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宇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山东 青岛 266000)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受到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率较大的转变,使得我国甲状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该疾病多以手术治疗,但是该疗法具有一定创伤性,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需要明确并发症原因,并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手术疗效。我院择取部分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开展了相应护理研究,现汇报如下。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齐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56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6.3±3.5)岁,包括9例分化型癌、7例髓样癌、10例微小癌以及2例滤泡状癌;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7.1±3.3)岁,包括10例分化型癌、7例髓样癌、8例微小癌以及3例滤泡状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行并发症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喉返神经损伤原因,甲状腺及周边组织结构复杂,有较多血管,手术操作是无法避免造成出血,加之个体差异较大,导致该并发症风险较高。该并发症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或失音,需要护士在患者术后引导其发音、小声说话,明确患者声道情况,若确实存在喉返神经损伤可不发言并饮水,备好吸痰设备等。②低钙血症原因为手术操作对其甲状旁腺造成误伤,影响了血供,可造成患者口腔、四肢针刺感,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或惊厥,需要护士术后1~3 d对其面部进行观察,减少患者鱼肉或牛奶等磷含量丰富食物的摄入,且长期服用钙剂。③呼吸困难发生原因较多,包括切口位置选择不当、痰液量多导致气管阻塞、喉头水肿等,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需要护士对患者呼吸情况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定时观察颈前引流,若引流液为鲜红色,应考虑切口出血,需及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④乳糜痿发生原因为术中淋巴清扫操作误伤患者颈部淋巴管[2],且未能及时发现造成术后3 d淋巴痿,进而使得其蛋白质、水电解质、淋巴细胞的大量流失,诱发低蛋白血症,且感染风险增加,需要护士定时观察其颈前引流管的引流量及引流液颜色,若为乳白色且引流量在400 mL左右时考虑乳糜痿,应行负压吸引和阿托品注射,降低高脂食物进食量等。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3例(10.71%),低钙血症1例(3.57%),呼吸困难2例(7.14%),乳糜萎2例(7.14%),总8例(28.57%);观察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例(3.57%),呼吸困难1例(3.57%),总2例(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状腺癌发病因素为患者甲状腺上皮细胞癌变所致,其初期无显著临床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并未注意,导致其确诊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该疾病常见影响因素为过量碘饮食或缺碘饮食,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辐射等[3]。一般情况下该疾病会采取手术疗法切除病灶以避免复发或肿瘤转移,但是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发生低钙血症、呼吸困难等多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创口愈合缓慢,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因此明确并发症发生原因,并行有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并发症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其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由此可见明确发生原因再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综上,明确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为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该护理模式。