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一下
人们普遍认为,作为地区名,“四川”始用于宋朝。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分置西川路和峽路为益州、梓州、利州和夔州四路,总称川峡四路,后简称四川。而作为政区名,“四川”始用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设置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但实际上,早在宋朝建立一千多年前,“四川”已作为行政区域名称使用过。这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政治措施说起。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大力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委派郡守进行具体管理。秦三十六郡的名称和辖区从古至今说法不一,但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南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和裴骃的《史记集解》,到当代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册》(图一),无不认为其中有“泗水郡”。该郡治沛(今江苏沛县),管理齐鲁以南、淮河以北,包括今江苏徐州市、安徽淮北市和宿州市等在内的广大地区,因声名远播的泗水由北向南流经境内而得名,称之为泗水郡。此说流行甚广,其可靠性似不容置疑。但仔细读了成书年代更早、权威性更高的司马迁的《史记》后,又必然产生疑问。
《史记·高祖本纪》说:“秦二世二年,陈涉之将周章军西至戏而还。燕、赵、齐、魏皆自立为王。项氏起吴。秦泗川监平,将兵围丰,二日,出与战,破之。命雍齿守丰,引兵之薛。泗川守壮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泗川守壮,杀之。”同书《绛侯周勃列传》又说:“(项)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川、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生活于西汉武帝时代的司马迁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无论秦始皇时代还是西楚霸王项羽主宰天下时期,在今江苏徐州市、安徽淮北市和宿州市一带设的都是泗川郡而不是泗水郡。当代学者利用这两条史料的人不多,不仅如此,影响很大的中华书局1959年版《史记》校点者甚至将《绛侯周勃列传》中的“因东定楚地泗川、东海郡”臆改为“因东定楚地泗(川)[水]、东海郡”,而上引《高祖本纪》中两处“泗川”却未改动,让人莫名其妙。见识略高一筹的马非百注意到司马迁的说法,在其所编《秦集史》下册“郡守表”中以特地列
那么,是否我们就应直接采用司马迁的说法呢?问题也没有这样简单。当代有研究者注意到传世秦代封泥中有“四川”字样。据此,北京大学辛德勇、韩茂莉等认为,无论秦朝初年的三十六郡,还是攻占岭南等地后因疆域扩大经调整而形成的四十八郡中,“四川郡”都有一席之地。辛德勇还制作出《秦三十六郡示意图》和《秦四十八郡示意图》(图二、图三)供大家研究参考。从图二、图三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四川”郡的存在及所处位置。
“泗水郡”“泗川郡”“四川郡”三个郡名中到底哪一个是秦朝时的正式名称?“四川郡”是否是“泗川郡”的简易写法?从现有资料来看,还不能作出确定无疑的回答。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即秦朝的确是用“四川”作过郡名的。基于此,我们相应地还得到以下几点认识:第一,秦朝的“四川”,与蜀郡、巴郡亦即后来的四川省,相距遥远。第二,因秦“四川郡”下辖沛、下相、城父等县,因而刘邦、萧何、曹参、张良、周勃、樊哙、王陵、项羽等都是秦朝的“四川”老乡。第三,正如“天府”或“天府之国”本非蜀地的专属美称,但自都江堰建成至今,却为蜀地独享一样,“四川”本与巴蜀相距甚远,但后来的行政区划制度却将其作为巴蜀独享的“大名”。二者何其相似乃尔。
参考文献:
[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2]马非百:《秦集史》(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
[3]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1-2期。
[4]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贾大泉主编《四川历史辞典》,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