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中的应用对比

2018-01-12 13:55:07何中杰
关键词:食道癌食管癌淋巴结

何中杰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目前,食道癌已经成为了一种最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在对食道癌进行治疗时,多采用手术根治性切除,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导致患者病情复发的原因主要为试管癌淋巴结复发。为此,这也就使得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的清扫工作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1]。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10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比较分析了二野清扫术与三野清扫术的清扫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我院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介于42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1±6.33)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儿年龄介于41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9±6.31)岁。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二野清扫术应用在对照组中,即右后外侧开胸联合上腹部正中切口;将三野清扫术应用到观察组中,即右后外侧开胸联合上腹部正中切口以及颈部U形切口[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对比数据,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分析,版本为SPSS 20.0。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n(%)]”。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

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明显较低,其中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为750枚,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为1450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804)。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并发症主要为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8%,观察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6.987/7.442)。

3 讨 论

食管癌是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我国则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虽然开展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时间较长,但却存在远期治疗效果较差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时因为肿瘤和生物学性状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颈部、上纵膈淋巴结极易转移和复发,所以这也就使得彻底切除可能发生的转移癌淋巴结才有可能减少肿瘤局部复发的情况[3]。

目前,在展开食道癌淋巴结清除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即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其中三野清扫术的优势主要可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可能出现转移的淋巴结进行了清除,有效降低了局部复发的危险性,并有效提升了手术根治性;(2)可系统性的对淋巴结进行清扫,促使术后病理分期更加的准确,为下一步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3)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可使人们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而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也可看出,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明显较低,其中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为750枚,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为1450枚;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并发症主要为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8%,观察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应用到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清除中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食道癌食管癌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9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AK1和LEF1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7
食道癌、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药治疗现状
西南军医(2014年2期)2014-01-30 07: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