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彩流光 以光造意记日本彩绘镶嵌玻璃大师高井啓司

2018-01-12 10:24丁佳青王艺贤
上海工艺美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彩绘玻璃

丁佳青 王艺贤

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玻陶设计方向学生讲解

高井啓司

高井啓司,1980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油画专业,毕业后他被一家制作彩绘镶嵌玻璃的公司所录用,基于高井先生出色的绘画能力和工作能力,公司委派他赴意大利学习西方传统的彩绘镶嵌玻璃工艺技法,为期两年。高井先生在工作之余,在欧洲各地游历,探寻传统彩绘镶嵌玻璃艺术的历史真迹和制作工艺。按高井先生自己的话说,“40岁之前,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嬉皮士,喜欢流浪与冒险。但是人也只有等到多看多玩之后,内心才会逐渐安定,才能专注于一件事”。回国后,高井先生在东京的郊县千叶县建立了自己的彩绘玻璃工作室,全身心地投入到彩绘玻璃的研究创作中。

应高井先生之邀,我们曾有幸参观了高井先生位于日本东京千叶县的工作室,在那里先生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彩色镶嵌玻璃的工艺发展、工艺技法以及他个人彩绘玻璃的创作经验。

高井先生说,镶嵌玻璃艺术兴起于拜占庭早期,罗马人把颜色各异的玻璃拼接成图案,安装在教堂的窗户上,4世纪之后镶嵌玻璃画成为教堂墙面装饰的主要构成部分。中期,随着玻璃染色技术的深入发展和镶嵌玻璃工艺的不断改善,嵌片切割面积越来越小,使画面呈现出写实逼真的效果。拜占庭后期镶嵌玻璃艺术开始走向程式化,色彩趋于浓烈单纯,图案由具象向抽象转变,人物形象脱离现实,生动性有所削弱,上升为精神的象征。在庄严肃穆、高挑宏伟的教堂里,整个建筑空间的采光都依靠墙上的彩色玻璃窗画,每当光线穿透彩色玻璃,并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而产生绚丽斑斓、变幻无穷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当阳光投射到彩色镶嵌玻璃所描绘的宗教神像上,这些玻璃仿佛接受了神的旨意,给阴暗的室内空间以及痛苦的灵魂增添了希望之光,并将整座教堂内的宗教气氛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境界,让人沉浸在神秘而又崇高的宗教氛围中。也正因为彩色镶嵌玻璃画特别适合哥特式宗教建筑的需要,12世纪开始它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漫长的中世纪,教会通过彩色镶嵌玻璃这种艺术载体,将圣经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安置在教堂的窗户上,既是对宗教文化的传承,也是宣扬神学的有利途径,仿佛在迷幻光彩的普照下,人的灵魂也能更接近上帝。15世纪以后,彩色镶嵌玻璃的工艺技法与绘画技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越来越讲究彩绘玻璃的细节,制作步骤也变得日益繁琐,玻璃的颜色开始变浅,更加注重室内空间的采光效果。高井先生也强调,“彩绘镶嵌玻璃真正的生命力需要在空间环境中才得以迸发,它是属于光与影的舞蹈。当室外的光线、树木、声音、人影穿透多种玻璃色块,空间开始瞬息万变,一切仿佛瞬间拥有了生命力。你永远无法想象一座只有墙却没有玻璃的教堂!尽管彩绘镶嵌玻璃工艺有着较强的艺术局限性,并随着哥特式建筑的衰退而衰弱,但它独特的构成形式及惊艳的展示效果至今仍吸引了很多艺术家为之继续探索。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屏风、灯罩、版画、挂饰和户外装置中见到彩绘玻璃的影子,希望能够运用新的艺术观念和技术赋予它崭新的时代意义”。

另外,高井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彩绘镶嵌玻璃工艺的具体制作步骤和方法。他说,制作彩绘镶嵌玻璃,首先需要根据安装的场所环境、窗框的尺寸大小,用水彩绘制设计稿,了解光线对每种彩色玻璃的作用,并尽可能地描绘接近受光后玻璃的实际艺术效果,才能将彩绘玻璃的神秘迷离的艺术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等设计定稿之后,需按实际制作尺寸放大图稿,并把细节部分完整、细致地绘制出来。

第二步,便是确定镶嵌金属条位置的图稿。在彩绘镶嵌玻璃中,如何将镶嵌金属条巧妙、和谐地运用于画面中,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金属条既是图案的轮廓线,也是画面的分割线,这些线条把画面分割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块状图形。因此,线的合理运用是镶嵌玻璃制作中难度大、技巧性高的一个环节。待金属条线稿确定以后,用黑色水笔在透明硫酸纸上把整个图形的切割线描绘下来,并在原稿和硫酸纸的分割图形上,由左上至右下依次按顺序标上号码和配色。

第三步,把原稿按块面剪下,根据纸片上的记号选取玻璃的颜色,用记号笔在所选的玻璃板上画出图形,用双面剪刀进行裁剪,双面剪刀中间有条大约宽2-3毫米的槽,刚好与金属条中间的厚度所吻合,因此不用担心玻璃片之间的缝隙问题。玻璃裁剪完之后,同样要在上面标上顺序记号,以便后续的图案拼接。等到玻璃嵌片全部裁剪完成后,将它们放置在铺有硫酸纸画稿的灯箱上,按标号进行拼图。

