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彬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血液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再生性贫血障碍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上分为非重型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发病急、进程快、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若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合适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疗效,提升患者的生存概率。在本研究中,我院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70例诊疗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4~65岁,平均(28.4±7.8)岁;病程为5~15个月,平均(7.9±4.2)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5~64岁,平均(27.9±9.1)岁;病程为3~18个月,平均(8.1±4.9)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并给予细致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干预,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根据路径表实施护理:(1)第1天:详细介绍医院的情况及规章制度,宣讲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第2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帮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详细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3)第3~9天:对患者进行隔离保护,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及毛发,指导其进行药浴、更换无菌衣物,然后进入隔离室。(4)第10~20天:实时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密切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心理及饮食进行干预,若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及时给予疏导及鼓励。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并监督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5)第21~60天: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监督患者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指导患者维护好自身卫生,防止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6)最后1天:对患者宣讲出院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饮食、训练及复查。
(1)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评价[1]。(2)护理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SES评分分别为(70.1±5.9)分、(63.2±5.5)分、(23.9±2.3)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9.8±6.1)分、(62.9±6.9)分、(24.1±1.8)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SES评分分别为(35.9±4.8)分、(31.4±2.4)分、(45.2±4.1)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1.3±5.2)分、(43.5±4.7)分、(35.4±3.6)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7例,满意6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率为94.3%;对照组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5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较对照组,满意度高,差异明显(P<0.0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不断减少及骨髓造血细胞增生能力下降,所以有效止血及抗感染是治疗该病的关键[2]。但是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护理,致使治疗的效果欠佳。若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日常护理的意识,并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信心,主动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了患者治疗的信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患者的依从性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罗万红,王晓娟,敬剑英.健康教育路径应用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7,7(22):42-43.
[2] 邵 琰,张 欣,李 静,王媚华.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