断连续演奏的,所以,也有人不把它划分乐章,称作3个部分。此曲的3个乐章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先呈示出一个完整的部分(或段落),然后对其进行变化反复(或引申性发展)。

第一乐章:深情的极慢板,g小调,12/8节拍,二部曲式。

此曲的慢板旋律不再是依据单纯的动机为材料写成的,而是具有完整的旋律乐句和段落:

这段音乐的节奏是复合性的,采用12/8节拍,既有四拍子具有的均匀和稳重感,又具有三拍子音乐的弹性和悠扬感。旋律多情缠绵,具有强烈的佳郎风格特性——给人亲切和敏感的往往是哀伤的、微含着泪水和急切的表情——这一特点在起初仅仅四小节的音调里就表达的很完美、动人。

塔蒂尼运用双音重音(第10小节),给这个徐缓行进的广板以极大的动力,在它们的衬托下,使得这个小广板显得既多情又具有紧迫急切的表情色彩。

二部曲式的第二段转入c小调上进入,首先把乐曲开始的3个音作为动机分裂出来,进行延伸、发展,后半部分经过西西里舞曲节奏动机引回主调(g小调)和双音重音旋律,变化再现了前段的后半部分,终止于g小调主和弦。此后,乐曲转入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快板部分。

第二乐章:快板,g小调,二部曲式。

开始大胆的动机跳跃,以十六分音符的运动将乐曲推至高潮。有人把第一乐章称为入梦,此乐章则为噩梦登场。

二部曲式第一部分,首先是用强音奏出的引子:性格强烈得如“号角”一般,如果中间大篇幅的十六分音符写成的对句、问答、模进伸展像是一座华丽的巴洛克式的宫殿的话,那么这个用强音奏出的引子音调(快板中它分别在大、小调上各出现了一次)犹如两根高大挺直的石柱支撑着这华丽的殿堂。

快板的旋律音调十分流利、轻快。音乐中流动着激情,引人入胜,好像作者是不假思索地流露出来的。在快速流动的十六分音符中装饰着“颤音”,这是很难掌握的技巧,这种手法表达出来的情绪像火花一样光亮耀眼,增添了旋律的魅力。

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还是从号角般的引子开始,但转入bB大调,基本保持了第一部分的演奏方式,稍加展开,后半部分转回g小调。

第三乐章:庄板转很快的快板,4/4—2/4交替节拍,g小调,三部曲式。

三部曲式的首部:引子为庄板,沉重、庄严,情感极为浓重:

这7个小节的音乐和其前后的快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对比,保持着古典主义在曲式上审美的平衡要求。接下来,很快的快板以连续上弓跳跃的进入,打破了庄重的情绪:这一极快板段落的前半部分还是以流动的十六分音符为主,间或双音及和弦的演奏,后半部分出现了持续的颤音(所谓的“魔鬼的颤音”开始了):这里小提琴演奏两个旋律,一是高声部持续颤音演奏的长音组成的线条;另一个是低声部以八分音符为主的旋律,调性转至d小调,结束在属七和弦上。

三部曲式的中部:首部的移调重复,仍然以庄板开始,移至d小调,后半部分转回g小调,依然是终止于属七和弦。

三部曲式的再现部:庄板回到g小调,但旋律有些改变;极快板部分,与首部开始处基本相同(加入一个主持续),但很快就出现了颤音,后半部分的颤音运用更为华丽,是在两个声部同时出现,能够清晰流畅地演奏这一段落,绝非易事,由此引出乐曲的华彩,这里的技巧运用更是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尾声是徐缓的柔板,4/4节拍,基本承袭了庄板的性格,使乐曲在严肃、庄重的气氛中结束。

总之,意大利的小提琴演奏在塔蒂尼時代已经把前人的技术积累做了必要的整理和规范,这首奏鸣曲流利的快板中闪烁着华丽的、歌唱般的颤音,并且仍可听到富有动力的旋律音调,同样是颤音手法,在这首乐曲中却发挥着独特的表现性能。在乐曲的结尾,光彩夺目的颤音是提琴史上罕见的,这个华彩乐段并不是为了炫耀技巧,它的情绪饱满,是全曲真正的高潮。总之,在小提琴艺术史上,这首奏鸣曲无论从技巧还是在音乐表现上讲,都称得上是意大利古典乐派的高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提琴
“或”的两边
特长
Hey Diddle, Diddle
意大利克雷莫纳小提琴之谜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小提琴
一个七美元的梦
Pear Concert
拉小提琴的大嘴河马
毫无价值的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