第四步,绘制人物的脸部、手部、衣纹或植物花卉的明暗关系等。在这个工艺环节的处理上,需要进行多次手绘加工和烧成。第一次绘制,用黑色玻璃粉、树脂、醋或水调配釉料勾勒轮廓线条,经620℃的温度烧制。第二次,在整片玻璃板上均匀地平涂底色釉,随后入窑烧制。第三次,绘制暗部的色彩关系。用刷子在玻璃板上再次快速均匀地涂刷釉料,待釉料干燥后,用小刀将亮部的釉料剔除,使颜色富有层次感,再次入窑焙烧。经过前三次的烧制,画面中的轮廓线、底色、暗部已基本形成。第四次,用釉料进行细部的描绘与刻画,再次入窑烧至620℃。经过多次焙烧的彩绘玻璃,其画面层次越发丰富,色彩也更加绚烂。

第五步,用电烙铁将各个局部块面用金属条焊接起来,最终复原成完整的原作画面。焊接完以后,还需要嵌入油灰。将油灰加桐油稀释混合成膏状,嵌入金属条和玻璃片之间的缝隙,增加牢固度和金属条的厚重感,使玻璃和金属条和谐地融为一体。

高井先生与其他手艺人的不同之处在于,相比“传统”,他更看重“传承”。他举例说,原本伦岛的漆器所用的工艺、工匠、工具、原材料都沿用旧时传统,而当专用的水鼠毛毛笔因水鼠濒危而难以为继时,是否意味着传统就会逝去?再比如陶艺,日本陶艺在江户时期就达到顶峰,现代人似乎难以超越当时的水准,是不是意味着传统就停滞了?其实,这两者都是传统和现实的磕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墨守传统,反而无法保留之;探索新的方式,让传统有序地变化发展,才是手艺人的价值所在。

“在日本,彩绘玻璃工艺不像陶艺或铁艺那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从明治时期才从西方引进的。目前日本的大学尚未开设系统的彩绘玻璃专业。事实上,日本对非本国传统的手艺不仅不予支持,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打压。”因此,高井先生凭借对彩绘镶嵌玻璃工艺的热爱,靠自己的努力和钻研精神,不断研究相关工艺技术以及与玻璃有关的各种技术参数,研发材料和制作工具,只为能在彩色玻璃上达成各种可能。艺术生毕业的他,在彩绘玻璃的创作中不仅能立即变身为工科生,还能变成安装工人。因为,高井先生为了作品达到心中渴望的视觉美感,每次他都要亲自搬运、爬梯、安装、调整。当作品与空间相融的那一刻,才是一次创作的句点。高井先生说,他从不回看自己的作品,更不会在家放置自己的作品。当他将作品亲自安装进建筑物后,仅仅拍下留念的照片,就再也不看第二眼。短则数月长则一年的成果从此成为过去式,他脑中立马开始新作的构思——“既然想法和热情在过程中已经完全释放,何必再去留恋最后产出的那件物体?”

均衡 高井

手捧鸽子的女子 高井

山茶花 高井

花 高井

对于彩绘镶嵌玻璃艺术,她的灵魂并不在于作品本身,而是在于光的折射下所形成的某种意境及带给人的某种遐想和情感。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及玻璃在烧熔中所产生的奇妙变化,吸引着高井先生一再坚持。在高井先生的作品中,你会忽略玻璃作为一种易碎材料所带来的困惑,色彩轻盈多变,视觉效果华丽绚目,同时也传递出质朴的工匠精神。

现在,高井先生把传统彩绘玻璃工艺带到了中国,并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的玻璃与陶瓷设计方向合作开设了彩绘玻璃课程。在这为期一个月的课程时间里,高井先生用一个手艺人所特有的工匠精神不断地影响、鼓舞学生。他让学生从创作手法以及实验工艺开始了解原料的工艺特点、研究不同玻璃的膨胀系数和不同颜色的玻璃如何相互融合而不破裂、改良西方传统图案的构图,最后创作出彩色轻盈多变的玻璃作品。

学生说,“高井老师一天24个小时,除了睡觉的时间其余都为学生所用,在工作室第一时间解决学生遇到的所有困惑和难题,就连周末的时间都不离开工作室半步”。高井老师的创作热情和工匠精神感染了玻璃与陶瓷设计方向的每一位专业教师和学生,将整个专业带入了师生集体创作的氛围里,掀起了从未有过的学习高潮,大家跟着高井老师日以继夜地在工作室潜心学习与研究。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彩绘玻璃作品,欣喜的同时更是对高井老师的即将回国感到不舍。高井老师也对学生寄予了期望,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能力表示了肯定,他说“像同学们这样努力地创作,并且所有女同学对玻璃这个易碎、易伤人的材料一点也不畏惧的精神,现在在日本已经很少见了”。他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在下一次见面的时候能看到同学们更多优秀的作品,用不同的色彩来讲述不同的故事。

芭蕉 沈欣辉 (学生)

猜你喜欢
彩绘玻璃
漂亮的陶瓷彩绘
独秦艺术——彩绘玉匜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彩绘“未来之星”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
彩绘玻璃
彩绘生活
彩绘是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